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贸与茶马互市

来源 :现代艺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mn100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汉代,蜀郡茶叶交易繁盛。宣帝时谏议大夫、资中人王褒在《僮约》中所记,“下至江州,上至湔主”“武阳买茶,杨氏担荷,往市聚,慎护奸偷”。这说明,当时从都江堰、青城山(湔主)至成都,又至彭山(武阳),再至泸州(江州)已形成茶路。茶路上茶商云集,买卖兴隆,这是蜀茶贸易的南路。
  从汉代开始,都江堰、青城山为冉駹、羌氐、吐蕃的茶贸之地,称为茶贸西路。《天府源头第一镇紫坪铺》一书中记载:蜀汉时,平西将军马超守护都江堰,修建了对羌贸易的邸城,吸引羌人在邸城用羌地马匹和其它特产交换都江堰、青城山所产的羌人无比喜爱的茶叶,开茶马互市先河。
  唐代,由于蜀地茶叶种植生产历史悠久,并且具有特殊的区位、地理、气候、土质优势,故使青城山所产的雀舌、鸟嘴、麦颗及周边的名山、绵竹、彭州、涪州的茶叶成为天下名茶。由于质量优、产量高,加上朝廷对茶叶流通无限制,因此蜀茶“南走北越,北临五湖”“数百万斤,散落东下”。不但如此,蜀茶还广销黎雅、松潘及藏区,并经陕西进入西北地区。
  唐初文成公主出嫁吐蕃首领松赞干布时,将茶叶作为陪嫁品带入吐蕃,并带去唐朝的饮茶习俗。吐蕃人饮茶后,油腻去、消化良,于是嗜茶成性,饮茶成风,无茶不可。同时,产于青藏高原的战马,满足了唐王朝国防和征战的需要。于是,便开始了汉和吐蕃两大民族、内地和青藏高原两地的茶马交易,继而形成互利互惠的茶马互市。唐代,青城山与吐蕃地相邻、人相往。青城山以茶易马的茶叶运出通道被称为“茶马古道”,有“西路茶马古道”和“南路茶马古道”之分。唐朝,岷江在上游的治理范围为沿岷江河谷一带,从青城山翻越熊耳山后即为吐蕃族的活动区域。仅一山之隔,有山道相通,民国《灌县志》记载,“唐时吐蕃崛起,蜀与为邻”。青城山所产的边茶味浓、味涩、味苦,是去油腻、助消化的佳品,深受吐蕃人的喜爱。于是,蜀、蕃就近开设茶马互市,熊耳山峡谷便成为了“西路茶马古道”。唐时,“西路茶马古道”又称“西路”,从沙坪沿味江而上,经泰安寺,上大火地,翻熊耳山,下达老人村,再渡过江索桥到水磨沟(兴仁场),越鹞子山,进入吐蕃境后西行至金川。
  唐中叶以后,国家财政困难,茶税成为解决军费的重要来源,茶叶贸易被推向高峰。于是,国家便大力拓宽茶贸渠道,都江堰紫坪铺一带遂成为茶马互市之地,松茂古道亦成为茶马贸易通道。
  当时,隶属导江县域地的都江堰和青城县的属地青城山一带与吐蕃族聚居区相邻,且是进入西藏、青海、甘肃和川西北吐蕃人聚居区的咽喉。而成为汉蕃茶马互市地后,青城山及周边地区的茶叶生产迅速发展:种植面积不断扩大,加工技术不断更新,交通运输条件不断改善。为了多产茶、产好茶,其时已开始出现茶籽选种并进行沙藏催芽、不断进行土壤改良、因地因时施肥等种植栽培的技术革新。制茶方面,除了出现蒸青制茶法和生产散茶外,对用于易马的边茶,还形成了系统的特殊加工工艺,即采割、轧节、烘炒、挑选、上甑、踏踩、舂包成为砖形等,以便大批量长途贩运。
  都江堰、青城山一带在唐代能成为茶马互市之地,是有一定的历史渊源和地缘因素的。
  第一,秦代李冰修建都江堰时,其打造的通往松茂的冉駹道为官道,路面宽、路况好,是理想的战马输入和茶叶运出的通道,也是唐时进入吐蕃地区的三大骨干通道之一。
  第二,秦代李冰在修建都江堰时,汉羌民族在紫坪铺一带共同参与修建,长期协作与交往中形成的民间贸易习俗被世代沿袭。唐代,吐蕃兴起,并与唐王朝为邻,汉蕃民族间的交流交往和物资交换在边陲口岸进行,故于边陲口岸形成集贸市场。当时,青城山西北一带的古驿道被称为灌县通往金川的必经之道,《蜀中名胜记》中记载,“獠泽关(水磨沟)为胡人通华捷径”。《吴船录》中亦云,“芙蓉坪涉入夷界。在水磨沟设有茶关,总揽西路茶出境入蕃事务。”由此可见,水磨沟一带为唐时的茶马互市地。
  第三,首先是都江堰、青城山一带紧邻川西沿山产茶区,茶叶产量大,便于大批量地以茶换马;其次就地加工条件优越,便于出好茶,以增加茶马交换的砝码;最后便于就近运输和就近统购专卖,减少支出,及时满足军费需求。由于具备上述条件,朝廷将都江堰、青城山一带作为茶马互市地的首选。
  第四,唐王朝在和吐蕃人交好的同时,也在不断地发生战争,如《灌县乡土志》中记载,“导江县,开元中置木瓜戍、三奇戍于县西;贞元中,韦皋使镇静军使陈泊统兵出三奇戍伐吐蕃”。民国 《灌县志》中记载,“威戎军使崔尧臣兵千人出龙溪石门戍伐吐蕃,自八月出军至十月诸路皆捷,进攻维州(汶川)破吐蕃援兵”。南宋地理总志《舆地纪胜》中记载,“本军近接威茂,并青城山一带,山后不五七十里,即是夷界。唐吐蕃入寇,自此途出”。这些史实说明,唐代都江堰、青城山一带是扼制吐蕃的要地。在时和、时战的漫长历史中,唐王朝为了保证与吐蕃相邻的汉族聚居区的社会秩序,为了保障与吐蕃全面贸易的中心地位不受侵扰和破坏,于是便划定与吐蕃相邻的都江堰、青城山一带为茶马互市区,并派军队保护,故才有木瓜戍、三奇戍等军营的存在。
  综上所述,都江堰、青城山一带应为唐代的重要边贸口岸和茶马互市地。
  宋代,由于宋王朝经常受到契丹、西夏和金朝的军事进攻,所以需要用茶叶与吐蕃等族交换战马,以增强国防实力,于是就有了“蜀茶总入诸蕃市,胡马常从万里来”的互市局面,青城山及周边地区所产的茶叶成为了交换战马的专用商品。宋神宗熙宁七年(公元1074年)设都大茶马司主管川秦地区的茶马事宜,首开官营茶馬互市的先河。
  据史料记载,北宋每年与青海、甘肃地区的吐蕃人交换的战马数量为一万五千匹至两万匹,至南宋时期,仅与甘肃的吐蕃人以茶易马的数量就有六千匹。此时,青海、甘肃的吐蕃部族还归顺了宋朝。南宋时,熙秦地区被金朝阻隔,只能从甘南宕昌一带买马,遂岷江河谷成了茶马干道。但因都江堰、青城山是其进入甘南的官方通道咽喉,所以这两个地方便成为了西路茶马互市地。
  元代,因为朝廷战马云集,所以茶马贸易的需求减少,但都江堰、青城山一带在民族贸易中仍以茶叶为主。当时,腹茶由商人买引贩卖,边茶初为官府统购互市,后来由商人自行购买,按引纳税,任其在藏区自由销售。
  明代,朝廷实行“联蕃制虏”政策,以巩固藏区的隶属关系。尽管当时仍在西北地区开展茶马贸易,但灌县地区所产的茶叶,规定只能运销松州,都江堰一带的茶马古道成为了茶叶运销通道。
  清代,为了保证对藏区茶叶的供应,朝廷在打箭炉、松潘、灌县建立了三大边茶贸易市场,仍实行茶叶买卖的引岸制度(商人到指定地点按引采购茶叶,再到指定地区出售),但在引法上实行“边引销边地”“土引销土司”“腹引销内地”的策略。
  清初,销往边地和土司的茶叶由灌县挂载采配,雇脚夫背运至汶川二道桥隘口邸店,然后交给藏羌族人驮运。日久,奸商为减脚夫价格,将卖给边地和金川绰斯甲土司的茶叶在紫坪铺一带交货,由藏羌族人成群的骡马进行驮运。后来,北关外的义冢和西关外一带及岷江两岸的坟地、庄稼地被强作牧马场,故清咸丰六年(公元1856年)三月,立下“禁汉夷商人越界运茶示禁碑”,以禁止茶叶贸易。
其他文献
山风摇曳,花絮飞飘  深埋黑暗的疼痛,已渐残渐消  妈妈请别为我担心,更别为我哭泣  我已满心欢畅去往天堂  那儿有美好时光,秀丽景色  妈媽 请为我祝福  为我唱起那支家乡的小曲  你可以把我看作门前的一株山茶花  朵朵都是你今生骄傲的守望  你也可以把我看作屋后的小溪流  条条都倾注我来世感恩的衷肠  你尽可能地把我想象吧  在清晨睁开的第一眼  在花开花落的一刹那  在冬去春来的日日夜夜  
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理事,人类学博士,四川大学社会发展与西部开发研究院教授,四川省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四川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专家委员会委员,四川省非遗协会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四川省文物保护专家委员会委员。  长期从事文化研究及非遗保护工作,代表作《羌笛新曲》《民族文化生态与经济协调发展》《交融与互动:藏彝走廊的民族、历史文化》《家屋与嘉绒藏族社會结构》等。获得四川省人民政府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
早春二月,草长莺飞,骨朵欲放,东方艺术家邂逅西方情人节,如春风拂地,春雨润物,春日沐空。2017年2月14日上午10时,在这个温馨而又浪漫的美好日子里,由四川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指导,四川省文艺期刊联合会、成都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主办,《现代艺术》杂志社、《成都文艺》编辑部承办的“百花竞芳菲”——《现代艺术》2016年度书画百家迎春作品展在成都福宝美术馆盛大开幕!本次展览得到了文联领导、书画百家、读者
今天,天气晴朗,吹着微风,这样的天气最适合放风筝了。瞧,小朋友们拿着各式各样的风筝,手里拽着线,小脸红扑扑的,真可爱!小狗在一旁看着,兴奋地左蹦又跳,它追追风筝,又追追小朋友,小朋友們乐得哈哈大笑。小鸟也飞来了:这些是什么奇怪的东西?奥特曼上了天,海绵宝宝在天空飘荡,还有长长的大蜈蚣。它们好古怪啊,每个下面都有一根长长的线,一会儿上,一会儿下,小鸟被绕得晕头转向,小朋友们放着风筝和小鸟做游戏。  
我有一张能吃能喝、能说会道的嘴巴。它有时给我带来好处,有时也会给我带来坏处。  这张嘴每天想著吃美味的食物,想着喝甜甜的果汁,想着尝香香的鸡腿,还时不时地提醒我这个小主人:饥饿的孩子需要食物。因为填不满它,常常被它抱怨伺候不周。  它闯过很多祸,说过谎,吹过牛,吐过口水,偶尔也会帮我说说好话。有时它会滔滔不绝,口舌生花;有时甜言蜜语,乖巧卖萌;有时它又会大喊大叫,唾沫横飞。看看我这张伶牙俐齿的嘴巴
她的画研习传承历代大师的绘画艺术,既运用点线面、墨色来表现形体、质感,有高度的表现力,又注重心灵体验,画面形神兼备,气韵生动。作品意境深邃,题材颇多,技法变幻,情趣盎然。  天与出生于书香门第,自幼耳闻目染琴棋书画,少年勤学,兼愛诗书画为伴,居文化积淀深厚的成都名城,研修于四川省诗书画院,长期从事文化工作,其书画、摄影技艺成长如鱼得水,作品逐渐引起文化艺术界专家名流的关注。  天与广交当代中西名画
往事历历,盈闪黯灭,当悠扬的古乐响起,濯锦江边倒映出一泓璀璨光影,滨河夜市,喧闹起古时的年味儿……作为“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和“中国十大古都”之一的成都,于2019乙亥春节推出全民性狂欢项目:夜游锦江,同时,由成都永陵博物馆出品、【天姿国乐】演出的国乐观念剧《伎乐·24》,也亮相合江亭,重现“蜀宫夜宴”盛景。  游人夜泛合江亭,吹唱蜀宫双管逐  “春晚风暖,锦城花满,狂杀游人……锦里蚕市,满街珠翠,
在我记忆还很模糊的时候,我就陪着我妈妈经常泡在老家的一个小剧院里面,看着妈妈站在台上给别人排练,偶尔请假缺人的时候,妈妈就会把我抱去让我站在那个位置上顶替一下。她说我不哭不闹,可能这就是从小对舞蹈的喜欢吧。 《草原晨曦》是我自己原创表演的舞蹈。它利用富有蒙古舞风格特点的“软手”“抖肩”“碎步”等舞蹈语汇,表现顶碗舞典雅、含蓄的风格。鄂尔多斯民间流传的顶碗舞,舞姿质朴简单,没有严格的规律动作。它表现
我的家是小小动物园。妹妹像一只大青蛙,每天睡觉的时候都要“哇哇哇”地大哭一顿。爸爸温和的时候像一只羊,凶的时候像一只老虎,谁看见都害怕。很多时候,妈妈说爸爸像一头猪,什么活都不干,还只知道吃。我都搞不清爸爸到底是什么动物了。妈妈像一只蜜蜂,心灵手巧,很能干。我像一只猴子,调皮又瘦小。爸爸不给我买玩具时,我就抱着他不放他走,这时,爸爸总说我像猴子一样难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