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学期开学以来,笔者一直在研究语文单元整体教学,即把一个单元的内容看作一个整体,进行整体预习、整体展示和整体反馈。如何把几篇不同作家、不同时代和不同文体的文章放在一起进行教学,找准学习的切入点,成为教师备课时亟待解决的问题。在探索中笔者发现,“求同赏异”能有效地实现语文单元整体教学,让学生在比较学习中发现异同、鉴赏精妙,既提高了学生的阅读鉴赏能力,又提高了语文教学的效率。通过单元整合,重新梳理教材,使分散的知识点形成了一个新的体系,更利于学生系统地学习。
“求同赏异”是指把内容、形式相近或相对的两篇文章、一组文章放在一起,通过阅读来比较、对照和鉴赏它们的内容。这样既使学生开阔了眼界,活跃了思想,又使学生更加充分和深刻地理解了课文内容,提高了鉴赏能力。
在传统的阅读教学中,教师逐篇分析作者背景、字词句段、主题思想、语言特色和写作手法,既耗费了大量的课堂教学时间,又没有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但是,当教师采用了“求同赏异”的教学方法后,就会使语文教学变得简洁而明晰。下面,笔者就从阅读教学的内容来谈谈“求同赏异”的可行性和高效性。
一、积累字词和文学常识
字词和文学常识是教师最基本的知识积累,教师只需要运用知识储备,设计出相应的题目,让学生自主完成答题过程,锻炼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此外,教师还要把握教学内容,提炼教学主题。目前,大多数的教材都是以主题来划分单元,每一单元的课文内容都与本单元的主题相似。因此,教师在备课时一定要把握教材的特点,体现单元主题,指导学生充分阅读教材中的“单元导读”部分,理解本单元的主题。并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分析可以选择哪些素材、何种文体来表达主题,形成对同一主题的多元认知。这种方法不仅有利于阅读教学,而且还有利于学生收集写作素材。
二、体味语言和写法
分析课文的语言和写作方法的特点是单元教学的重点。教师可以从宏观上归纳本单元最主要的写作方法和鉴赏方法,设计相应的问题来指导学生进行预习和探究,再用相应的练习来巩固所学知识。这样学生就能熟练地掌握分析课文语言的方法,并运用到写作当中,实现本单元的教学目标。在此基础上,教师还要引导学生分析各篇文章的差异性,并鼓励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进行鉴赏,体会各自的妙处,以拓展本单元的教学内容,使每个单元的教学都具备一定的深度与广度。因此,教师要以“求同赏异”为单元教学的切入点,把有相同特点的文章看成一个整体。这样就能大大缩短课堂教学的时间,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符合“高效学习”的教学理念。另外,虽然每篇课文的知识侧重点不同,但是只要教师持之以恒地坚持单元整体教学,就可以把零散的知识整合起来,而不用担心会遗漏知识点,以形成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
三、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
运用“求同赏异”的方法,还可以进行课内外比较阅读,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教师可以把课外阅读看作教材阅读教学的一个延续,引导学生选择与课本单元内容相关或相似的图书进行阅读。
通过单元整体“求同赏异”的鉴赏学习,既提高了学生独立自主思考的能力,又使学生更加牢固地掌握了所学知识。
天地大舞台,课堂小天地。如果教师能合理地运用“求同赏异”的教学方法,打破传统教学模式的束缚,使学生养成自觉、主动学习的良好习惯,不仅有利于学生获取更多的知识,而且也为学生争取到了更多自由支配的时间,在语文学习中远离“读死书,死读书”的困境,从而感受到“求同赏异,高效学习”的乐趣。
(作者单位:山东省德州市第二中学语文组)
“求同赏异”是指把内容、形式相近或相对的两篇文章、一组文章放在一起,通过阅读来比较、对照和鉴赏它们的内容。这样既使学生开阔了眼界,活跃了思想,又使学生更加充分和深刻地理解了课文内容,提高了鉴赏能力。
在传统的阅读教学中,教师逐篇分析作者背景、字词句段、主题思想、语言特色和写作手法,既耗费了大量的课堂教学时间,又没有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但是,当教师采用了“求同赏异”的教学方法后,就会使语文教学变得简洁而明晰。下面,笔者就从阅读教学的内容来谈谈“求同赏异”的可行性和高效性。
一、积累字词和文学常识
字词和文学常识是教师最基本的知识积累,教师只需要运用知识储备,设计出相应的题目,让学生自主完成答题过程,锻炼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此外,教师还要把握教学内容,提炼教学主题。目前,大多数的教材都是以主题来划分单元,每一单元的课文内容都与本单元的主题相似。因此,教师在备课时一定要把握教材的特点,体现单元主题,指导学生充分阅读教材中的“单元导读”部分,理解本单元的主题。并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分析可以选择哪些素材、何种文体来表达主题,形成对同一主题的多元认知。这种方法不仅有利于阅读教学,而且还有利于学生收集写作素材。
二、体味语言和写法
分析课文的语言和写作方法的特点是单元教学的重点。教师可以从宏观上归纳本单元最主要的写作方法和鉴赏方法,设计相应的问题来指导学生进行预习和探究,再用相应的练习来巩固所学知识。这样学生就能熟练地掌握分析课文语言的方法,并运用到写作当中,实现本单元的教学目标。在此基础上,教师还要引导学生分析各篇文章的差异性,并鼓励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进行鉴赏,体会各自的妙处,以拓展本单元的教学内容,使每个单元的教学都具备一定的深度与广度。因此,教师要以“求同赏异”为单元教学的切入点,把有相同特点的文章看成一个整体。这样就能大大缩短课堂教学的时间,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符合“高效学习”的教学理念。另外,虽然每篇课文的知识侧重点不同,但是只要教师持之以恒地坚持单元整体教学,就可以把零散的知识整合起来,而不用担心会遗漏知识点,以形成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
三、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
运用“求同赏异”的方法,还可以进行课内外比较阅读,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教师可以把课外阅读看作教材阅读教学的一个延续,引导学生选择与课本单元内容相关或相似的图书进行阅读。
通过单元整体“求同赏异”的鉴赏学习,既提高了学生独立自主思考的能力,又使学生更加牢固地掌握了所学知识。
天地大舞台,课堂小天地。如果教师能合理地运用“求同赏异”的教学方法,打破传统教学模式的束缚,使学生养成自觉、主动学习的良好习惯,不仅有利于学生获取更多的知识,而且也为学生争取到了更多自由支配的时间,在语文学习中远离“读死书,死读书”的困境,从而感受到“求同赏异,高效学习”的乐趣。
(作者单位:山东省德州市第二中学语文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