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Bourdelle

来源 :中国美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sq2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西文所见安托万·布德尔(Emile-Antoine Bourdelle,1861—1929)研究出版物主要集中于法语、德语、意大利语、英语世界,其中以法语最盛。在海德堡大学图书馆中,研究布德尔的著作藏量就相当宏富,大约有70余种之多,这囊括了专门研究布德尔的专著,也包含了部分涉及布德尔的研究成果。作为活跃于20世纪早期法国美术界的重要雕塑家,布德尔的艺术人生极其立体,加之其本人善于记录自己工作与生活中的点滴,这使得后世对于他本人的研究更趋于细化,避免了陷入对于艺术家其人及作品过度解读的陷阱。
  目前关于布德尔研究系统性的整理来自约内尔·日亚努(Ionel Jianou)和米歇尔·迪菲(Michel Dufet)的《布德尔》(Bourdelle)。该书是对1965年之前布德尔研究的全面综述,书的内容分为三个板块,第一板块为:西文世界关于布氏的出版物汇总,其中包括:有关布德尔的书籍、布德尔本人撰写的文章及图书、与布德尔相关的插图书籍、艺术史及学术研究中有关布德尔的讨论等;第二板块为:布德尔雕塑作品年表,此年表梳理了从1875年直至1929年布德尔生平所创作的雕塑730件;第三板块为:布德尔雕塑作品图录。该书为布德尔研究奠定了基础,不过可以清楚地看到,20世纪的布德尔研究仍然局限于将布氏定义为雕塑家这个框架下进行讨论。随着学术研究的不断推进,布德尔研究的视域也有所延伸。今日所见西文布德尔研究可以约略归为五大类:一、布德尔传记、档案及生平记述;二、布德尔雕塑作品图录;三、布德尔通信对谈录;四、布德尔素描、速写图录;五、布德尔照片集成。
  一、传记、档案及生平记述
  《作品的记忆:布德尔档案》(La mémoire a· l’·uvre : les archives Antoine Bourdelle)[1],该书收录了布德尔的写作内容,包括理论文章、散文、诗歌、个人笔记、大茅屋画室授课讲义等,涉及了他的委托工程、手稿、复制照片、通信等,揭示并印证了他和同时代艺术家及作家的人际关系脉络。
  与此书同为一个系列的档案书籍另有五本。
  《在路上:旅行笔记与交往(1901—1927)》(Chemin faisant, Notes et relations de voyages (1901—1927))[2],布德尔喜欢在旅行的时候做笔记,他会不停地将自己的感受记录下来,慢条斯理地写下旅行中的真实感受。书中记录了布德尔从比利时直到法国南部乡间的漫游足迹,还有他在欧洲各地参观博物馆的感受。他的妻子及女儿罗迪娅(Rhodia)在旅途中陪伴他。
  《大茅屋艺术学院课程》(一、二)[Cours et Lec·ons a· l’Académie de la Grande Chaumie·re, Tome 1/ Cours (1909—1910) ; Tome 2/ Lec·ons (1909—1922)][3],众所周知,布德尔在1909—1929年间,执教于大茅屋画室,他将自己的艺术造诣与激情投注在了对于青年艺术家绘画及雕塑的教学之上,此书也是布德尔内心的真实写照。该书分为两卷,第一卷为1909年至1910年的课程体系;第二卷为 1909年至1922年每节课的具体内容。
  《布德尔与我的人生》(Ma vie avec Bourdelle)[4],这是布德尔的妻子在年近八十岁时撰写的回忆录,她用最生活化的语言描绘了她与布德尔之间的逸闻趣事,包括与布德尔一起在其工作室共度的时光,还提到了布德尔与卡米耶·克洛岱尔(Camille Claudel)、伊莎多拉·邓肯(Isadora Duncan)、阿纳托尔·弗朗斯(Anatole France)、阿里斯蒂德·马约尔(Aristide Maillol)、奥古斯特·罗丹(Auguste Rodin)、萨卡·圭特瑞(Sacha Guitry)、亨利·柏格森(Henri Bergson)、安德烈·苏亚雷斯(André Suarès)、埃米勒·维尔哈伦(Emile Verhaeren)、保尔·瓦莱里(Paul Valéry)、安布鲁瓦兹·沃拉尔(Ambroise Vollard)等人的亲密关系。
  此外,还有出版物《永恒的画室:散文与诗》(L’atelier perpétuel : proses
其他文献
摘要:介绍了一种采用Web技术的Matlab网络考试系统的设计研究,描述了系统的功能特点与组成结构,阐述了系统的设计方案、使用方法以及所采用的开发工具和相关技术。  关键词:网络 考试 Matlab Web  中图分类号: TP39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002-2422(2008)01-0021-02    1 系统概述    1.1安全性  网络考试系统采用Web技术实现。它
中国的美术考古,根植于科学的田野考古发掘。对中国田野考古的历史回顾,总会引致许多令人痛苦的往事,我们的叙述还得从20世纪初开始。  当人类历史刚迈进20世纪,古老中国西北边陲的一次偶然的发现,轰动了中国文化界,在甘肃敦煌莫高窟第16窟长甬道北壁一个被封闭的小窟(后来习称“藏经洞”)中,发现了大量古代写本、绘画和其他文物。可惜没落的封建统治者不懂得也无力保护民族文物瑰宝,敦煌藏经洞的宝藏立即吸引了外
2012年3月24日,由重庆市委外宣办,人民美术出版社、重庆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四川美术学院、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主办,华龙网承办的“中国当代名家·吴传麟遗作展”在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开幕。  吴传麟祖籍山东淄川,1939年12月12日生于周村(属淄博市),2007年12月2日逝世。他1960年毕业于山东省实验中学,1966年毕业于中央工艺美术学院。生前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工
2019年12月23—26日,全国中学生五项学科竞赛管理工作会在北京中国科技会堂召开。中国科协青少年科技中心副主任钱岩、张振威,教育部基础教育司有关负责同志,中国数学会、中国物理学会、中国化学会、中国动物学会、中国植物学会、中国计算机学会的有关领导和负责同志,以及来自全国29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科协青少年科技教育工作機构的分管领导和项目负责同志参加了会议。  会议期间,张振威作了全国中学生五项学科
Part One 听力部分 (20分)    Ⅰ.听录音,选出你所听到的单词或词组。读一遍。(每小题1分,共5分)  ()1. A. Afternoon B. MorningC. Evening  ()2. A. First B. Family C. Full  ()3. A. That B. That’s C. This  ()4. A. Tom B. Tim C. Tony  ()5. A.
【重点单词点将台】  1. visit v. 参观;访问  visit后可接人或地点名词,接人时意为“拜访某人”,接地点时意为“参观某地”。例如:  He will soon visit Hong Kong. 他不久将去香港。  We visited our friends in town. 我们去看望了城里的朋友。  2. stay v. 停留;逗留  stay是不及物动词,接地点名词时,名词前
问 kind of与a kind of只有一词之差,它们有什么区别?  答 kind of意为“有几分、有点儿”,在非正式英语中(尤其是在美式英语中)常常用作副词,用来缓和说话的语气,多用于修饰形容词。例如:  I’m kind of tired. 我有点儿累了。  a kind of意为“某种、一种”,在非正式用语中表示不确切的事情。  问 go to bed与sleep都有“睡觉”的意思,它们
展览时间:2014.03.29 至06.30  展览地点:上海龙美术馆  当代艺术即“今”之艺术,但“今”之艺术如何与“古”之艺术、与历史构成对话,构成延伸与超越的关系,这成为西岸馆开馆大展及作品空间陈列安排的切入点。西岸馆开馆大展的出发点则是“开今”而“借古”,意是站在当下,在不断创造、开拓、实验的同时,把历史作为参照、对话、挑战和超越的对象。展览试图透过其中的對比性结构关系进行一种“史”的表述
2014年1月13日至3月5日,“透器·透气——2014杭州国际当代玻璃艺术展”在杭州南山路中国美术学院美术馆举行。来自于澳大利亚、美国、德国、法国、英国、中国等国内外近30位著名艺术家,用他们的经典之作为我们打开玻璃艺术的想象之门。  本次展览的发起人许江指出,“玻璃”一词,古称“流离”、“颇黎”。中国文字,从象形表意中生发形意。气态从气,流体从水,固形或木或土或金,俱有归属。玻璃从玉,正可见中
文章编号: 2095-2163(2018)03-0220-05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志码: A  摘要: 关键词: (State Grid Penglai Power Supply Company, Shandong Penglai 265600, China)  Abstract: Ethernet powered PoE technology provides a way to direct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