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中地理教学反思

来源 :东方青年·教师(上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u_m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地理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知识跨度很大又十分注重实际应用的学科。在几年的教学工作中,有得有失,感受颇多,在教学过程中,为了不断地提高地理教学水平,不断地完善自己,我常常进行教学反思,下面就我的几点反思和大家共同分享一下;
  地理是很注重实际联系的一门学科,但是实际教学中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不浓厚,期中的原因就是传统的教学在教学目标的设立和教学方法的处理上,主要突出教师的主导地位,学生只是被动的被灌输一些理论知识,学生感觉枯燥乏味的。针对这一现象,我所采取的措施是:在课前备课时要精心的准备教学,首先要认真细致的研究课本内容,争取做到用学生身边的事例来进入课堂,让学生带着疑问,带着自己的发现进入课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如:在学习人口迁移时,我先是让学生调查统计自己家庭成员是否发生了迁移,如发生了人口迁移,那么迁入地和迁出地是哪里,他们为什么要迁移,迁移后给迁入地和迁出地分别带来什么影响?课堂上学生可以带着这些内容进入学习,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增加课堂兴趣。
  随着教育的不断改革,我们会发现新课标下的教学内容和传统的教学内容也有所不同,新课标下的教学内容包括探索、学习指南、主要知识点、阅读内容和案例分析,在自己以往的教学中只是对主要知识点应用讲解,对其他版块用的非常少,这样一节课下来,自己感觉讲的口干舌燥,而学生们听的也是云里雾里的,根本达不到良好的课堂教学效果。针对这一问题,我所采取的措施:在课堂上我不一定每个板块都要用到,但是我会仔细研究研究教学内容,选择最合适的板块来推动课堂教学,增加课堂的趣味性。比如:在学习海水运动时,我们就可以用课本中探索实中模拟水循环的实验,通过这个既可以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又可以形象直观地理解水循环。为了进一步 推动课堂气氛,我在课堂上还采用小组合作方式,小组竞争方式,还有教师和学生竞争的方式,突出个性化的教学,满足学生的参与欲、表现欲、竞争感和成就感,通过对地理课堂教学的优化,提高地理课堂教学效率。
  对于课后针对性训练的反思,以往针对性训练批改完之后学生并不认真对待,觉得老师批改后就没事了,针对这一现象,我的措施是:建立错题本,要求学生把平时课后练习和考试中错误的习题进行整理,分析、归类而且要分析出出错原因,明确是答案失误,還是思维方式错误,只是错误或运算错误,这些都是错题本上要出现的内容。错题本不能简单的记录完了就没事了,教师还要定期检查,要求学生定时翻阅,同学之间也要进行互相借阅,互相检查。
  “学无止境”,“学海无涯”,随着教学工作时间的增长和时代的进步,我还需要不断地反思自己,不断充实自己,完善自己,这样才能使自己成为一名优秀的人民教师。
其他文献
有经验的班主任都会有这样的体会,当学生意识到班主任老师是真心的呵护他、关心他时,无论你是耐心的帮助,还是严肃的批评甚至是必要的斥责,学生都会乐意接受。这就是所谓“亲其师,信其道”。那如何做一个称职的班主任呢?  一.做一个有爱心的班主任  爱心是架起教师和学生之间沟通的桥梁。师德之魂在于“爱”,爱是师生交往中的粘合剂,作为班主任,要懂得热爱学生,因为爱生之心是教育的前提,是教育力量之所在。教师对学
[摘要]本文引用心理学原理和教育学理论,研究学生的心理,并结合高中英语新教材特点,针对传统教学的某些弊端,运用CAI改革课堂教学,提出了一些具体的做法。初步探索了CAI在高中英语课堂中的应用及可行性,总结出一套理论联系实际、可操作性较强的教学方法。  [关键词]计算机辅助教学、课堂教学、电化教学、整体教学、比较教学、课堂容量  进入二十一世纪,人类的科学技术得到了空前的发展,特别是计算机的应用与普
期刊
一、指导思想  以健康第一为宗旨,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促进自主创新学习。珍珠球课作为我校的校本教材,从今年起在二年级全面开展,作为一项传统的体育项目运动器材比较简单,场地的选择也不严格,具有广泛的群众性,适合在山区学校的开展。因此要面向全体学生,使每一位学生取得最大的收获。  二、教学目标  培养学生竞争与合作意识,增强他们的自信心,特别是对一些不好动的学生给予一定鼓励和带动,
摘 要:在学习中学生若有了浓厚的兴趣,就能提高學习的主动性,即乐于学;有了浓厚的兴趣能减轻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产生的疲劳,从而提高课堂效率。  关键词:高中生物 教学 学生兴趣 培养  只有学生对其所学的东西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便会迸发出惊人的学习热情,学习热情是一种魔力,它会创造出奇迹。由此可见, 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兴趣, 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挖掘学生的内在潜能。特别是初中生物的教学,课时少,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