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角血蜱若虫发育期20——羟基蜕皮酮含量变化与表皮发生的关系

来源 :昆虫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Sgr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用高效液相色谱和放射免疫分析对长角血蜱Haemaphysalis longicornis若虫发育期整体蜕皮激素(20-E)含量变化进行了测定,并用扫描电镜对其表皮结构及其发生进行了观察.20-E存在于若虫整个发育期,饥饿、吸血和饱血后前4天,激素水平低(0.71~1.30 ng/头);饱血后6天明显增加,此时皮层溶离开始,蜕皮间隙形成;饱血后7天继续增加;饱血后8天,20-E含量达到高峰(8.70 ng/头),此时若虫开始沉积新的上表皮;高峰后,20-E含量急剧下降,直到蜕皮前保持低水平,此期内沉积新的原表皮,旧表皮被部分吸收.上述结果显示出20-E含量急剧增加及其高峰分别与启动皮层溶离和新的上表皮沉积相吻合,20-E与新的原表皮沉积无关.
其他文献
河西山地绿洲荒漠区包括祁连山北坡中段森林草原区、张掖荒漠绿洲区和东大山森林草原区等3个地理地段,海拔在1 450~4 200 m之间.近50年气候的变化趋势是20世纪60年代冬冷夏热
用扫描电镜观察三例放疗后乳腺癌患者头发的表面微细结构变化,结果表明:放疗 前后变化明显。放疗前毛干呈圆柱形,毛干毛小皮细胞鳞片状排列呈波浪样,并与毛干 长轴大致垂直,与健康
针对福建省北部山区公路较为常见的岩石边坡风化严重、易塌落,砂性土夹石边坡冬季冰冻易剥落等边坡问题,采用高强钢丝挂网、挂网锚喷技术进行处理,可以取得良好的加固和防护
现阶段,伴着我国经济的持续繁荣和社会文明水平的不断提升,国民对生活居所周边环境的要求标准亦日趋严格,在大小城市的发展壮大进程中,即明显展露出市民对园林绿化及生态环境
社会经济的发展促使水资源的需求日渐增长。实施节约用水政策势在必行,成为缓解水资源紧张的重要策略。应对社会发展的需求,充分的认识水资源管理的问题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
本文,笔者将结合相关经验和研究,对“竹笋及食用菌循环利用技术集成示范推广”这个问题作出探索,并形成自己的见解,从而为竹笋及食用菌循环利用技术的推广提供一定的参考。
本研究采用聚丙烯酰胺凝胶垂直板型电泳法,分析了3种瘤背豆象属豆象:绿豆象Callosobruchus chinensis L.、灰豆象C.phaseoli(Gyllenhal、鹰嘴豆象C.analis(Fabricius)幼虫的酯
从果蝇基因组文库中分离和克隆了yellow基因上游调控区DNA. 应用重组DNA技术在体外构建了一种含yellow基因和调控元件的载体, 通过转基因技术将其整合入果蝇基因组中. 进而用FIP / FRT和Cre/LoxP双重位点特异性重组体系, 在基因组同一位置上完成两个重组反应, 获得两种yellow基因突变体, 即两种yellow等位基因. 等位基因的遗传学分析表明, 转录增强子直接调控yel
目的 研究DNA甲基化与衰老细胞中细胞周期负调控因子p16 MTS1/INK4a高表达的关系。 方法 应用甲基化敏感的DNA限制性内切酶与PCR相结合的方法 ,分析特定位点的甲基化状态
肺炎克氏杆菌(Klebsiella pneumonia, Kp)NifA中心结构域C3区的点突变型(Thr-290?Val)丧失了激活nif基因转录的功能, 说明这个Thr残基对NifA中心结构域的转录激活功能是关键的. 该点突变型蛋白被用于部分二倍体实验以检测NifA中心结构域的多聚功能. 实验结果表明, NifA中心结构域含有决定NifA蛋白单体间聚合的聚合决定子. 通过构建NifA蛋白的一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