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儒林外史》看吴敬梓的诗文观

来源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lq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儒林外史》是了解作者吴敬梓的社会人生及其文学创作观的重要依据.在小说中,作者借人物之口认为诗赋地位当与文章相同;强调文章才气的重要性;行文者须品行端正,有文如其人的认识;读书不该一味追求功名等.这些反映了吴敬梓对文学观念的思考和对个人个性解放的关注.
其他文献
在西方国家,自我关怀被视为消除社会工作者职业倦怠、同情疲劳以及治愈替代性创伤的灵丹妙药,然而,至今却尚未得到国内学术界的普遍关注.文章梳理了西方学术界和实务界有关自我关怀的诸多文献,不仅回顾了社会工作者自我关怀的影响因素、个人层面和职业层面的自我关怀实践策略,还具体分析了自我关怀理论范式的四次转变.最后,文章提出,我国迫切需要将社会工作的“自我关怀”嵌入中国传统文化、社会工作“文化自觉”的发展、社会工作发展的价值冲突和结构性困境中,从而建立本土化的实践体系.
基于2003-2016年全国农村固定观察点面板数据,实证检验了农村居民教育对同代贫困和贫困代际传递的影响.研究发现:提高农户受教育水平能够降低其陷入贫困的概率,但只有户主受教育程度达到高中水平时,教育才显著提升农户的收入水平;村级整体教育水平的提高有效缓解地域贫困状况;亲代教育既可通过子代教育间接影响子代陷入贫困的概率,也会直接影响子代的贫困状态.重视农村教育,对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具有重要意义.
文章基于当前数字网络环境下用户体验的研究文献,从整体性视角上进行梳理,依据理论基础指导设计优化的应用脉络,从概念与内涵、要素构成、框架模型、评价研究以及体验设计进行回顾与评析,并在此基础上对未来研究进行展望.在用户体验受到广泛关注的当下,对用户体验进行系统性梳理与研究具有现实指导意义,在今后的研究与实践当中,应更加关注对于用户体验理论框架的构建与完善,细化用户体验的研究维度,丰富用户体验的实证研究方法,关注用户体验动态性特征与内在机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