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良扩切术治疗陈旧性肛裂62例疗效观察

来源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51142923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13.20.22
  摘 要 目的:探讨改良扩切术(改良扩肛加开放内括约肌侧切术)治疗陈旧性肛裂的临床疗效。方法:对62例陈旧性肛裂患者运用该方法治疗。结果:62例患者全部治愈,愈合时间11~20天,随访0.5~1年,复发1例。结论:改良扩肛加开放内括约肌侧切术具有出血少、疼痛轻、感染少、复发率低。
  关键词 陈旧性肛裂 手术 临床疗效
  Abstract Objective:The objective of the study was to observe the therapeutic efficacy of the improved procedure of anus and anal canal dilatation plus open lateral incision of the inner sphincter(AD-OIIS) in the treatment of Chronic anal fissure.Methods:62 patients with Chronic anal fissure underwent this procedure.Results:all the patients were cured,the healing duration of time was 11~20 days.The recurrence was found in one case during the follow Up of 0.5~1 year.Conclusions:It is concluded that this procedure is of such advantages as less bleeding,less pain,less infection and lower recurrence.
  Key words Chronic anal fissure ;Operation;Clinical therapeutic efficacy.
  肛门疾病中,对于多发、常见的陈旧性肛裂,部分切断内括约肌是治疗陈旧性肛裂的基本手段。2010年以来,采用改良扩切术(改良扩肛加开放内括约肌侧切术)治疗陈旧性肛裂患者62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本组患者62例,男25例,女37例;年龄11~53岁,平均35岁;病程4个月~3年,平均1.57年。肛裂位于截石位6点位52例,12点位5例,6点位和12点位均有裂伤3例。并发肛乳头肥大19例,哨兵痔52例,6点位皮下瘘2例,瘢痕性肛管狭窄1例,患者均有周期性疼痛,伴排便困难5例,便秘8例。
  手术方法:采用改良扩肛加开放内括约肌侧切术。患者取右侧卧位,常规消毒铺巾,局部麻醉。指套涂以石蜡油,一手示指伸入肛内,环状压迫肛管四周,松驰括约肌。然后另一示指伸入,双示指同时向两侧反向渐施加压力,扩大肛裂创面,使肛内能容纳约3~4指,栉膜带裂开,显露括约肌间沟上基底部呈珠白色的纤维肌束(内括约肌),以蚊式血管钳在其深部潜行分离,将位于截石位5或7点位的内括约肌束下端部分轻轻挑出,切断远端部分内括约肌束,宽约1.0cm,不得<0.5cm,以剪刀将溃疡创面剪除。如有合并症如肥大肛乳头、隐性瘘或脓肿、裂痔、炎性肛窦等可一并处理,修剪创面边缘使之呈V形,以利于引流通畅。创面充分止血,查无活动性出血点,碘伏油纱条填塞,塔型敷料加压包扎,术后控制排便24~48小时。便后清洗创面,及时换药,每天换药1次,直至愈合,常规抗感染输液3天。
  结 果
  术后肛门周期性疼痛完全消失58例,明显好转3例,复发1例。无继发性感染、肛门失禁或部分失禁、血肿,创面愈合时间11~20天,一般7~14天,平均13天。术后随访0.5~1.0年,复发1例。
  讨 论
  陈旧性肛裂疼痛及不易愈合的主要原因在于内括约肌痉挛,肛管皮肤血液供应障碍。临床可靠的治疗方法为手术治疗,切断部分内括约肌,降低内括约肌张力,有效解除内括约肌痉挛是关键[1],恢复肛管皮肤血液供应。
  临床上治疗陈旧性肛裂手术有侧切术、肛裂切除术、纵切横缝术、扩肛术等,这些术式各有所长。侧切术(侧方内括约肌切断手术)分皮下法和开放法两种手术,均能较好降低内括约肌张力,切口小,恢复快,但皮下法手术不能一并切除哨兵痔及肥大肛乳头,还可能因引流不畅易形成血肿和感染。肛裂切除术能将感染创面一并切除,但不能使肛门内括约肌痉挛解除,具有较高的复发率。纵切横缝术创口恢复较快,但术后疼痛较重,便后缝线切割皮肤易致伤口裂开感染。扩肛术虽肛周组织被钝性牵拉,但不能拉断内括约肌,无法根本解决内括约肌痉挛,反而会损伤肛管局部血管淋巴组织,致其变性黏连肛管挛缩,致病情复发加重。
  应用改良扩肛加开放内括约肌侧切术治疗陈旧性肛裂,切口小,扩肛显露基底部内括约肌,挑出锐性切断,创口不深,引流通畅,易于创面愈合,又能一并切除哨兵痔、肥大肛乳头及肛窦炎性组织,术后疼痛轻。复发1例原因,考虑为手术时切断内括约肌宽度不够。
  参考文献
  1 陈小芬,苏鸿文.陈旧性肛裂两种手术方法的比较.福建中医药,2008,39(3):34-35.
其他文献
<正>胃癌是较常见的起源于上皮组织的胃恶性肿瘤,而胃间质瘤起源于胃间叶细胞组织,是具有潜在恶性倾向的肿瘤,按其肿瘤直径及核分裂象的不同可分为极低风险、低度风险、中度
统计分析了LZ20Mn2、20MnV6、20MnTiB等钢种钢水在钢包中停留时间(<135 min~>240 min),出钢温度(<1 640℃~>1 650℃),连铸平台钢水温度(<1 540℃~>1 580℃),钢中Mn含量(<0.5%~>1.
针对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中正射影像生产时常规人工检查工作的不足,探索了如何利用Python脚本快速进行影像质量检查,提高生产的自动化和准确性,为后续准确开展国土调查奠定基
目的:探讨丙泊酚在机械通气患者纤支镜吸痰中的临床效果。方法:2012年4月-2014年3月收治机械通气患者80例,随机分为A组和B组,每组40例,其中A组给予丙泊酚+芬太尼,B组给予芬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