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唐山市一次臭氧重污染过程研究

来源 :环境科学与管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eem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利用唐山市6个环境监测站臭氧小时浓度数据及唐山观测站小时气象数据对2021年6月11-13日臭氧重污染过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O3浓度极值出现在16~18时,11日、12日中午出现双峰结构,12日2时出现一个小峰值。气象条件上O3浓度与5CM地温正相关最好,其次是最高气温、地面最高温度,2分钟平均风速、总辐射辐照度,与相对湿度明显负相关,气象要素对每日的臭氧形成影响程度不同。总辐射辐照度的双峰结构与O3浓度的双峰结构比较吻合。东南风、南风容易导致臭氧超标。O3生成主要为TVOC控制区。外来输送是导致12日2时臭氧浓度小峰值的主要原因。
其他文献
2019年9月14日-30日,江门市出现了一次臭氧重污染过程,其中共发生了四天轻度污染,六天中度污染,五天重度污染。污染的原因主要是:受副热带高压控制和台风外围天气条件影响,大气扩散条件较为不利;污染物浓度容易累积升高;高温、强光照有利于前体物的光化学反应迅速生成臭氧,进而推高臭氧浓度。15~30日江门市除了VOCs本地发生光化学反应生成臭氧外,也有受不同程度的外来传输影响。污染期间江门市主要特征
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提出要坚持唯物史观和正确党史观,树立正确党史观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和思想政治教育的应有内容,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高校思政课教学融入党史观教育,是传承红色基因、培养时代新人的客观要求,是发挥关键课程作用的现实需要,是提升思政课教学质量的有效措施。新时代高校思政课教学与党史观教育之间的有效衔接,表现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是党史观教育的哲学基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史性飞跃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它对于研究世界人类文明的演进过程具有重要意义。保护与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对于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而言是至关重要的工作。分析了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意义,介绍了我国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与发展方面所取得的成绩,剖析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针对工匠精神对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工作的促进作用进行了阐述。
2022年是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成立100周年。百年来,共青团始终带领青年旗帜鲜明跟党走;始终追求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始终重视发挥青年在时代发展中重要作用,其展示的强大精神力量为其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供逻辑基础。将百年团史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有利于坚定高校学生永远跟党走的忠诚品格;有利于砥砺高校学生爱国报国的家国情怀;有利于激发高校学生主动担当的精神品性,其价值意蕴丰富且重要。做好这种融入
为探究大尺度环流对成都市O3污染的影响,基于四川盆地700 hPa位势高度场,采用T-PCA方法,将2015—2019年夏季(6—8月)各日的大气环流归纳为5类环流型,并对不同环流型下的成都市O3污染特征与污染来源进行分析。5类环流型中,东北高压型(NEH)和高压底部型(UNF)条件下,四川盆地气温较高,湿度和云量相对较低;对比过去24小时的变温,UNF下四川盆地增温显著,NEH下变化不明显,另外
近年来臭氧成为我国大气环境的主要污染物之一,欧美臭氧污染防治的经验对我国臭氧污染防治工作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分析了2015—2021年我国地级及以上城市臭氧年平均值的变化情况,表明我国目前臭氧污染防治正处于关键时期;分析了欧美臭氧污染防治的工作机制,并从法律法规、管制措施、排放标准、臭氧监测、前体物排放控制以及区域联防联控方面的工作论述了欧美臭氧污染防治工作的经验;据此进一步提出我国臭氧污染防治工
报纸
依据黄蒿界煤矿以往地质勘查成果资料,对煤矿水文地质条件和充水因素进行研究分析,将煤矿地下水类型划分为第四系松散岩类孔隙裂隙潜水、中生代碎屑岩类孔隙裂隙潜水及承压水2大类型。分析认为,黄蒿界煤矿直接充水水源为侏罗系中统安定组、直罗组、延安组第四段砂岩裂隙水,其通过煤层开采形成的冒裂带,封闭不良钻孔和断裂破碎带及小型断层充水通道流入矿坑,第四系松散层潜水和白垩系下统洛河组孔隙裂隙水通过含水层之间相互补
本文从课堂教学方式方法、课程思政、教学实践、对学生探究式学习的引导及多元考核方法等方面实施“以学生成长为中心”的“植物地理学”课程教学改革。混合式教学模式结合章节重难点和科学前沿串联知识的教学方法有效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科学精神、生态文明及人文素养等思政元素引入课程,实施立德树人的思想教育;创新性实践课程和注重过程的考核方式提高了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并培养了学生团队合作和创新能力。
提出一种基于污染物浓度设计值和相对响应因子的空气质量达标规划预测方法。首先通过数值模拟,评估最近5年年际气象条件差异对空气污染物浓度的影响,筛选出最接近5年平均气象条件的一年作为基准年,将该基准年气象场和各排放情景作为输入进行空气质量模拟,降低气象条件年际差异对未来污染物浓度水平预测的影响。然后,基于基准情景和控制情景在不同排放水平的空气质量模式模拟结果,将控制情景相对于基准情景的污染物模拟浓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