捉泥鳅

来源 :小学生导刊(高年级)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zt000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听村子里许多人在议论,田里的泥鳅比以前多了。我叫爷爷一起去捉泥鳅。
  我们带着两个小桶子和一副渔网到了田里。田里到处都是水洼,泥鳅就在这些水洼里。我看见一个水洼里的水晃动了一下。哈,这里一定有泥鳅。我把渔网撒下去,只有一团泥巴。泥鳅早就跑了。
  爷爷说:“它没跑远,就藏在淤泥里。”
  爷爷来到泥鳅消失的地方,从水底捧出一大把淤泥放到岸上。摊开淤泥一看,泥鳅果然藏在里面。
  我安静地在田里站了一会儿,看见许多水洼里的水都在晃动。这回,我改用双手捧。泥鳅滑溜溜的,老是从我手中逃走,我气得牙痒痒。
  “手不要挨着泥鳅,要连它身边的淤泥一起捧起来。”爷爷笑着说。
  这一招果然有效。一条泥鳅钻进淤泥里,我轻轻地捧起淤泥。泥鳅全然不知危险降临,还是一动也不动地呆在那儿。就这样,泥鳅被我一条一条捧到桶子里。
  我捉得正起劲,一条红色的蛇浮出水面。啊!我惊慌失措地尖叫一声,被吓出了一身冷汗。
  “呀,这里有蛇。我们已经捉了这么多泥鳅,就不打扰它了吧。”爷爷说完,拉着我走到田边收拾东西。
  回到家,爷爷拿秤称了一下我们的战利品。我捉了一斤半泥鳅,爷爷捉了三斤泥鳅。收获真不少啊。
  (指导老师 曹晓春)
其他文献
如果说这一切的关注都是因为责任,不如说是那份已深入生命的大爱,让徐茁佼能够将“一切为了孩子”真正融入到孩子们生活的每一个细节中。  几乎每个清晨,北京海淀区西三旗永泰东里48号的一所幼儿园内,家长们都会看到园长徐茁佼的身影,她比早班老师到的还早,却比晚班老师走的还晚。老师们坦言,不知徐园长几点到园,每天7点30晨检时,总能看到徐茁佼的身影。  这所幼儿园就是北京市海淀区明天幼稚集团第九幼儿园,也被
<正>在传统课堂教学模式中,教师是教学活动的中心,是教学活动的主体,而孩子在教师营造的环境中获得知识。这样的集体活动只能满足部分孩子的表达与表现欲望,同时因为活动场地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