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微博舆论场中的科技热点话题

来源 :科技传播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hai_w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微博作为一种社交媒体平台,谁都可以表达自己的态度,转发分享信息,在大量的互动传播中形成涟漪,并吸引更多的用户参与其中,其去中心化的特点使这里常常成为科技热点话题的发源地,传统媒体则凭借优质内容屡屡成为话题的主导者,牢牢占领微博舆论阵地,科技热点话题打造的过程实际上也是考验媒体议题设置以及内容生产的能力.文章探讨在微博舆论场中科技热点话题的生成机制,以及需要注意的事项,为融媒体时代内容建设和运营思路提供一些参考.
其他文献
学位
2020年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让大众的健康意识有了极大提升,大健康品牌在这样的风口下迎来了机遇.文章以朗迪钙品牌为例,基于传播学5W理论分析其传播策略,对疫情背景下大健康品牌如何通过有效的传播方式将品牌信息传达给消费者进行探究.
读者观是平面媒体对待读者的态度、观念以及在此观念主导下产生的所有具体行为的总和.民国时期,许多报刊十分重视听取读者意见,为读者服务,满足读者需求,注重受众反馈,加强与读者的互动,产生了良好的效果,形成了风格各异的“读者观”,为后世媒体加强信息反馈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教训.改革开放以来,对于民国报刊读者观的研究,在逐步加强的同时,也存在若干盲区、误区.因此,对于前期的研究进行定期的学术史梳理,就显得尤为必要.
建设性新闻作为一种报道理念,近些年越来越受到新闻界重视.文章以建设性新闻为理论视角,以新冠肺炎疫情期间的报道为研究案例,深入分析当下我国突发公共事件报道中存在的错误偏向,并尝试从积极情绪导向、公众导向、解决方案导向、行动导向、未来导向等5个维度构建突发公共事件的报道新路径,力求在创新突发公共事件报道的同时发掘建设性新闻的中国化可能.
学位
新媒体时代,视频已经成为人们工作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内容形式.在政务信息领域,拍摄采集影像资源已是大势所趋并广受关注.文章结合笔者从事政务影像工作的实践经历,提出了新媒体时代做好政务影像服务的三项挑战、六项对策,以及持续精进提升的三个方向.
学位
纪录片作为一种影像媒介,通过叙事和传播,能够起到建构、存储和传播集体记忆的作用.在新媒体时代,移动互联网和社交平台的发展为纪录片的创新提供了新的思路,也为其建构集体记忆提供了新的路径.在抗疫纪录片《同心战“疫”》中,影片通过多元视角叙事和具有象征意义的影像符号,并融入互联网上UGC的创作内容,进一步建构起关于中华民族抗击疫情、万众一心的集体记忆.
文章从3D+AI主播的历史溯源、视觉性及伦理限度三个维度探讨3D+AI主播这一媒介现象对媒介智能生产的影响.3D人工智能主播作为平台可视化表征符号,其“视觉性”特征深刻影响着媒介实践行为,它在人工情感等方面面临困境,如情绪对情感计算的影响与突破等将成为未来人工情感发展的重要维度.
探讨推荐算法视野下的用户媒体素养培养,目的 是为有效解决智能媒体时代算法推荐技术带来的弊端,发挥媒体素养在纠正技术偏差中的作用提供参考.文章梳理了用户媒体素养的概念发展,分析了推荐算法所造成的“信息茧房”“低俗化”“个人隐私外泄”等问题.提出智能平台用户应通过培养自身的信息批判意识、多元并举的信息消费意识、逆向操作的干扰策略、谨慎适度的信息安全意识等方面提升自身的媒体素养,以保持人在技术面前的主体性,同时使智媒时代的信息生态更加公正、全面,安全,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