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众是新闻依存的“市场” 新闻要贴近群众

来源 :决策与信息·下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wanl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新闻要贴近群众”,“迎合”受众,“以正确舆论引导人”,新闻要“以人为本”,应“人民日益增加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而发展。
  关健词 新闻 市场 贴近 受众
  中图分类号:G206 文献标识码:A
  受众是新闻依存的“市场”,新闻是受众的客观需要。新闻之所以要不断改革和创新,很重要的原因是新闻事业依赖受众的需要而存在,随受众的需要而发展,这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新闻学的一个重要原理。
  一、新闻依受众而存在,应市场而发展
  胡锦涛主席提出了“心系群众、服务人民”的论述;在新闻和宣传方面提出了“三贴近”即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原则,习近平总书记在2012年11月15日指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深刻说明了人民群众在我们新闻事业发展中的重要性。
  世界上任何一种新闻媒体,特别是社会主义国家的新闻媒休,都是为听众、观众、读者,为广大劳动人民群众服务的。没有听众的广播,没有观众的电视,没有读者的报纸,就没有存在的意义。新闻和受众,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马克思谈到生产和消费时曾经写道:“没有生产,就没有消费,但是没有消费也就没有生产,因为如果这样,生产就没有目的。”(《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二卷第94页)马克思所指出的社会生产的一般规律,对新闻事业同样适用。新闻事业就是以受众市场的需要作为自己生产、发展的前提。市场需要是影响、制约新闻发展的决定性因素之一。既然如此,新闻宣传就没有理由不“以人为本”,就没有理由不应“人民日益增加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而发展。
  二、新闻要贴近受众、“迎合”受众
  “新闻要贴近群众”。要时刻意识到群众在历史活动中的主体地位,是新闻工作服务的对象主体。新闻要跟听众、观众、读者近一些为好。怎样才能使新闻跟观众、听众、读者近呢?关键要贴近受众,“迎合”受众。谁愿看、听、读自己不喜欢的东西?我不会,我看也没有人会。新闻宣传在“从群众中来”的贴近中,受众更易得到潜移默化的认同。要有为群众办新闻的观点,要注意“从群众中来”,用群众在实践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中的生动事实来宣传群众、教育群众、鼓励群众。领导反腐倡廉、深入群众、深入实际的好作风,特别是顺应民意、为民解难、化解民忧、为民谋利,办实事办好事,人民群众是希望了解的,是希望更多的人民公仆的形象出现在我们的广播、电视、报刊上的,这也是“从群众中来”的心声。新闻更多的是要着眼于群众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活动,表现他们的精神风貌,针对群众之所需及时反映他们的要求和愿望。作为新闻工作者要认真研究观众、听众、读者之“欲知”与“未知”,这就容易缩短我们与受众间的距离,提高新闻与受众的亲和力,提高我们对新闻的敏感力,使自己采编的新闻有思想性、可读性和知识性,从而获得受众的认同。记者要善于扎根于人民群众之中,克服蜻蜓点水,浅尝即止的作风,要从群众丰富多彩的社会活动中捕捉到人心所向、发人深省、生动活泼的新闻。
  三、新闻要满足受众又要引导受众
  社会主义制度,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为我国的新闻事业展示了广阔的前景,使新闻事业能比较充分地不断满足受众日益增加的需要。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人民群众更加关心新闻事业的发展,关心新闻宣传工作。一切不从群众的需要出发而进行的宣传都是空的,一切背离四项基本原则的宣传,都是错误的。毛泽东同志在《反对党八股》一文中说:“共产党员如果真想做宣传,就要看对象,就要想一想自己的文章、演说、谈话、写字是给什么人看、给什么人听的,否则就等于下决心不要人看,不要人听”。我们的新闻宣传,既要人看,又要人听,只有在人们的喜闻乐见中,才能实现“用正确的舆论引导人”。
  新闻宣传考虑党和政府的需要和人民群众的需要,二者是辩证统一的。既要满足受众,又要引导受众,要在引导中满足,在满足中引导,两者相辅相成,不可偏废。只有把党的新闻宣传的严肃性和群众认同的可听性、可看性、可读性有机结合,不断改革创新形式,才能增强宣传效果,完成“以正确舆论引导人”的任务。
  四、新闻既要坚持党的领导又要服务受众
  “新闻改革”,不是要“改掉”新闻的政治方向。坚持党的领导和受众喜好,二者是统一的。新闻没有所谓的绝对自由。我们的新闻改革,是在党的领导下,在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指导下的新闻改革,使社会主义新闻更适应和谐社会建设,更适应人民群众的需要。毛泽东同志说:“办好报纸,把报纸办得引人入胜,在报纸上正确地宣传党的方针政策,通过报纸加强党同群众的联系,这是党的工作中的一项不可小看、有重大原则意义的问题”。我们新闻改革的目的之一是如何更生动地宣传四项基本原则。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是保证新闻沿着正确的方向发展,更好地为受众服务。新闻需要不断地改革和创新,其目的也是更好地顺应、服务受众。
  新闻不论是在广播的内容,还是电视的屏幕,还是报纸的文章,都有令人不满意的东西。新闻宣传不生动活泼,就会影响宣传效果。在观众、听众、读者前出现的新闻中,填挤节目、报纸和屏幕缺乏新鲜感的“新闻”,不能“引人入胜”。在新闻单位自身的体制上,还存在一些不适应社会主义新闻事业发展和受众需要的东西,这正是我们今天新闻改革和创新的重要内容。如果不这样,新闻宣传就会没有感染作用和力量,就没有活力,就会脱离受众,就会失去市场、失去对象、“生产就没有目的”。我们新闻必须坚持党的领导、坚持服务受众。
  五、新闻改革和创新就是要让新闻新表现,让受众喜闻乐见
  各种新闻媒体都有它的优势和劣势。如何把劣势变为优势,是新闻改革和创新的重要内容。新闻改革和创新的实质,也是研究对受众服务和怎样服务的问题。一般说来,要改革和创新得好,就要加强新闻的群众性,这不仅要有正确的认识,还要找到好的形式和方法,适于受众的需要。
  新闻要力求达到与人民群众心灵贴近,应该是润物细无声,在贴近中滋润受众的心田。报纸天天出,广播、电视天天播,这就要求新闻“日新月异”,才能让人喜闻乐见。新闻报道要有侧重,要从现实的情况出发,有的放矢地提出问题,分析问题,指明问题的性质,不断给人以启示及认识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办法。新闻改革和创新,必须强调新闻采写、画面拍摄、音乐选配的针对性。新闻宣传加强针对性的关键,在于新闻工作者下功夫调查研究,抓好问题。实践证明:问题抓得准,针对性就强,加上分析论证的功夫,新闻就能给人以一种新鲜的感觉、深刻的启示、明确的方向,让受众乐见,取到效果。
  新闻工作者要从客观实际生活的新闻中“抓”出“共同兴趣”。人们总有一种求新的共同心理和共同愿望。对旧闻、老一套总是厌烦不愿看、不愿听、不愿读。新闻工作者如果不把握住群众的这一共同心理,那就不能赢得听众、观众、读者,就不能达到团结、教育、鼓动、激励人民群众的目的。新闻的思想性,永远是新闻的灵魂,是新闻宣传改革和创新时必须摆在首位的因素。我们说的思想性不是重复党的政策条文,不是板起面孔发号施令。新闻的思想性要为受众接受,不能不讲“共同兴趣”。新闻的“共同兴趣”是一种客观存在。从同一个事实或事件中,选取能引起听众、观众、读者有兴趣或认为有意义的角度来报道,那么宣传的效果和起到的作用就一定好。许多事实证明,新闻工作者是否善于抓“共同兴趣”,决定其采写的新闻与受众亲和力,决定其采写的新闻价值和宣传效果。要使听众、观众、读者有兴趣,新闻必须鲜活,必须能抓住人们的兴趣。新闻要不断呈现丰富多彩、有滋有味、真实和谐的社会群众生活,使人乐见,受众欢迎。这样的新闻宣传在广阔的受众市场上才具有吸引力和竞争力。
  六、新闻顺应受众市场是客观必然
  马克思说:“民众的承认是报刊赖以生存的条件,没有这种条件,报刊就会无可挽救地陷入绝境”。胡锦涛同志提出的“心系群众服务人民”,我们必须贯穿于新闻宣传的全过程。不管是央视索福瑞对全国各电视台节目收视率的调查、评估,还是其他任何新闻传媒的任何一种评估体系,对广播电视台节目收视收听率、报刊发行量的任何调查、评估,均是广大受众对各新闻媒体认同度的调查、评估。它是各广告客商衡量各新闻传媒优劣的不可缺少的标志,是各广告客商新闻媒体广告理性投放的依据,直接影响到各新闻传媒的广告创收,影响和制约新闻媒体生存和发展的空间。受众满意度,是衡量新闻传媒的重要标准之一。新闻改革和创新是顺应受众市场的客观需要,也是新闻事业自身发展的需要。受众市场“人民日益增加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客观上就需要和呼唤新闻要不断改革和创新与之相适应,新闻也只有不断改革和创新,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才能真正地顺应受众、赢得市场。只有这样新闻改革和创新才会有深层次的内容和良好的发展,这是新闻工作者的历史使命。
  (作者单位:贵阳广播电视台)
其他文献
如果想了解世界是如何看待中国经济的,最好方法是去考察一下那些跨国公司的高层管理者都在读什么书.而在过去的一两年中,有关论述中国大陆商业环境的图书列在“畅销排行榜”
随着社会发展,城市用电需求不断提高,如何保证供电安全性和持续性是对电网发展的新要求.作为电网构成核心的基本单位,各设备的正常运行、有效管理是电网健康发展的保障.本文
摘 要 作为前沿科技的重要组成部分,电子科技渗透在社会的各个方面,在科学技术领域更是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其中,电子科技很好地解决了大量学术文献参考查阅的繁冗与复杂的问题,这一点凸现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深刻道理,使科研人员极大地提高了效率,然而,电子科技也存在麻烦之处,我们要利用好电子科技,使电子科技最大程度上推动学术领域的发展。  关键词 电子科技 学术领域 深远影响  中图分类号:G310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越来越高,对用电的需求也日益增高,电力的良好供应是社会经济发展以及人们生活的基础.而电网规划作为电网安全运营的基础,是一项非常
摘 要:商业银行的市场营销是指商业银行以金融市场为理论导向,利用资金的资源优势,以满足客户的需要为目标,从而使商业银行经营目标得以实现的一种管理活动。我国的商业银行近年来随着其他形式商业银行的大量涌入开始面临着严峻的挑战,所以必须切实加强我国商业银行,特别是4大国有股份制商业银行市场营销策略的构建和完善,才能在日后的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  关键词:理论导向;优势;挑战  中图分类号:F830.33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日常生活和社会生产对电能的需求日益加大,同时对电网的稳定安全运行要求越来越高,电网系统如果发生事故,进而引发停电,将会对人们的生活和生产
低压配电变压器在我国电力系统的应用十分广泛,其在电力系统中的作用主要通过特殊的压力,将电流压缩储存.目前我国也逐渐有了控制损耗的核心技术,无触点自动调压器和三相负载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用电需求也在日益提高,对于电力行业的技术要求也有着新标准.电力系统在运行的过程中,输电线路的运行状态是一项非常重要内容,对于输电线路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