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个人与家庭自我管理理论的造口旁疝预防与管理方案的构建

来源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mjxe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构建造口患者造口旁疝预防与管理的方案。

方法

基于文献分析和临床需求,结合个人与家庭自我管理理论,以个案管理模式为框架,拟定造口旁疝预防与管理的方案初稿,选取16名专家进行2轮德尔菲专家函询,分析并筛选各级指标,计算专家的积极系数、权威系数和协调系数来分析专家咨询结果的可信度。

结果

2轮专家函询问卷有效回收率分别为88.89%和100.00%,权威系数分别为0.825和0.844,2轮肯德尔系数分别为0.221和0.269,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各级指标的集中程度较高。最终得到包括6项一级指标、16项二级指标和42项三级指标构成的基于个人与家庭自我管理理论的造口旁疝预防与管理的方案。

结论

基于个人与家庭自我管理理论的造口旁疝预防与管理的方案具有较高的可靠性和科学性,可为造口旁疝预防和管理的研究提供依据。

其他文献
心血管疾病是全球死亡和致残的主要原因,而且患者的复发率依然较高。预防继发性事件、加速心血管疾病康复并改善机体功能对心脏相关慢性疾病患者的长期连续性治疗至关重要。本文重点概述了心血管疾病心脏康复的现状,并发现心脏康复参与度、专业服务能力及医疗支付体系等方面存在不足,并就此提出发展心血管疾病心脏康复的相关建议和思考。
2020年《中国心血管健康与疾病报告》显示,2018年中国城市居民冠心病死亡率为120.18/10万,农村居民冠心病死亡率为128.24/10万,农村地区高于城市地区.rn2012—2018年冠心病死
期刊
目的为分析交接班在护理管理中的研究现状,对现有文献进行分析、评判和总结,以期为临床护理实践提供借鉴。方法通过文献回顾,拟从护理交接班的现状、不足之处和未来发展等角度进行综述。结果交接班流程一般分为4个阶段,情况、背景、评估、建议是交接关键信息的最佳实践工具。对于交接班性能国际上较多采用NASR、PVNC-BR、HES及Handoff CEX等工具进行评估。对于交接班结局多在患者安全、流程要素和组织
目的探索适合1+X证书制度的护理专业人才培养新模式,实现"一专多能"的复合型技能技术护理人才培养目标。方法将"1+X"证书标准作为护理专业建设的依据,重构"书证融通"的人才培养方案;将"1+X"证书内容作为专业课程建设的依据,构建"课证融合"的专业核心课程体系;打造"新双师型"师资队伍及加快优质资源建设等方面进行探索。结果构建形成1+X证书制度下"书证融通"的人才培养模式;优化了课程结构,实现"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