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土建结构工程的安全性与耐久性

来源 :房地产导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llan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土建工程的设计应有最低使用寿命的要求;对于重要公共基础设施和建筑物,在其使用期内应实施强制性的定期安全检测。要完善技术标准体系与管理体制,鼓励科技创新和技术进步。
  【关键词】土建结构工程;规范;安全设置水准;安全性;耐久性
  为我国土建结构工程的安全性与耐久性现状能够更好地适应我国现代化建设的需求,适应我国经济转型后面向市场经济的需求,提出一些问题及建议。
  一、土建结构工程的安全性
  结构安全性是各种作用下结构防止破坏倒塌、保护人员不受伤害的能力,是结构工程最重要的质量指标。结构工程的安全性主要决定于结构的设计与施工水准,也与结构的正确使用(维护、检测)有关,而这些又与土建工程法规和技术标准(规范、规程、条例等)的合理设置及运用相关联。
  1、我国结构设计规范的安全设置水准。对结构工程的设计而言,结构的安全性主要体现在结构构件承载能力的安全性、结构的安全耐久性等几个方面。
  (1)结构构件承载能力的安全性。与结构构件安全水准关系最大的两个因素:一是规范规定结构需要承受多大的荷载(荷载标准值),二是规范规定的荷载分项系数与材料强度分项系数的大小,前者是计算荷载对结构构件的作用时,将荷载标准值加以放大的一个系数,后者是计算结构构件固有的承载能力时,将构件材料的强度标准值加以缩小的一个系数。这样根据我国原有规范设计办公楼时,所依据的楼层设计荷载(荷载标准值与荷载分项系数的乘积)值大约只有英国、美国的52%(考虑人员和设施等的活载)和85%(对结构自重等的恒载),而设计时据以确定构件能够承受荷载的能力却要比英国、美国规范高,两者都使构件承载力的安全水准下降。
  (2)结构的安全耐久性。我国土建结构的设计与施工规范,重点放在各种荷载作用下的结构强度要求,而对环境因素作用(如干湿、冻融等大气侵蚀以及工程周围水、土中有害化学介质侵蚀)下的耐久性要求则相对考虑较少。混凝土结构因钢筋锈蚀或混凝土腐蚀导致的结构安全事故,其严重程度已远大于因结构构件承载力安全水准设置偏低所带来的危害,所以这个问题必须引起格外重视。我国规范规定的与耐久性有关的一些要求,如保护钢筋免遭锈蚀的混凝土保护层最小厚度和混凝土的最低强度等级,都显著低于国外规范。损害结构承载力的安全性只是耐久性不足的后果之一;而提高结构构件承载能力的安全设置水准,在一些情况下也有利于结构的耐久性与结构使用寿命。
  2、调整结构安全设置水准的不同见解。我国结构设计规范的安全设置水准较低,与我国建国后长期处于短缺经济和计划体制的历史条件有关。这种作法能够对土建结构取用较低的安全水准并基本满足了当时的生产与生活需求,并历经了较长时间的考验,这是国内土建科技人员经过巨大努力取得的重大成就。但是,由于安全储备较低,抵御意外作用的能力相对不足。现在提出要重新审视结构的安全设置水准,主要是基于客观形势的变化,是由于我们现在从事的基础设施建设要为今后的现代化奠定基础,要满足今后几十年、上百年内人们生产生活水平发展的需要,有些土建结构如商品房屋则更要满足市场经济条件下具备商品属性的需要。
  二、土建结构工程的耐久性
  土建结构工程的耐久性与工程的使用寿命相联系,是使用期内结构保持正常功能的能力。这一正常功能包括结构的安全性和结构的适用性,而且更多地体现在适用性上。
  1、土建结构工程的耐久性现状。当今大多数土建结构由混凝土建造。混凝土结构的耐久性是当前困扰土建基础设施工程的世界性问题,并非我国所特有,但是这一问题至今尚未引起我国政府主管部门和广大设计与施工单位的足够重视。长期以来,人们一直以为混凝土应是非常耐久的材料。直到上世纪70年代末期,发达国家才逐渐发现原先建成的基础设施工程在一些环境因素影响下出现过早损坏。美国许多城市的混凝土基础设施工程和港口工程建成后不到二三十年甚至在更短的时期内就出现劣化;据1998年美国土木工程学会的一份材料估计,美国国内基础设施工程中仅为修理与更换公路桥梁的混凝土桥面板一项就需800亿美元,而现在联邦政府每年为此拨款只有50亿~60亿美元。发达国家为混凝土结构耐久性投入了大量科研经费并积极采取应对措施。我国建设部于20世纪80年代的一项调查表明,国内大多数工业建筑物在使用25~30年后即需大修,处于严酷环境下的建筑物使用寿命仅15~20年。民用建筑和公共建筑的使用环境相对较好,一般可维持50年以上,但室外的阳台、雨篷等露天构件的使用寿命通常仅有30~40年。
  2、土建结构工程使用阶段的正常检测与维护。结构耐久性和使用寿命的概念,与使用阶段的检测、维护和修理不能分割,对处于露天和恶劣环境下的基础设施工程来说尤其如此。为了保证结构安全性和耐久性,一些工程在建成后的使用过程中,应该进行定期检测和维护。我国有结构工程的设计规范与施工规范,但没有如何使用的规范。在发达国家,由于新建工程少,用于维修的费用往往更为主要,例如英国1980年的维修费占当年土建费用总支出的2/3。我国虽是发展中国家,现在正大兴土木,可是过去建成的大量工程已经或过早老化。在土建工程的投资上,希望有关部门能增加已建工程维修的费用。为加速路桥等公共工程建设,国家现在鼓励投资公司出资并给以一定期限如30年的经营收入作为补偿。如果对重要土建工程有必须进行定期检测与评估的法规,就能保证这些工程在一定期限后归还国家管理和经营时仍具有良好功能,对于设计工作寿命为100年的桥梁,至少还可正常使用70年,而不至于30年到期后国家接收的已是一个破旧待拆的工程。
  三、建议
  为了改善我国土建结构工程的安全性与耐久性,提出了以下建议。
  1、土建工程使用过程中的安全性,应有定期的检测和正常的维护修理加以保证。对于重要土建工程,我国尚无必须进行安全检测的法规。在基础设施工程的投资上有重新建、轻维修的倾向,不利于保证工程寿命和投资效益。建议对桥、隧等重要公共基础设施和重要的公共建筑物,在其使用期内实施强制性的定期安全检测。为此,需要制定法规和编制相应的技术标准;对于土建结构工程的检测与评估,需要建立从业人员的注册制度和从业机构的资质认证与监管体制。
  2、完善技术标准体系与管理体制,发挥学会、协会在技术标准编制、修订和管理中的作用;逐步淡化技术规范条文的强制性质;鼓励编制地方性规范(标准)和企业标准,以适应不同地区在环境地质和经济、技术水平上的差异,并鼓励科技创新和技术进步。
  3、合理设置土建结构设计的安全水准,必须考虑工程失效的风险后果、社会的财富与资源供给乃至公众的意向等多种因素。随着我国经济形势的巨大变化,有必要重新审视现行土建结构工程设计规范的安全设置水准,建议主管部门组织论证。桥梁等交通土建结构的风险后果较大,且由于车流、车载、车速的快速发展,在设计荷载标准值和承载力安全度的设置水准上似乎应比一般的建筑结构有更高的安全储备。
  4、我国建筑结构设计规范采用可靠度设计方法的经验及问题值得总结。可靠度方法用于不同类型结构的先决条件和难度不一。建议有关部门在推广可靠度方法于各类设计规范时,应广泛征集各种看法,实事求是,稳慎对待。
  参考文献
  [1]《土建结构工程的安全性》
  [2]《土建结构工程的耐久性》
  [3]《土建结构工程结构设计规范》
  [4]《土建结构工程检测细则》
其他文献
近年来,我国汽车金融行业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我国也逐渐发展成为汽车工业大国和汽车消费大国。本文根据以往我国汽车金融发展情况,对我国汽车金融发展的几个阶段进行总结,
期刊
墨色的变化,是靠不同的蘸墨、蘸水和调墨上纸来完成的.rn“蘸墨”,是以清水笔(笔先蘸清水)或干笔(不蘸水)直接蘸墨.不在任何地方调叫“蘸”,如果把蘸墨的笔横卧在纸上,其效果
期刊
十七大报告提出了“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战略要求。加快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为农民群众提供更多更好的公共文化产品与公共文化服务,能够满足广大农民 Th
摘 要: 建筑防排烟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控制建筑火灾的烟气流动,便于人员的安全疏散及消防救援的实施。本文主要就建筑防排烟系统工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及危害进行阐述。  关键词:防排烟系统;问题;处理措施  随着我国经济建设发展与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大型建筑、高层建筑淋漓满目,各种场所的装修档次也越来越高,大量的可燃装修增加了火灾荷载,为保证人员在发生火灾时能够顺利逃生,避免火灾烟气对疏散以及灭火救援的影
图例是地图的语言体系.以往绘制方法中,图例只是一种机械排列,与图件主体没有关联,仅实现了符号层,概念层仍隐存于人的大脑中.基于ArcGIS绘制图例,利用Fishnet工具,以基本单
楷书要写的灵动活泼而不呆滞,笔势是最为关键的因素之一.一个字只有血脉流通了,其形体才有生命力.故作楷之法,贵在行行要有活字,字字须求生动,勿令有死点死画,方尽书道之妙.
期刊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逐步推进和发展,我国的企业用工机制也在逐渐转变,那么技工学校中语文教学工作如何发展呢?本文就这一问题进行浅析。
重阳节里的庆祝活动非常多,有出游赏景、登高远眺、观赏菊花、遍插茱萸等。除此之外,各色美食也为节日增添了一抹浓郁的生活色彩。从汉朝开始,重阳节就有吃糕饼的习俗。入秋
期刊
目的:探讨医疗保险异地就医即时结算问题及对策;方法:选取2015年至2016年来我院就诊的异地患者作为研究对象,2015年异地医疗保险结算采用常规方式,2016年对异地医疗保险结算
期刊
中央关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部署,启动了从更高层次上破解“三农”问题的系统工程.农民问题是“三农问题”的核心,新型农民的培育事关新农村建设乃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