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中小企业是推动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生力军之一,但中小企业的规模偏小,面临着做强做大的问题,这其中融资难一直是困扰的中小企业发展的主要障碍之一。本文旨在通过分析导致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内部外部原因,有针对性地提出解决融资难问题的对策,帮助中小企业做大做强。
关键词:外部融资 信用等级 风险资金
1 中国中小企业融资现状分析
从中小企业发展的生命周期看,不同阶段所需资金有不同的特点,因此需要从不同渠道筹措不同形式的资金。
1.1 创办阶段——需要产权(自有)资金即股金,一般来自个人投资者和风险资金,也需从商业银行以举债方式筹措少量资金。
1.2 投入经营阶段——主要从商业银行及其他渠道获得流动资金贷款。有时仍需要从个人投资者、风险资金和中小企业投资公司等方面增加产权资金。
1.3 增长发展阶段——外部融资为主体,主要从商业银行及各种中小企业投资公司、社区开发公司获得债务资金,也会从风险资金等多方面增加产权资金。
1.4 开始成熟阶段——主要以大公司参股、雇员认股、股票公开上市等方式以及从投资公司、商业银行筹集发展改造所需产权资金。
从统计数据来看(见下表),我国中小企业获得外部资金的渠道仍呈单一化趋势。目前中小企业主要依靠银行贷款,与初创时期相比变化大小,都占到中小企业获取外部资金渠道的70%以上。
这也侧面说明,国内中小企业融资财务体系尚不完善,一方面,为中小企业提供资金的渠道较少,另一方面,国内尚无完善的中小企业信用评价体系,使得中小企业很难获得资金。
2 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原因分析
2.1 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外部原因
2.1.1 银行等金融机构信贷政策的影响 我国目前的经济、金融政策,主要还是依据所有制类型、规格大小和行业特征而制定的,因此,大部分社会资源都通过政府的“有形之手”流向了大企业。目前我国还未形成完整的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的金融政策体系,致使中小企业的融资和贷款受到了束缚和影响。
2.1.2 缺乏专门为中小企业服务的非国有中小商业银行 金融市场有效性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解决创业者融资渠道的效率问题;二是融资成本公司的可接受性。根据我国中小企业的特点,发展非国有中小银行以支持中小企业融资将是有效率的。
2.1.3 缺乏必不可少的担保机构 从社会中介的担保功能发挥情况来看,存在较大的局限性。担保机构本身的运作机制存在一些问题,即制约了资金的扩充,使民间社会资本无法进入,有时这一市场化的产物在行政管理的方式下运行不畅。
2.1.4 金融机构成本高 商业银行的目标也是追求利润的最大化。据调查,中小企业贷款频率是大中型企业的5倍,而银行管理成本也是5倍。商业银行目前资金紧张,信贷需求量大,大宗信贷批发业务都应付不了,不愿意接纳中小企业信贷零售业务是可想而知的。
2.2 中小企业自身的内部原因
2.2.1 中小企业规模小、抵押资产不足,负债能力低,寻求担保非常困难 由于中小企业自身的抵押、担保能力有限,融资能力受到现行信贷政策、管理方法和金融工具的制约,大多不符合金融机构贷款条件。部分中小企业起步发展基础差,组织制度或经营行为不规范、财务混乱,缺乏透明度,经营风险和人为风险是金融机构和其他投资者望而却步。因此,导致了中小企业对银行贷款的强烈需求与银行的可贷资金之间难以有效结合。
2.2.2 中小企业信用等级低 据调查,广东省中小企业信用等级60%以上都是3B或3B以下。一般来说,信用等级在AA一级以上的企业是银行支持的对象,A+级和A级企业也适度支持。
3 解决中小企业融资困难的对策
3.1 发挥政府职能,改善中小企业融资的宏观政策环境。政府在扶持中小企业发展中的主要职责是:制定有利于中小企业与大企业公平竞争的发展规划与规则;推动和构造有利于中小企业健康发展的信用体系和担保体系;引导和鼓励社会对中小企业的中介服务;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建立多层次的金融支持体系;同时健全和完善对中小企业的行政和司法监督。
3.2 加快金融深化的步伐,进行制度创新,在完善中小企業金融财务的同时,为中小企业提供一个良好的制度环境。推行利率市场化,使中小企业与国有企业在市场上平等地进行融资,一方面使有效益的中小企业获得了利率歧视下无法获得的发展基金,另一方面促使企业提高资金使用效率,使资金得到有效的配置。
3.3 应建立一个多层次的中小企业融资体系,拓展中小企业的融资渠道。构建一个完整的中小企业融资体系主要包括:通过建立中小企业信用评估体系和信用担保体系增强中小企业的间接融资能力、通过建立中小企业的二板市场和风险投资基金以及中小企业的资本运营来拓宽中小企业的直接融资渠道和提高中小企业自身素质以加强内源融资能力这三个基本层面。
3.4 企业自身应提高自身素质,为其融资打下良好的基础。首先,提高企业经营管理者的素质,应熟悉金融政策,学习金融知识,运用现代金融知识结合自身条件,争取合适的融资方式。其次,规范企业会计制度和财务管理制度,强化经营管理者的信息披露意识,提高信息透明度。
总之,中小企业是我国国民经济中的重要力量,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中小企业在扩大就业、活跃市场、增加收入、社会稳定以及形成合理的国名经济结构方面起着难以替代的作用。通过政府、金融机构和企业共同的努力,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一定会逐步得到改善,整个社会的资金配置也必将得到进一步优化。
关键词:外部融资 信用等级 风险资金
1 中国中小企业融资现状分析
从中小企业发展的生命周期看,不同阶段所需资金有不同的特点,因此需要从不同渠道筹措不同形式的资金。
1.1 创办阶段——需要产权(自有)资金即股金,一般来自个人投资者和风险资金,也需从商业银行以举债方式筹措少量资金。
1.2 投入经营阶段——主要从商业银行及其他渠道获得流动资金贷款。有时仍需要从个人投资者、风险资金和中小企业投资公司等方面增加产权资金。
1.3 增长发展阶段——外部融资为主体,主要从商业银行及各种中小企业投资公司、社区开发公司获得债务资金,也会从风险资金等多方面增加产权资金。
1.4 开始成熟阶段——主要以大公司参股、雇员认股、股票公开上市等方式以及从投资公司、商业银行筹集发展改造所需产权资金。
从统计数据来看(见下表),我国中小企业获得外部资金的渠道仍呈单一化趋势。目前中小企业主要依靠银行贷款,与初创时期相比变化大小,都占到中小企业获取外部资金渠道的70%以上。
这也侧面说明,国内中小企业融资财务体系尚不完善,一方面,为中小企业提供资金的渠道较少,另一方面,国内尚无完善的中小企业信用评价体系,使得中小企业很难获得资金。
2 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原因分析
2.1 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外部原因
2.1.1 银行等金融机构信贷政策的影响 我国目前的经济、金融政策,主要还是依据所有制类型、规格大小和行业特征而制定的,因此,大部分社会资源都通过政府的“有形之手”流向了大企业。目前我国还未形成完整的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的金融政策体系,致使中小企业的融资和贷款受到了束缚和影响。
2.1.2 缺乏专门为中小企业服务的非国有中小商业银行 金融市场有效性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解决创业者融资渠道的效率问题;二是融资成本公司的可接受性。根据我国中小企业的特点,发展非国有中小银行以支持中小企业融资将是有效率的。
2.1.3 缺乏必不可少的担保机构 从社会中介的担保功能发挥情况来看,存在较大的局限性。担保机构本身的运作机制存在一些问题,即制约了资金的扩充,使民间社会资本无法进入,有时这一市场化的产物在行政管理的方式下运行不畅。
2.1.4 金融机构成本高 商业银行的目标也是追求利润的最大化。据调查,中小企业贷款频率是大中型企业的5倍,而银行管理成本也是5倍。商业银行目前资金紧张,信贷需求量大,大宗信贷批发业务都应付不了,不愿意接纳中小企业信贷零售业务是可想而知的。
2.2 中小企业自身的内部原因
2.2.1 中小企业规模小、抵押资产不足,负债能力低,寻求担保非常困难 由于中小企业自身的抵押、担保能力有限,融资能力受到现行信贷政策、管理方法和金融工具的制约,大多不符合金融机构贷款条件。部分中小企业起步发展基础差,组织制度或经营行为不规范、财务混乱,缺乏透明度,经营风险和人为风险是金融机构和其他投资者望而却步。因此,导致了中小企业对银行贷款的强烈需求与银行的可贷资金之间难以有效结合。
2.2.2 中小企业信用等级低 据调查,广东省中小企业信用等级60%以上都是3B或3B以下。一般来说,信用等级在AA一级以上的企业是银行支持的对象,A+级和A级企业也适度支持。
3 解决中小企业融资困难的对策
3.1 发挥政府职能,改善中小企业融资的宏观政策环境。政府在扶持中小企业发展中的主要职责是:制定有利于中小企业与大企业公平竞争的发展规划与规则;推动和构造有利于中小企业健康发展的信用体系和担保体系;引导和鼓励社会对中小企业的中介服务;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建立多层次的金融支持体系;同时健全和完善对中小企业的行政和司法监督。
3.2 加快金融深化的步伐,进行制度创新,在完善中小企業金融财务的同时,为中小企业提供一个良好的制度环境。推行利率市场化,使中小企业与国有企业在市场上平等地进行融资,一方面使有效益的中小企业获得了利率歧视下无法获得的发展基金,另一方面促使企业提高资金使用效率,使资金得到有效的配置。
3.3 应建立一个多层次的中小企业融资体系,拓展中小企业的融资渠道。构建一个完整的中小企业融资体系主要包括:通过建立中小企业信用评估体系和信用担保体系增强中小企业的间接融资能力、通过建立中小企业的二板市场和风险投资基金以及中小企业的资本运营来拓宽中小企业的直接融资渠道和提高中小企业自身素质以加强内源融资能力这三个基本层面。
3.4 企业自身应提高自身素质,为其融资打下良好的基础。首先,提高企业经营管理者的素质,应熟悉金融政策,学习金融知识,运用现代金融知识结合自身条件,争取合适的融资方式。其次,规范企业会计制度和财务管理制度,强化经营管理者的信息披露意识,提高信息透明度。
总之,中小企业是我国国民经济中的重要力量,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中小企业在扩大就业、活跃市场、增加收入、社会稳定以及形成合理的国名经济结构方面起着难以替代的作用。通过政府、金融机构和企业共同的努力,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一定会逐步得到改善,整个社会的资金配置也必将得到进一步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