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同一道难题

来源 :文化博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ngshun102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授收了四个学生,他们分别来自中国、美国、俄罗斯和日本。开学第一天,教授让他们解决一个问题:桌上有一只烧杯,杯内盛有水,比水面低一点的杯壁上有一个小孔,水从孔里不断涌出。现在要解决的问题是迅速采取办法制止杯中的水向外流,教授给了四位学生一天的思考时间,第二天要把各自的办法演示一遍。
  美国人看了一眼烧杯便走了。
  中国人打量了几眼也走了。
  俄罗斯人端起烧杯仔细观察一阵离开了教室。
  日本人拿着尺子围着烧杯量了半天,记录下一串数字,最后一个离开了教室。
  美国人回到宿舍若无其事地喝着咖啡,玩着游戏,晚上又看电视到深夜。一天里他都没有考虑有关烧杯的事情。
  中国人想:真是小题大作!重要的是不能在老外面前丢人现眼,明天一定要精神饱满。晚上他早早便睡觉了。
  俄罗斯人放下烧杯就定了一项名为玻璃容器在泄漏过程中修补技术的课题。他查阅资料,寻找工具,摆弄机械设备和电子元件……他想。自己代表着俄罗斯,自己的办法一定要领先于全世界。他从白天一直忙碌到晚上10点。
  日本人一天都在计算机面前度过。晚上他打印了一叠材料,然后冲了个热水澡上床休息。
  第二天,教室里来了许多观众。教授首先向大家介绍了四位学生,然后请他们上台演示。中国人和日本人都比较谦让,不肯第一个上台。美国人根本就没有第一个上台的意思。最后俄罗斯人第一个上台演讲。
  俄罗斯人搬来一只笨重的箱子,从里面取出一套设备。他手握一枝钢笔一样的东西,拖着一条管线走向烧杯,只见他一按钢笔上的开关,设备发出了嗡嗡的响声,接着他用钢笔对准烧杯上正涌水的小洞一点,便把烧杯上的小孔堵起来。如果不仔细看的话不会发现那个小孔曾经在烧杯上存在过。全场观众爆发出热烈的掌声。人们佩服俄罗斯人总有自己的一套办法。
  第二个上台的是中国人。他把一小片纸沿杯内壁贴到小孔处,由于水的压力作用使纸与杯壁紧密贴合,小孔不再往外流水。全场再次响起长时间的掌声。人们佩服中国人具有独特的思维。
  第三个上台的是日本人,他在烧杯有小孔的那边垫了几枚硬币,由于杯子倾斜,小孔高出了水面,不再漏。全场的掌声再次响起,人们叹服日本人就是聪明。
  最后上台的是美国人。他上台前向前三位同学询问:谁愿意把方法转让给我?俄罗斯人闭口不答。中国人看不惯美国人这种金钱万能的思想。只有日本人微笑着和他搭话。不久,美国人和日本人做成了交易。日本人把昨夜打印好的材料给了美国人。材料上详细说明了水面到小孔的距离与垫几枚硬币的关系,同时还给出了烧杯的直径、水的高度与烧杯倾斜的最大角度和计算公式。
  美国人上台把日本人的办法重复了一遍,这次观众没有鼓掌,却有人喊:那是日本人的办法。美国人耸耸肩微笑着说:对!这是日本人的办法。我的办法是根据自己的需要投资引进别人开发的技术。在我们美国使用的最先进武器中同样少不了日本人的电子集成块!全场第四次响起了掌声。
  教授微笑着说:你们的成绩是优!俄罗斯人的方法最先进;中国人的方法最巧妙;日本人的方法最经济;美国人的方法最实用!
  (申国凡摘自《中国青年》)
其他文献
这家伙从出生起,就吃不饱,赶上大多数中国人饿得半死的年代。每逢开饭,他匆匆把自己那份吃完,就盯着别人的碗号啕大哭,一边哭,一边公然地抢夺堂姐碗中的那份食物,抢得双泪长流。  那是1960年的春天,能吃的东西似乎都吃光了。草根、树皮、房檐上的草。有一次学校拖来一车好煤,他拿起一块就放在嘴里嚼,同学们也跟着一起嚼,都说越嚼越香。一上课,老师在黑板上写,他们就在下边嚼煤,“咯嘣,咯嘣”一片响声,结果全都
摘要:一、尊重发展个性,不断增强语文素质;二、关注学生的情绪生活和情感体验;三、关注学生的道德生活,塑造健康人格。  关键词:少数民族学生;语文素质;尊重个性;情感体验;道德生活;健康人格  长期以来,在内地初中班学生教育中,我们的一些语文教师中存在着很大的误区,认为这些来自南疆的少数民族学生普通话水平低,语言交流障碍,知识面窄、理解能力低,故而认为抓好语文基础知识教学,丰富语言积累,增加文化储备
区域一体化的快速发展趋势使得中国与东盟国家之间的联系日益密切,中国与东盟地区间的融合程度日渐加深。在此发展趋势之下,以安全为代表的区域公共产品的有效供给将为区域各成
期刊
班上较笨的人就是我    我多次到大学招聘,听到最典型的语言就是“某某去了哪个公司,他能去我为什么不能去;听说深圳工资高,到某某公司比留在西安多赚2000元;或者上海这个机会很不错嘛,可惜我女朋友不让去”,大家听了这些觉得很熟悉吧!我读大学的时候,我的同学出国非常疯,你考托福他也考。  有的人很聪明,但是也许是太聪明了,他们的选择没有一个始终不渝的方向感,缺乏一个内心的理想,每一次方向的变化和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