中等职业学校《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的探讨

来源 :理科爱好者·教育教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reamtale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计算机技术和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计算机技术应用正影响和改变着人们的工作、学习和生活方式。计算机应用能力是21世纪各类技术人才知识结构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作为工具性知识的计算机基础教育是中等职业教育中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现已被教育主管部门列为中等职业教育中的基础文化课,可见国家对计算机基础教育的重视程度。为此本文针对《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教学情况作了一些探讨。
  关键词:计算机应用 课程探讨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437-(2009)4-0019-01
  
  1 中职《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面临的问题
  
  1.1 教学内容繁多
  教学内容繁多且较为分散,有理论知识部分和实践操作部分。特别是理论部分,涉及计算机的基础原理和理论,这些内容涉及范围很广,常触及计算机原理、计算机网络、计算机组装和维修等,与实际的计算机操作应用又有一定距离,对于没有多少计算机基础的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来说有点理不清。在教学中,刚开始时学生都对计算机充满着神秘感,有着浓厚的兴趣,但随着计算机教学内容的深入和扩展,难度和广度都增大,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就会降低,这就给中等职业学校的计算机应用教学带来困难。
  
  1.2 教学方法落后
  大部分的教师把《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当成是简单地从课堂移进计算机室,殊不知计算机教学是一门全新的课程,需要用相对应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在课堂教学中,当教师完成一节课的教学后。要想了解学生的掌握情况很不方便,而课堂检测只是针对少数同学,不能全面知道学生的状况,只有通过考试的方式才能达到目的;在机房教学法中,如果采用得当的教学方法,是可以有效地掌控制学生的学习情况并加以调整的,因为教师在操作演示后就给出一定时间让学生训练,那些没有认真听讲的学生就无法自行练习。并且教师是很容易观察到并给予辅导的。
  
  1.3 学生认识误区
  为了推动计算机基础教育的普及。教育部将计算机基础教育列为基础文化课,与语数英等同等对待。省教育厅为加大中等职业学校中的计算机基础教育,将中职学校的《计算机应用基础》这门课程作为统考课目,并作为学生毕业的必备条件,不及格不得毕业,可见职业教育对计算机教学的重视。其次,计算机教育不仅仅是为了应付考试,在实际生活和工作中,计算机是一个必不可少的工具。但很多学生在刚入学时,对计算机学习不够重视,认为可学可不学,这也给计算机的教学带来一定的难度。
  
  2 改进措施的探讨
  
  2.1 改进教学方法
  由于《计算机应用基础》的教学特点,多媒体教学和计算机网络教学逐步替代了传统的黑板讲授法。用计算机演示方法进行教学,课堂容量大,学生对教学效果感受直观,容易接受。计算机教学演示方法主要有多媒体方法和计算机网络演示方法。多媒体方法多是使用数字投影仪,将教学内容呈现在银幕上而不是黑板上,其主要优点是教学信息是多种形式的,有文字、图象、动画、音频等等,是所见即所得,有时是用口述教学很难实现的;在激发学生的兴趣的同时,使得教学内容更容易让学生接受。计算机网络演示方法,是采用计算机网络的信息可以相互传送的技术,可以将教学内容显现在每个学生的显示屏上,并能进行交互,实现师生间的直接交流,其交流方式比课堂教学要方便和容易,而且实时性好,教师演示后,学生就可马上进行相应的训练,并及时得到教师的指导。
  
  2.2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学习的动力,在教学中应注重激发学生多方面的兴趣,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为此,定时地开展计算机兴趣小组活动,在巩固计算机基础知识和操作技能的同时,扩大学生眼界。兴趣小组活动要多种多样,如组装电脑组、动画设计组、网页制作组、平面设计组、网站维护组等。通过兴趣小组让学生充分了解计算机在现实生活的应用,增强学生对计算机课的爱好。同时不定期地开展一些全体学生都参加的指法练习、动画、网页设计等操作竞赛并展示各类优秀成果,以增强学生学习计算机的积极性。计算机学科是一门实践操作性较强的学科,课时分配是:上机操作教学时间占70%,理论课教学时间只占30%。在上机实践中,应使学生感到在玩中学、学中玩。实践操作的过程是一个融观察、理解、思考和验证于一体的有机过程。学生刚开始学习时还有兴趣,但慢慢热情就会下降,甚至不感兴趣。这就要求教师善于采用多种多样的教学方法。利用教学内容的实用性和新颖性来吸引学生。如在WORD教学中,可以用编辑自已的个人小报,评选其中具备更多WORD技能的优秀作品;如在EXCEL教学中,让学生进行家庭收支的核算或某个单位财务信息分析等等。这样既能较好地培养学生主动学习和自学的能力,又能让学生充分体现个人的价值。
  
  2.3 精讲多练
  鼓励学生加强上机练习。每堂上机课均设计难度适当和足够数量的上机操作题,并尽可能涵盖当时教学的知识点,同时布置一些灵活的思考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去学习。教师对重点和难点进行精讲,其余的内容略讲,既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又发挥他们的自主性,强化操作能力培养的。
  
  2.4 采用分组教学,改革教学模式
  分组教学,及时反馈和矫正。可根据计算机操作室的空间特点,将全班学生分成5、6个组,每组设立组长和副组长,协助教师对学生进行操作检测,观察学生能否完成教学目标。每两个学生共用一台电脑,相互督促,一个操作一观看,然后两个学生再交换角色。这样每个学生都有两次机会体验操作过程。教师在演示每一知识点后,让学生练习,练习一段时间后由组长协助教师对学生进行检查并辅导矫正。教师再根据各组情况决定是否进入下一个阶段的教学。需要时面向全体学生进行一次分析,对普遍存在的问题强调重点并宣布下一个环节何时进行。
  
  2.5 建设适用的中等职业学校的教材
  中职校目前选用的多是省统一的教材《计算机应用基础》。该教材虽然几经改版,但并不适合中职学生使用,一方面是基本理论知识内容太多、太难;另一方面是操作部分,讲解不够细,并简单地以菜单为主线,逻辑性差,学生的接受效果不太好。因此教材的改革是必然的。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1)实用性。中职中专的计算机基础教材不能单纯地以考核大纲为导线,因为计算机教学的教学目的是学生走向工作岗位能有效地使用计算机这个工具。教材内容要摒弃过多的、烦琐的理论部分,尽可能突出技能操作应用。注重学生动手能力培养。(2)针对性。教材要简明、通俗且图文并茂,大部分学生都能看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起的是贯通点拨的作用。这样才能发挥学生的学习自主性,提高其自学能力。
其他文献
湖库型度假区在我国度假区建设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它是利用湖泊、水库资源,以满足旅游者休闲康体为目的,为游客提供各种休闲服务和设施的一种旅游度假区。水上游憩活动是湖库型度
自新中国成立以来,水利水电工程为我国社会、经济带来了巨大贡献,其施工技术也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提升而日新月异.对于水利水电工程中极为重要的混凝土施工技术,分析其应用方
摘要:现代学习理论要求学习的目标之一就是学生能够做到举一反三,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类似或同类课题,为此心理学家提出了口号:为迁移而教学。  关键词:迁移 物理教学 陈述性知识  中图分类号:G64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437-(2009)4-0017-01    1 迁移的定义、分类和理论学说    教育心理学的研究表明:迁移是指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按内容可分为
摘要:传统的技校教学形式过于单一,教学过程过于死板,整个学习过程中,学生一直处于被动状态,缺少一种主体意识和主动探索的精神,他们的创新能力收到了严重的禁锢。如何发挥技校学生的主体作用,使之主动学习和发展,是技校老师目前的当务之急。  关键词:情境 直观 交往  中图分类号:G718.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437-(2009)4-0018-01    传统的技校教学片面强调教
企业并购是实现企业快速扩张和产业产权结构调整、资源重新配置的有效途径,但并不是所有的企业并购都是成功的,企业并购是一把“双刃剑”。当然,并购失败的原因很多,而其中对于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