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现代教育体制改革,要求我们转变教育观念,优化德育工作,坚持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主体,实现由班主任为中心向以学生为中心的转变,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促进每一名学生快乐成长。
一、树立科学教育思想,关注学生全面发展
新课程改革是以“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为目标,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为宗旨,全面推进和实施素质教育,这对班主任既是智慧与创造的挑战,又是自我发展的新机遇。班主任必须要在科学的、先进的教育思想的指导下,把握时代的脉搏,采取科学的方法,构建良好的班集体,做好新课程改革下的班级管理工作。
1.强化创新意识培养
班主任要转变教育观念,勇于创新,把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能力放在班级管理工作的突出位置,用创新的眼光合理评价每一个学生,用创新的方式管理班级,要适应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把学生培养成具有个性、具有实践能力、具有创新精神的新型人才。如组织课外专业学习小组和有关的竞赛活动,多给学生提供展示自我的机会。教师在平时教学过程中,应根据学科的特点,多鼓励学生“别出心裁”、“标新立异”,使学生成长为既符合时代共性要求,又具有鲜明个性、创造力和开拓精神的新世纪弄潮儿。
2.关注学生全面发展
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情感,尊重学生的人格是新课改的核心和宗旨。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优势和爱好,发展每个学生的优势,是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关键。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要善于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帮助学生树立信心,鼓励、激励学生成才。因此,我专门召开了主题为“培养良好学习习惯,关注学生全面发展”的三年级学生家长会。会议首先由年级组长向家长们汇报了半个学期来的阶段性总结,针对本年级学生出现的问题,介绍了老师采取的策略和方法,同时向家长们提出家庭教育的建议;接着由品德与社会课的老师全面介绍了学校的发展和近况,同时与全体家长就“培养良好学习习惯关注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理念和方法等方面进行了探讨;之后,任科老师就学生学习、习惯等方面和家长进行了针对性的反馈;最后,家长们又和班主任、学科教师进行了个别交流。
3.凝聚家校教育合力
要“全方位”协调。班主任不是超人,只凭自己的威信和力量是不可能取得教育成功的,必须凝聚本班任科老师和家长的合力,并经常与他们交换意见,多方位多角度了解学生。班主任还要通过观察、与学生谈心,以及听取来自校领导、其他老师、社会的意见等途径,建立起有效的协调机制,随时掌握与调控班级学生的思想行为和动向。
二、建立和谐师生关系,促进学生快乐成长
在班级管理中,要营造民主和谐的班级氛围,调动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的主动意识,培养学生具有主人翁的责任感。因此,班主任要努力做到:
1.要尊重学生的人格
没有尊重就没有教育。在工作中常常出现这样的情况:班主任一心一意地为了学生好,却得不到学生的理解,为什么?主要是班主任对学生缺乏尊重,导致学生产生抵触情绪。所以说,教育离不开尊重,没有尊重的教育不是成功的教育。例如,我曾遇到过这样一位学生,自上三年级以来,成绩一直40分左右,通过努力,在小升初考试中,他得了距满分差1分的好成绩。是什么力量使他取得如此好的成绩呢?用他自己的话说:“比别人笨,您不嫌弃,总把我与正常学生一样对待,面对考试一次次的不及格,是您帮我找原因,给我希望,在您面前我总能抬起头做人。”差生同样是人,同样有自尊,他们缺少的不是批评,不是讽刺,而是帮助与表扬。当一个人受他人尊重时,他就会滋生出一种幸福感,并升腾出一种回报欲,会汇聚无穷的力量,激活全部的智慧。
2.做学生的知心朋友
增加与学生的交往频率,只有与学生勤沟通、多交往,才能了解学生的心理,洞察学生的思想状态,增進相互间的了解与信任。“亲其师,信其道”,只要我们用心去呵护我们的每一个学生,言传身教,再加上感化教育,那么就会真正成为学生的知心朋友。
3.巧妙运用语言艺术
班主任的语言要讲究艺术,语言要精炼、准确,恰到好处,力争创造"未成曲调先有情"的氛围,达到“语不惊人死不休”的程度。要善于利用一些肢体动作,如手势、眼神等进行交流。
总之,在新课改的今天,不断优化我们的德育工作,我们的学生将会在快乐中健康成长。同时,我们也会在教育的过程中感受到德育工作艺术魅力无穷,班主任工作其乐无穷。
一、树立科学教育思想,关注学生全面发展
新课程改革是以“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为目标,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为宗旨,全面推进和实施素质教育,这对班主任既是智慧与创造的挑战,又是自我发展的新机遇。班主任必须要在科学的、先进的教育思想的指导下,把握时代的脉搏,采取科学的方法,构建良好的班集体,做好新课程改革下的班级管理工作。
1.强化创新意识培养
班主任要转变教育观念,勇于创新,把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能力放在班级管理工作的突出位置,用创新的眼光合理评价每一个学生,用创新的方式管理班级,要适应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把学生培养成具有个性、具有实践能力、具有创新精神的新型人才。如组织课外专业学习小组和有关的竞赛活动,多给学生提供展示自我的机会。教师在平时教学过程中,应根据学科的特点,多鼓励学生“别出心裁”、“标新立异”,使学生成长为既符合时代共性要求,又具有鲜明个性、创造力和开拓精神的新世纪弄潮儿。
2.关注学生全面发展
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情感,尊重学生的人格是新课改的核心和宗旨。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优势和爱好,发展每个学生的优势,是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关键。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要善于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帮助学生树立信心,鼓励、激励学生成才。因此,我专门召开了主题为“培养良好学习习惯,关注学生全面发展”的三年级学生家长会。会议首先由年级组长向家长们汇报了半个学期来的阶段性总结,针对本年级学生出现的问题,介绍了老师采取的策略和方法,同时向家长们提出家庭教育的建议;接着由品德与社会课的老师全面介绍了学校的发展和近况,同时与全体家长就“培养良好学习习惯关注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理念和方法等方面进行了探讨;之后,任科老师就学生学习、习惯等方面和家长进行了针对性的反馈;最后,家长们又和班主任、学科教师进行了个别交流。
3.凝聚家校教育合力
要“全方位”协调。班主任不是超人,只凭自己的威信和力量是不可能取得教育成功的,必须凝聚本班任科老师和家长的合力,并经常与他们交换意见,多方位多角度了解学生。班主任还要通过观察、与学生谈心,以及听取来自校领导、其他老师、社会的意见等途径,建立起有效的协调机制,随时掌握与调控班级学生的思想行为和动向。
二、建立和谐师生关系,促进学生快乐成长
在班级管理中,要营造民主和谐的班级氛围,调动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的主动意识,培养学生具有主人翁的责任感。因此,班主任要努力做到:
1.要尊重学生的人格
没有尊重就没有教育。在工作中常常出现这样的情况:班主任一心一意地为了学生好,却得不到学生的理解,为什么?主要是班主任对学生缺乏尊重,导致学生产生抵触情绪。所以说,教育离不开尊重,没有尊重的教育不是成功的教育。例如,我曾遇到过这样一位学生,自上三年级以来,成绩一直40分左右,通过努力,在小升初考试中,他得了距满分差1分的好成绩。是什么力量使他取得如此好的成绩呢?用他自己的话说:“比别人笨,您不嫌弃,总把我与正常学生一样对待,面对考试一次次的不及格,是您帮我找原因,给我希望,在您面前我总能抬起头做人。”差生同样是人,同样有自尊,他们缺少的不是批评,不是讽刺,而是帮助与表扬。当一个人受他人尊重时,他就会滋生出一种幸福感,并升腾出一种回报欲,会汇聚无穷的力量,激活全部的智慧。
2.做学生的知心朋友
增加与学生的交往频率,只有与学生勤沟通、多交往,才能了解学生的心理,洞察学生的思想状态,增進相互间的了解与信任。“亲其师,信其道”,只要我们用心去呵护我们的每一个学生,言传身教,再加上感化教育,那么就会真正成为学生的知心朋友。
3.巧妙运用语言艺术
班主任的语言要讲究艺术,语言要精炼、准确,恰到好处,力争创造"未成曲调先有情"的氛围,达到“语不惊人死不休”的程度。要善于利用一些肢体动作,如手势、眼神等进行交流。
总之,在新课改的今天,不断优化我们的德育工作,我们的学生将会在快乐中健康成长。同时,我们也会在教育的过程中感受到德育工作艺术魅力无穷,班主任工作其乐无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