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不在远方,在生活的尘埃里

来源 :当代工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ANJIAN66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又一批钢琴从日本漂洋而来,包着纸板,从车厢卸下,推进辽宁营口市的这处翻新车间。阳光穿过玻璃,照到工人的脸上,一个个戴着厚重口罩。油漆工董宇握着砂纸,来回研磨一块琴板,四周全是扬起的细尘,看起来就像光线在颤动。
  机械的轰鸣声、工具的撞击声、调音时单个琴键尖锐地鸣叫,彼此交汇,直到中午,一切才安静下来。43岁的董宇摘下手套,露出一双大手,拇指和食指裂痕斑斑,浸染着蓝黑色的油彩。吃完饭,他来到钢琴前,准时开始弹琴。
  没有舞台,没有灯光,仅有的听众是一旁打牌的工友,激动时他们踮起脚,用力把牌甩桌上,吼叫声回荡在车间。这不影响董宇的兴致,一边弹琴,身子一边跟着节奏晃动。
  眼前的一切都不太相称。只在大剧院得以一见的演奏级钢琴,即使二手也價值数十万,弹奏者却灰头土脸,一身覆着尘埃的厚重棉袄,短而粗壮的手指敲击在琴键上,脚下那双卡其黄靴子,已经褪成黑色。
  前段时间,董宇弹琴的视频被人传上网,上了热搜。有人觉得他肯定受过良好教育,如今家道中落,是个有故事的人,还有人干脆觉得他是钢琴老师乔装,来博眼球。
  董宇从不解释,唯一的回应是拍了几段带上工友的弹琴视频。
  午休结束,机械轰鸣声再次充满车间。他重新戴好手套,提上口罩,给钢琴打磨、补漆、抛光,手伸进全是冰碴儿的水桶……工钱按件结算,一个月能挣五六千元。
  钢琴厂的油漆活儿极耗体力,400多斤重的立式钢琴,一个人沿着轨道推入抛光机器,拆下琴板,独自举着,来回在机器上推拉。相比起来,忍受呛人的油漆味,已算是件容易的事。“就是拿命在换钱。”董宇说。
  董宇干过很多活儿,都没现在这份苦,没办法,房贷、孩子念书,生活中层层叠叠的压力,他只能拼尽全力。也不是没有别的生计,比如送外卖,同样能挣这个钱,但对钢琴,他还是有份特殊的感情。
  1996年,19岁的董宇技校毕业进入东北钢琴厂——当时的明星国企,东北唯一的钢琴厂。作为当时中国四大钢琴厂之一,东北钢琴厂迎来过多位国家领导人视察,每次一定到访董宇所在车间,这里生产全厂主打的“诺的斯卡”牌钢琴。
  10年里,他学会了油漆,也学会了弹琴。他还记得第一次进车间的震撼,水磨石地面,黄油漆画出通道,两旁整齐列放上百架钢琴,黑的、红的,锃光瓦亮,透出人影。
  这也是管理最严格的车间。每天早上8点,各班组准时开早会,工作时不许争吵,不许打架,地面上有颗螺丝钉都要罚款。
  流水装配线上,油漆是最后的工序,其间需要把钢琴推进小房间调音。工作之余,一些调音师傅也会弹上一段,董宇没事就爱看他们弹琴。
  他从调音师傅那学到了“基本知识”,两个黑键前面的白键,是“哆”,钢琴底部3个踏板,最右边的延时踏板得踩着,不然声音不连贯。
  但具体弹奏全得靠自己摸索。他不识谱,凭着对音准的感觉,一个个找键位;他不懂指法,开始手指总划不过来,像鸭蹼一样滑稽地错开,一点点才捋顺。
  就这么今天学两个音,明天学两个,过了两个月,他弹下了一首《上海滩》。
  比董宇晚两年进车间的姜家东回忆,年轻人看到钢琴,都会忍不住抚摸,试着弹几下,可是能坚持下来的寥寥无几。
  董宇不觉得这需要坚持,他就是喜欢这个。
  中学时代,他就迷上了听歌。每天放学回家第一件事即打开燕舞牌收音机,塞上耳机。那段父母无休止争吵的岁月,音乐成了生活的避难所。
  除了音乐,他别无爱好。酒精过敏,所以滴酒不沾。也不喜欢打牌,逢年过节偶尔上桌,算计手里的牌总让他心跳加快,感到紧张和不适。他更没有恋爱的心思,因为家里条件不好,自己个子又不高,看到漂亮姑娘,从没起过交往的念头。
  在钢琴厂,12点午休铃声一响,工人开始吃饭,然后打牌的打牌,下棋的下棋,只有董宇一个人钻进调音房弹琴。
  夏天,弹琴会吵到楼上坐办公室的干部午睡,他们从窗户探出脑袋,声音尖锐而愤怒,“别弹了,闹心。”董宇就换一个车间,继续练琴。
  傍晚5点下班,他也不回家,默默弹一两个小时,那是属于自己的音乐时光。回家路上他哼着歌,梦里也在给钢琴上漆。
  一年后,初中同学聚会,正好同学家里有台幸福牌钢琴,等人的间隙,他露了一手,弹了段《上海滩》。
  所有人都惊呆了,睁大眼觉得不可思议。董宇感受到前所未有的成就感,抻长脖子,不到一米七的个头儿,好像瞬间长成了一米八几。
  “说到钢琴,两眼都会放光。”妻子王萍回忆刚认识时董宇的状态。那时候董宇就感慨,要有一台自己的钢琴就好了。2007年结婚时,董宇存折里只有3000元钱,没有彩礼,办婚礼、付新房首付全靠借,丈母娘还贴补了1.5万元的装修款。
  结婚时,东北钢琴厂已被美国公司收购,董宇下了岗,工作服、手套、口罩都不能带走,统统原样保留在更衣室。他去人才市场,挑了一份工资最高的工作:顺丰快递。
  快递也是份苦差事。冬天,厚重的积雪没过腿肚子,棉裤湿漉漉地滴水,衣服结上一层薄冰,摸起来都是硬的。
  偶尔他能看到钢琴——富丽堂皇的国际酒店,自己车间生产的"诺的斯卡"牌钢琴,由栏杆围着,摆放在大厅。送完东西,他总会在栏杆前停留三五分钟。很想上去弹,但始终不敢,怕被嫌弃身份和水平,“近在咫尺,又感觉很遥远。”
  在董宇的人生里,东北钢琴厂始终占据重要位置。最近10年,他遭受了命运两次致命打击——父亲咳出了血,确诊肺癌晚期,住院第三十天去世;7年后,母亲突发心梗,住院第十六天去世。
  最艰难时,他格外想念那段时光。
  从结婚那天起,董宇没休息过一天。生活就像磨盘,永不停歇地转动。
  母亲去世那年,董宇在给橱柜刷油漆。年底橱柜店关门,他开始兼职送快递。过年快递停业,他就帮忙开出租。正月十四,开完最后一班车,第二天上班,接着刷橱柜。   王萍觉得丈夫太辛苦,不能再这样下去。一天,她以近乎命令的口吻对深夜回家的董宇说:“你明天早上七八点再起。”
  “好,知道了,睡吧。”董宇说。
  第二天,凌晨4点,闹钟响了,董宇翻身起床,王萍一把拽住他,可董宇一句话又把她打发了:“有客人订了车,必须得去。”
  董宇最常说的是“你知道不”,接着传递自己不容置疑的陈述和观点。他相信自己看透人生很多真相,最重要的一条是,人生十有八九是痛苦的,即使生活沉重,也得勇敢面对,这与他最喜欢的歌《把悲傷留给自己》无比呼应。
  作为仅有的爱好,音乐在董宇的生活中,打开了一条裂痕。只有听歌时,他才感到放松、自在,有人说音乐有治愈效果,他觉得真是这样。
  给橱柜刷漆时,他塞着耳机听着歌;跑出租车时,车里一直放着歌,客人要是打电话,会调低音量但不会关闭。晚上收车到楼下,摇下车窗,点上一根烟,思绪总是飘回东北钢琴厂和那段无忧无虑的时光。
  直到2018年,董宇才再次碰到钢琴。因为环保严查,橱柜业江河日下,正巧碰到老同事,介绍他到东艺钢琴厂重操旧业。
  老板就是姜家东,董宇曾经的小师弟。某种程度上,他和董宇是一样的人,迷恋钢琴,能从几百台琴中迅速找到客户要的型号。姜家东羡慕董宇会弹琴,如今他还想着学,可生意太忙了。
  董宇之前,这家二手钢琴厂已有3位油漆工,都是董宇的技校同学,曾经的同事,其中一位还是当年干活儿紧挨着的铁哥们儿……钢琴用漆考究,技艺的掌握还是其次,光是埋汰的工作环境,就没有年轻人愿意忍受。
  回钢琴厂上班的第一天,董宇第一件事是弹琴,他以为自己会忘记,没想到当手摸到键盘,还能弹下完整的曲子。弹的还是那首《上海滩》。相比国产琴、韩国琴,日本琴音质更纯,不亮也不绵。和之前一样,董宇最喜欢两手交替琶音动作,这也是歌曲的高潮,弹着弹着,大脑一片区域好像亮了起来,东北钢琴厂的日子像电影般一幕幕闪过。
  弹完,领了手套、口罩,开始干活儿。
  王萍记得,以前不怎么说工作的丈夫,那天回家却热烈谈论着工人间历久弥新的情谊。女儿也发现了,说爸爸今天特别高兴。
  走红是偶然。半年前,运货司机悄悄拍了一段董宇弹琴的视频,发到网上得了不少点击量。之后,老板的亲属注册账号给董宇拍视频,很快得到媒体注意,接着就是上热搜,更多的采访。
  意外的走红并没有给董宇的生活带来任何改变,甚至还影响了工作效率——采访多的那个月只开了4000元。
  现在,每当有记者加微信,他都会第一时间推给赋闲在家的表弟。生于1990年的表弟觉得关注度背后可能蕴含机会,便在快手、抖音注册了账号,每天中午拍一段上传。“说不定可以作为草根艺人登上春晚。”他盘算着。
  董宇从没想过上春晚,他觉得自己的水平实在微不足道。如果钢琴技艺有100层大楼,他就在最底层。因为不通指法,他弹不到黑键,总是以旁边的白键替代,左手配的和弦也是简单的一类。他能弹上百首歌,都是流行音乐,高深的古典乐他听不明白。
  他甚至没法教女儿弹琴。去年暑假,在女儿提了很多次后,他终于决定送女儿去学钢琴,一周一次,一个半小时,400元学费。开支实在太大,上了两个月,课程就被迫停了。他想过带女儿去厂里练琴,可那实在太埋汰。买琴的梦想也一直搁置着,家里需要花钱的地方实在太多,钢琴的次序是排在最后的。
  最近,董宇录了一首《最浪漫的事》,源于一位卧病在床的女孩私信想听这首歌,他很乐意满足这样的要求。看到有网友说,不爱弹琴的孩子看了他的视频,乖乖弹琴了,他觉得就足够了。
  回到自己的人生,生活还是那么沉重。哥哥做生意赔了钱,董宇正在售卖自己的房子帮他还债。
  这两年董宇疲惫了很多,容易犯困,偶尔会感慨琴板太重,快抬不动了,以前他从不喊苦喊累。不过好在最近因为拍视频快乐很多,生活也不全都是灰色的。
  要是不加班,7点吃完饭,董宇就躺进被窝,塞上耳机开始听歌,没一会儿就睡着了。夜深了,王萍关掉灯,知道丈夫睡着了,借着窗外微弱的灯光,轻轻拿下他的耳机。
其他文献
曹序 心理咨询师rn麦田你好!你的经历让我想到了前段时间,一直被网友热议的一个话题:幽灵式社交(社交ghosting).在英语中,ghosting本意指幽灵,但在2016年,牛津词典对它有了新
期刊
皇帝的心愿rn1534年,明世宗嘉靖皇帝基本完成了天、地坛的改造工程.他先将在嘉靖十年就已完工的圜丘坛更名为“天坛”,又将方泽坛更名为“地坛”,这是天坛和地坛的名称第一次
期刊
主持人  15年前,也就是2005年第二期的《当代工人》杂志,《有话直说》专栏唠过这个话题,梳理时间留给普通人的真实感受。4位被访者畅所欲言,各自表达了对时间与人生的深刻认识。15年后的今天,本专栏回访这4人,3位再次畅言,当年75岁的周阿姨,已经离世了。  家人好我就好  伍先生 35岁 媒体人  【诉说】15年前我的故事在贵刊发表后,还被《读者》杂志转载了。我说自己是“熬着过青春”,道出对时光
期刊
锃亮的黑瓦rn在辽南这疙瘩,老早就有瓦匠.这里说的瓦匠,不仅仅是会砌墙垒房子的工匠,而是捋瓦师傅.我所在的屯子里有一处瓦窑,烟囱老高老高,直冲云霄,长年累月冒黑烟,烧窑的
期刊
为了适应当前社会的发展,普通高校成人教育应大力进行改革。首先,建立体现“宽专业、多方向、大类招生、大类培养”的新的培养模式;其次,还应改革教学管理体制,作为传统教育
老夫少妻rn我和妻子刚搬到装修好的新房子没几天,隔壁2002房间也开始装修了,每天下班后听着装修所产生的各种噪音,十分烦躁.rn有一天周末,我们刚吃完早饭,隔壁的各种声响又开
期刊
春天姗姗来迟rn刘琳至今都记得1995年的那个冬天,刚拍完戏的她与黄磊,裹着破旧的军大衣,走入香格里拉大饭店.rn由于穿着朴素,没有人主动上来招呼他们,刘琳说:“感觉大家都是
期刊
当前青年知识分子价值观的主流是健康向上的,但同时,在价值取向上向多元化发展,价值判断标准多样化,价值认知与价值行为分离.价值观发展趋势既具有不确定性,也具有一定的可塑
为全面了解教学情况,保证毕业生质量,缩短毕业生的上岗适应期,同时也为我省进一步办好五年制专科班提供理论上的依据和实践上的指导,教育主管部门决定对五年制应届毕业生进行
教育的基本概念是教育理论的核心问题.教育基本概念的创新可以促进教育理论的创新,可以从泛化的概念、广义的概念、狭义的概念、专业的概念四个角度进行教育基本概念的创新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