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酒

来源 :故事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aoerw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赣榆老街是鲁东南的商贸重镇,镇上有个老规矩:每逢正月初五,那些有头有脸的阔商大户,譬如钱庄的乔东家、布庄的曹东家、酒行的吴东家,还有老街的首富海爷,就会到“天外楼”酒楼吃一顿“财神饭”,聊聊这一年的生意。
  天外楼原是一个江南富商的宅子,后来被改成酒楼。这年正月初五,天外楼上已过未时,东家们仍旧没有离开的意思,大都喝得东倒西歪的。这时,钱庄乔东家硬着舌头说:“不如这样吧,能喝的自己喝,不能喝的找人代,代完就以信物为证。都说咱生意人门路宽、人脉广,咱今天也比比,看谁找的代酒人来头大!”
  乔东家说的“代酒”,其实无非就是显摆一下谁家财大气粗。乔东家话音未落,就有人拍手附和,唯有老街的首富海爷没有表态,乔东家问海爷意下如何,海爷笑笑,却也没反对。于是,东家们纷纷喊来管家、仆人,耳语一番。紧接着,一干人等用器皿盛好酒水,“咚咚咚”跑下楼,而后上车的上车,上马的上马,各奔西东。
  一炷香的工夫,布庄曹东家就有信了。曹东家的下人带来一双小绣花鞋,做工精致,用料讲究,鞋非常小,托在手上,只有半个手掌大,上面还散发着一股异香。左鞋上绣着一个“琴”字,右鞋上绣着一个“香”字,合在一起,就是“琴香”,见到这个名字,在座的各位东家都深深地吸了一口凉气!
  琴香,她是鲁东南第一名妓,坊间传说她脚小不足三寸。这琴香,傲气得很,鲁东南有句话,叫“白银千两不卷帘”,说的就是她!这话的意思是:任你拿着一千两银子在她面前,她都不一定让你进屋!这难道真的是琴香的鞋?东家们纷纷凑上前去,细细察看,只见那双精致的小绣花鞋上,各绣着一枝梅花,因为琴香姓“梅”。不用问,这鞋从花样、气味、文字和大小式样来看,确实是琴香的!
  东家们并不知道,曹东家为了讨琴香的欢心,可没少花功夫!原来,赣榆老街往东十里是海边,那里出产一种沙光鱼,这鱼正月味道极是鲜美,鱼汤状似牛奶,入口黏滑。琴香酷爱沙光鱼汤,每年正月都不惜重金派人到老街买沙光鱼、喝沙光鱼汤。曹东家得知之后,为讨琴香欢心,专门买来良车快马,每日在海边守候。车内有厨娘数名,炊具齐全,只等渔民抓到又大又肥的沙光鱼,送到车内,车立马掉头,厨娘就在车里杀鱼、煮鱼,等车停在琴香楼前时,鱼也刚刚做好,这娘儿们吃的就是这个新鲜!
  到了这个时候,各位东家纷纷赞叹:不得了,竟然能请得动琴香屈驾代酒,曹东家果然身手不凡!
  正当曹东家扬扬得意时,楼下一阵喧哗,又是一拨人马到了。很快,只见一个管家模样的人向酒行吴东家招了招手,吴东家走了过去,从那人手里接过了一个物件。
  一会儿,吴东家不紧不慢地走到曹东家身旁,若无其事地把那物件递给了曹东家。这是什么呢?原来是一把老旧的梳子,梳子做工普通,可曹东家接过梳子一看,脸“刷”地绿了!这把梳子,不是别人的,正是曹东家老婆的,这一点,曹东家比谁都熟悉。那婆娘,号称老街第一悍妇,发起疯来,见盆踢盆,见罐砸罐,鸡见飞墙,狗见夺路。吴东家竟能堂而皇之地让她代酒,可谓大有能耐,大有文章,其中的奥妙说不清、道不明!吴东家一脸狡黠,笑而不语,曹东家眼睛斜着他,酒醒了一大半,不知这里头究竟发生了什么事,当着众人的面,曹东家也不敢问。
  过了一会儿,楼下又是一阵喧哗,乔东家站在楼梯口,见他家下人竟然将酒原封不动地带了回来,气得“啪”地摔了酒杯。下人哭丧着脸禀告乔东家,代酒的人说身体不适,恕难从命。其他东家听罢,哄堂大笑。
  乔东家憋红了脸,大吼道:“他不适?他不适就让我当众出丑?快把酒拿来,今儿个他就是把头缩到龟壳里,我也要把他的嘴撬开!”说罢,乔东家让下人端着酒杯,气势汹汹地下楼去了。
  东家们窃窃私语,都在揣测:乔东家让谁代酒呢?
  大约一袋烟的工夫,乔东家一脸得意地回来了,他将一根木棍往桌上一甩,说:“来来来,自个儿瞧瞧!”嘿,这哪是木棍啊,这分明是衙门前击鼓鸣冤用的鼓槌!
  在场的人心知肚明,乔东家找来代酒的那个人,正是县令大人!
  有人问乔东家:“喝了?”
  “没喝,”乔东家板着脸说,“不过我直接泼到他衣服上了!”乔东家说罢,“哈哈”大笑起来。
  众人惊叹不已,乔东家家族势力大,朝廷里头都有亲戚,区区一个县令,他压根儿不放在眼里。
  玩了一圈,东家们发现,唯有坐在一角的海爷不见动静。乔东家“哼”地一笑,说:“看来海爷请的人有点远。”海爷不言语,这时,海爷的仆人上来了,隔着人群,对着东家点了点头。
  海爷缓缓起身,走到窗前,下人抢先几步,将窗户推开,一阵寒风夹着几片雪花,从海爷面前飘然而过。东家们靠近窗户往下一看,顿时大吃一惊,只见楼底下,黑压压的全是人,每个人都捧着各式各样的碗,甚至还有骑在父母头上的孩子,手里也端着黑乎乎的碗。看到海爷,他们一齐将碗举过头顶。
  海爷举起杯子,目光环视一周,随后和百姓一道,一饮而尽。
  原来,街上的百姓们听说了天外楼里富商们请人代酒的事儿。海爷素来乐善好施、急人所难,不少人都受过海爷的恩惠,有的还是救命之恩。
  大伙儿听罢,都争着要为海爷代酒,可酒只有一杯,后来大伙儿就想了个主意,把那一杯酒全倒进老街的东井里,随后从井里舀一勺“酒水”,转身来到天外楼,也不顾天寒地冻,纷纷站在天外楼下等着给海爷代酒。
  楼上的東家们看罢,纷纷闭嘴不语,久久地沉思着……
  (发稿编辑:姚自豪)
其他文献
小刘有一辆面包车,挺久没开了,挡风玻璃上积了厚厚一层灰。这天小刘要开车,可又懒得洗车,就擦干净了一小块挡风玻璃,勉强能看见前面的路。  小刘刚上路没走多远,就被交警攔下来了。交警问他:“大哥,你以前是开坦克的吧?”
青山乡有个大名鼎鼎的“唢呐王”,名叫韩老海。他技艺超群,在青山乡举办的唢呐大赛中,已蝉联好几届冠军,风光无限。  今年的唢呐大赛开始后,韩老海再次毫无悬念地杀入决赛,可当评委亮出最终分数时,意外出现了:场上出现了两个最高分,一个是韩老海,另一个则是个年轻人,叫林宝贵。评委经过合议,决定暂时中止比赛,等到后天再次决赛。    韩老海回到家,心情有点郁闷,想不到会跟一个年轻人打了平手,看样子属于自个儿
堂堂大企业,颇费周章地寻一位做大锅饭的高手,只为求一份烧鸡蛋汤的攻略……奇怪的招聘  高原食品有限公司是一家有军工背景的大企业,最近公司发布了一条奇怪的招聘信息:高薪求聘一位能做鸡蛋汤的大厨。  这可真是小题大做了,蛋汤谁不会?水一开倒入蛋液,撒把葱花,点上香油,完工!这几天,从家庭煮妇到高级大厨,应聘者多如过江之鲫,却都铩羽而归。因为人家有要求:一口行军大锅内,只准打两个鸡蛋,做成的蛋汤必须色香
百年的期待,百年的梦想,百年的辉煌!  引力波是广义相对论的预言产物。1916年愛因斯坦首次推导出引力波的波动方程,认为时空是可以弯曲的,有质量的物体在其中运动,就会产生引力波。这好比石头丢进水里会产生波纹,被形象地称为“时空的涟漪”。然而,一百多年来,引力波却“神龙见首不见尾”,“只闻楼梯响,不见人下来”,神秘莫测,一波三折。一批批一代代科学家却在默默地、苦苦地、持之以恒地努力追寻,可谓“为伊消
有个小伙子姓王,今年二十岁,长得一表人才,而且能写会画,多才多艺,可惜是个哑巴。他家里好不容易托人给他在文化局找了份工作,平时就打扫打扫卫生,干点杂活。  这天,局长开车来上班,停好车后,正要打开车门下车,忽然传来了一声高喊。局长吓了一大跳,正不明所以,忽然一样东西擦着车门重重砸在了地上!  等局长下车一看,顿时惊出一身冷汗,原来是楼顶的摄像头砸了下来,摔得粉碎。此时,秘书已带着大伙围拢过来,局长
最近,老王要打一套家具,邻居阿德刚好是个木匠,手艺很好,他便找上門去。很快,双方谈好了工钱。  这天,阿德正在老王家干活,老王的小姨子来串门。老王将小姨子拉到一旁,小声说:“你都离婚一年多了,这阿德人不错,要不我给你俩撮合撮合?”小姨子脸一红,算是默许了。于是,老王又过去小声问阿德,愿不愿意和他的小姨子交往试试看,做他的连襟。阿德乐呵呵地同意了。  当天的饭桌上,老王把这事挑明了,两人对望一眼,都
唐明皇李隆基是个音乐迷,他不但爱听,还能自己创作,不过他有个怪癖,新作出来的曲子,要等到自个儿听腻味了,才准许传播出去,谁要是破坏了规矩,提前传出去,他可是要狠狠治罪的。    这一年上元节的前一天,月上柳梢,银光四泻,唐明皇携着杨贵妃登上宫楼,一边欣赏圆月,一边看着杨贵妃,禁不住笑出声来。杨贵妃一看,嗔怪道:“皇上,你看得我都不好意思了。”  唐明皇不由得哈哈大笑,说:“人们常说,楼上观山,城头
张彪是个游手好闲的小混混,经常干一些顺手牵羊的事,邻居们都躲着防着他。  这一天,李大爷从银行取了五千元钱放进包里,心里想着事,顺手把包压在自行车后座上,就骑车回家了,到家发现包没了!  李大爷仔细回忆,应该是在小区的路上颠掉的,于是他就在小区那条路上来回寻找,见人就问,可就是没人知道。直到天擦黑,邻居王奶奶才悄悄过来,把李大爷拉到她家,告诉他,她亲眼看见是张彪捡的包。  李大爷马上找到张彪向他要
2016年6月2日,北京女子严芳悲怆地来到西郊儿子的墓地,将30封锥心刺骨的忏悔信,逐一点燃寄往天堂:“小戈,是妈妈逼杀了你啊!如果时光可以倒流,我一定做个自重自爱、有尊严的妈妈。再过几十年,妈妈去天堂向你当面忏悔,求你给妈妈留一条门缝儿……”严芳曾是一位海外陪读妈妈,儿子在加拿大留学。她为何如此痛心地向儿子忏悔?这对母子在异国他乡,有着怎样的亲情撕裂?严芳因何种原因,一步步将青涩儿子逼迫致死?近
最近看到两则故事,有些巧合,都和孩子有关,都和取名有关。  有个七岁的小女孩,她很孤独。爸爸偶尔会带她去野外钓鱼,女孩每次都期盼爸爸能带她探险,但爸爸总是聚精会神地盯住钓鱼线,不和她说话,于是女孩只好自己玩。她偷偷从装鱼饵的盒子里掏出一条蚯蚓,让它在手上爬,痒痒的,接着,她又掏出好几条,看着这些蚯蚓在一起扭动,女孩很开心,觉得热闹极了。  她给每一条蚯蚓都取了名字,还说要保护它们。忽然间,爸爸把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