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作文教学中“素材积累”的途径研究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fht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在作文教学中,素材的积累和文章的关系就像泉源和溪流,只有积累的源泉丰盈不竭,才有写作时的源源不绝。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与发展,作文教学显得越来越重要,学生的写作能力可直接说明其语文水平。那么,怎么才能写好作文呢?笔者从写作素材的积累入手,对平时学习中如何积累写作素材进行探讨,以期全面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一、高中作文素材积累和运用中常见的问题及原因探析
  (一)缺乏积累素材的恒心和细心,素材来源相对单一、陈旧。
  学生在高考升学压力下,大多存在“功利性”选择,更倾向于快速直接转化为分数的知识点学习方式,而阅读、写作等对提高个人素养大有裨益,但相对耗时费力的内容不太容易引起学生的兴趣,学生更多的是利用“课余时间”进行写作练习。一些学生的个人活动、课余生活贫乏,在阅读量上不能充分保证,生活范围相对狭小,决定了其所掌握的写作素材比较单一陈旧,甚至仅靠几本作文素材汇编应对各种写作。
  (二)缺乏分析素材的眼光和能力,不善于裁剪素材。
  高考作文要求语言表达要简明、连贯、得体,从某种程度上就是对学生分析、运用素材并将其巧妙表达出来的能力的考查,经常看到不同学生在同题作文训练中使用相同的素材,但由于学生对素材剪裁处理的方式不同,表达效果相差较大。这种素材处理上的差异,成为学生作文表述水平形成较大差距的重要原因。
  (三)对素材的分析和运用停留在表象,缺乏深度。
  在一味追求信息“快捷”传播的时代,学习生活中充斥大量“碎片化”、“泡沫化”信息,很多人往往只关注各种“终端”信息,并不追究其来源,更无心考证其是否正确、属实。加之高中階段学生本身在各学科知识领域存在较多自区,一些学生引用的素材不够准确或分析仅停留在表象,缺乏深度。虽“知其然”,但不知其“所以然”。
  二、高中作文教学中积累写作素材的途径
  (一)博览群书,开卷有益。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这些都强调多读的重要性。阅读是积累作文素材的最重要方法,也是作文的基础。因此,在日常高中语文教学中,我们应将作文教学与阅读教学结合起来,引导学生在博览群书中积累丰富的作文素材,使学生作文时有东西可写。首先,应引导学生在多读课文的基础上广泛涉猎一些与课文有关的精品散文、美文、小说等,并从中撷取一些精彩语句。其次,语文教师要引导学生选读《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中列出的一系列经典作品,如《西游记》、《骆驼祥子》、《格列佛游记》、《名人传》等。在这一过程中,对学生进行阅读方法的指导,可以周为单位为学生布置一定的阅读量,对学生的完成情况进行监督。最后,鼓励学生多背诵。作文素材的积累不仅要讲求数量,还要保障质量。如果学生只是走马观花式阅读,而没有记住和理解阅读的内容,那这样的阅读是无效的,对学生作文水平的提高没有任何帮助。因此,应鼓励学生对积累的素材,尤其是古诗文中的名篇、名言警句等,做到熟练背诵。如果学生能对古今中外的名篇美文出口成诵,作文时自然会文思泉涌、下笔成文。
  (二)回归教材、回归生活。
  其实高中作文教学中,高中语文教材的编写已经具备了学生写作素材积累的功能。同时,语文是一门工具性学科,生活中随处都能找到语文的影子,因此,学生生活中充满丰富的写作素材。所以,在引导学生积累写作素材的时候,要积极引导学生回归教材、回归生活。但是回归教材、回归生活要使素材有新意,结合当前的社会热点,避免学生一味收集陈旧、老套的素材,如刻苦的爱迪生、李白、苏轼、李清照等。这些毫无新意的素材写出来的文章自然没有新意。在当前的语文教材中,有很多别具一格的经典人物,包括贝多芬、余光中、梅兰芳等都可以作为联系生活的经典素材,文中更有“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的至理名言。这些素材能启发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想象力,从而熟练掌握素材。除此之外,学生生活中也有可收集的素材,如广告语、店名及家电的宣传口号等,都是最直接、最健康有效的素材。
  (三)模仿造篇,增加积累。
  学完教材课文之后,可以让学生就课文中的人物形象、思想感情、语言或写法特点谈谈自己的感受认识,这是思想情感积累、写法积累的要求。这里自己的认识及感想应由文中的人物形象、思想感情引,是课文内容的巩固与延伸。而在语言文字上,为了增加学生的积累,帮助学生学习运用,要求学生运用本课或本单元课文中学到的生字、词语,进而用文中的佳旬,不怕出错,不怕多,只要敢于运用。
  (四)精心设计活动,组织学生接触社会。
  鲁迅先生说:“对于任何事物,必定要观察准确、透彻,才好下笔。”学生写的作文之所以会显得空洞和幼稚,根本原因还是没有能充分接触、观察社会。平时,我们要教给学生观察方法,有意引导学生观察周围美好的人和事,并养成观察事物、分析事物的好习惯。当然,学生的任务是在学校好好学习,不能把学生放到社会中。不能因为这样就堵塞学生和社会接触的途径,因为学生是生活在社会中的,有权利认识和感知这个实实在在的社会。考虑到学生这一特殊群体,教师应该有针对性和目的性地设计一些活动,使在校学生真实接触这个社会。比如,曾经设计一期活动,要求学生到自己家附近的小区调查分析最近物价上涨对居民生活的影响及大家应对物价上涨想出来的办法。结果学生写出来的社情调查都很贴近生活,都很生动,还有一些学生因此而感受到父母为生活付出了多少艰辛。接触社会的活动形式是多样的,学生通过对社会的观摩实践才能写出更真实和生动的作文。
  (五)记练结合,强化指导。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在指导学生大量阅读、积累素材、记录自身生活感悟的同时,还应该为学生展示自己的积累成果提供广阔的平台,如素材积累展示活动或比赛等,用以全面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与积极性,营造和谐的学习风气。同时,教师还需结合学生的积累成果,并对其加以指导,定期举办专题写作训练等活动,学以致用,让学生将积累到的众多素材应用到作文中,以此不断提升学生的作文水平。
  总之,作文教学中,教师既要教给学生观察生活、认识事物的方法,开阔他们的视野,丰富写作素材,又要教给学生写作方法,在练中用好素材,使学生既“有米”,又“会炊”,从而提高他们的作文能力。
其他文献
摘 要: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在整个语文教育中占据重要地位。阅读教学是提高学生阅读能力、探究发现问题的能力、解决问题能力的重要途径,也是促进学生情感与认知发展,提升学生智力水平的重要方式。因此,每位小学语文教师都要重视阅读教学,文章分析了阅读创新教学的方式策略,提出了提升阅读教学的实效性的策略。  关键词: 小学语文 阅读教学 实效性 教学策略  一、以学生为中心开展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活动  传统的小学
摘 要: 小学语文是其他学科学习的基础、关键。多年来,在语文教学中,我们都在研究提高小学语文学习有效性的方法。但是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不是对理论的学习,主要是对理论应用与实践能力的培养。选择适合于语文教学的互动模式,才能提高语文教学质量。本文对小学语文教学中团队合作学习与互动模式的应用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 小学语文教学 团队合作学习与互动模式 教学应用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团队合作学习是新课标理
摘 要: 议论文在高考作文中频频出现,已经成为高中作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很多师生平日里为了写好议论文,大量地积累作文素材,但在高考作文中,学生并没有显著的提分和提升。究其原因,在于过于看重文字基本功的训练,对于思路的确定不够重视。本文针对高中议论文教学中思路混乱无序的现状,提出三种整理思路的办法,以此提高议论文的写作实效。  关键词: 高中作文 议论文 写作思路  作文作为学生语文综合能力的重要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识字的目标:“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认识常用汉字1600个~1800个,其中800个~1000个会写。掌握汉字的基本笔画和常用的偏旁部首,能按笔顺规则用硬笔,注意间架结构。初步感受汉字的形体美。养成正确的姿势和良好的习惯、书写规范、端正整洁。能借助汉语拼音认读汉字。学习独立识字。”由此可看出识字教学要致力于培养学生的能力,注重情感态度和审美情趣,关注良好习惯的养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