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孩子是脚,教育是鞋”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ichu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电影《小人国》里,巴学园的校车上“孩子是脚,教育是鞋”这句话很值得所有教师和家长深思,其中蕴含的理念尤其值得学前教育领域的教育者学习、借鉴。作者用浅显易懂的语言对这句话进行一层层剖析,借助这个比喻总结得出如何处理教育与孩子的关系。
  关键词: 小人国 巴学园 李跃儿 学前教育
  今天,带领2013级学前教育专业全体学生观看了纪录片《小人国》,该片真实地反映了李跃儿创办的巴学园。在观看过程中,该园校车上的标语——“孩子是脚,教育是鞋”,引发了全体师生的思考。总结一下,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理解这个比喻:
  一、教育很重要
  脚需要鞋子,没有鞋子就不能很好地走路,不能更好地跋山涉水。从远古年代先人们用兽皮、树皮裹足,到木屐、草鞋,再到后来各式各样的鞋和靴,鞋毋庸置疑地成为人们生活的必需品。教育就好比鞋子,是我们“成人”的必需品。“狼孩”、“猪孩”、“鸡孩”就能很好地证明,他们都是人的孩子,可他们为什么更像狼、猪、鸡而不是像人?就是因为教育。“狼孩”接受的是“狼”的教育而非“人”的教育,所以“狼孩”掌握了狼的生活习性和生存本领,能够在夜间和其他狼一起追捕猎物,“猪孩”和“鸡孩”也是这个道理。英国经验论哲学家J.洛克继承和发展了亚里士多德的蜡块说,认为人出生时心灵犹如白纸或白板,对任何事物均无印象;人的一切观念和知识都是外界事物在白板上留下的痕迹,最终都导源于经验,而經验则来源于教育和传授。这就是说,人最初的时候就像白纸,能否成为名画就看教育在上面留下什么了。我国有句话叫:“玉不琢不成器。”再好的玉也需要琢才会成器,天资再好也需要教育才能成才。我们当地有句老话说:“跟好人学好人,跟了端工会跳神。”端工说的是会跳大神的巫师。所以,教育对于成就一个人来说是很重要的。
  我们作为孩子的家长或者老师,应该重视对孩子的教育,给孩子提供有利于成长的教育,言传身教,为孩子提供优质的教育环境和条件,让孩子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学会认知,促成孩子成为有用之才。
  二、教育要合脚
  如果将我们的孩子比喻成脚,那么教育要像鞋子,要合脚,就是说教育要适合孩子。鞋小了,束缚过多,那么脚就容易受伤,每走一步都会伴有疼痛。教育也不能“小”,不能过多地束缚孩子,否则会伤害到孩子,束手束脚,孩子就不可能撒欢地跑、跳,不能健康成长。鞋大了,剩余空间太多,走起路来鞋不跟脚,人就容易摔跤。教育也不能“大”,没有适当的约束,孩子像野马一样,肆无忌惮,太任性,社会适应能力欠缺,甚至会漠视乃至于违背法理人情,在人生道路上自然就容易“摔跤”。所以,对孩子的教育应该适合孩子,不能束缚孩子的天性也不能放任自流。
  换个角度说,我们的教育不能太空洞、太高深,孩子会跟不上也容易受挫,从而失去受教育的信心和兴趣;也不能太压制,使得孩子失去发展的空间和机会。我们应该注意教育学中的“最近发展区”,了解孩子的实际情况,在原有基础上给孩子适当的发展空间,使孩子潜在的发展水平不断提高,力争达到教育的最佳效果。
  三、教育要舒适
  教育像鞋子一样需要具有舒适性,如不能太硬,生硬的教育就如同硬邦邦的鞋子一样,不能贴近孩子,脱离孩子的实际和需要,不能很好地呵护孩子,更不能帮助孩子大步向前;不能太薄,近乎没有的教育必然失去自身存在的价值,一旦孩子走上坎坷的人生道路,必定像稚嫩的双脚踩着石头和荆棘一样,注定伤痕累累;也不能太高,譬如历史上出现的那些知名的所谓天才少年,到最后很多都如同王安石笔下的“仲永”,“不能称前时之闻”,“泯然众人矣”,甚至因为过高的教育泯灭了孩子的天性导致孩子畸形发展。
  所以,我们对孩子的教育应该是灵活的、贴切的,既要为孩子的将来打好基础,又要联系实际、积少成多、循序渐进,让孩子身心愉悦地接受教育,不断进步,为终身教育和日后成长奠定良好的基础。
  四、教育要多样
  我们给孩子的教育应该和我们穿鞋子一样,不止一双。一双鞋子是不可能满足我们穿一辈子的,随着我们的脚不断地长大,鞋子码数也在不断地变大。另外,只要条件允许,我们都不会一个码数的鞋子只有一双,春、夏、秋、冬,冷、热、雨、雪,我们都要相应地更换鞋子,甚至不同的场合应该配有相应的鞋子。同理,我们的教育应该具有发展的前瞻性和多样化,应该通过多种途径和多种样式对孩子进行更适合的、具有促进作用的教育,让我们的教育符合不同阶段的孩子,符合孩子不同的阶段需要,让我们的孩子得到更全面的发展。
  五、不同的孩子,不同的教育
  不同的脚要穿不同的鞋,有些脚可以穿时装鞋,而有些脚却穿不了,这个道理卖鞋的售货员应该知晓。同理,不同的孩子,我们应该给予不同的教育,其中可以包括不同的内容和不同的方式。我们作为教育者,应该根据孩子不同的气质、个性、需要,采用不同的教育方法,教授不同的知识,最终都要达到促进孩子良好发展的目的。
  六、结语
  假如把我们的孩子比做脚,那么我们给孩子的教育就是鞋,我们的脚都需要鞋,合脚的鞋、舒适的鞋,一双鞋肯定不能满足我们的脚,不同的脚需要不同的鞋,是不是好鞋只有脚知道,我们作为爱孩子的人,应该为我们的脚提供好鞋子。电影《小人国》里的这句话“孩子是脚,教育是鞋”值得我们更深层次地思考,其中蕴含的理念值得学前教育领域的教育者学习和借鉴。为了让我们的孩子愉快地行进在人生道路上,请给我们的孩子提供合“脚”的好“鞋子”。
其他文献
摘 要: 引导后进生,是大幅度提高素质教育质量的关键,了解这些学生的生活、学习状况,并采取相应的德育教育方法,是教师面临的比较紧迫的任务。  关键词: 后进生 德育教育 教育方法  一  随着教育体制的改革,素质教育已深入人心。素质教育的第一要素就是面向全体学生并让其全面发展。全体学生包括学习成绩差,并且有各种不良行为的后进生。如何正确引导这些后进生,是大幅度提高素质教育质量的关键,也是德育工作者
摘 要: 教育首先应该给学生松绑,每次改革浪潮袭来,基本上都是变着戏法给孩子们身上再加上几道绳索,关键是评价制度未变,所谓的素质教育只能是赶时髦式、应景式的空谈。  关键词: 自由成长 素质教育 以人为本 幸福教育  记得有一首老歌:解放区的天是明朗的天,解放区的人民好喜欢……回头来看,这首歌唱出了真情实感。你想啊,老百姓饱受反动派的压迫,长期生活在水深火热当中,突然一天,身上的多少道绳索全部松绑
摘 要: 中学图书馆应充分发挥读者导读功能,并把它纳入读者服务工作体系,培养学生充分利用图书馆养成良好阅读习惯,并终身受益于图书馆。  关键词: 中学图书馆 导读功能 阅读行为  导读工作就是指导和辅导读者正确利用文献和图书馆的全部有关工作[1]。导读工作是中学图书馆读者服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能激发读者潜在求知欲,从而加强馆藏文献资源开发与利用。新形势下,图书馆“重藏轻用”旧观念在改变,服务方式
学校后勤工作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深入促进学校教育教学改革方面具有不可代替的功作用,其功能辐射多个层面,如学校的基础建设、服务与保障、创收与节约、人性化管理与形象塑造等,这些都与学校后勤工作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转变与创新后勤工作管理模式,提高后勤管理人员的素质,凸显后勤的作用与功能,是创建学校品牌,发展学校特色,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促进学校教育教学改革深入发展的重要举措。因此,学校领导和后勤管理人员要
期刊
目的分析不同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cy)检测方法的临床效能,评价不同检测方法的灵敏度及特异度,为血清Hcy的精确检测、疾病的治疗及预后评估提供参考依据。方法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