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三性,促进成效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angmanzhu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何谓课堂小练笔?顾名思义,它是就文取材,围绕某一个重点或中心进行小篇幅的写作练习。它是一种随着课堂教学活动的展开,或预设或随机进行的写话训练。如果一味地追求每课必练,盲目地相信练必有用,势必会陷入“为练而练”的形式主义泥淖。作为新课改背景下的一种新型的语言训练方式,它最大的特点是不只停留在纯客观的知识层面上,它必须同时拥有心灵的感受和理性的解读,形成认知、情感和训练内容的对接状态。因此,把握时机,遵循小练笔的灵动性、张扬性、简约性。顺势而练,便是课堂练笔有效的关键所在。这样的阅读教学让课堂熠熠生辉。
  一、灵活性让课堂邂逅未曾预约的精彩。
  课堂上,当真正把自主权还给学生时,学生的情感会被调动,思维会被激活,他们的注意力会在令他们敏感的地方停留。或许是意蕴丰富处,或许是情感强烈处,或许是叙述描写突破常规处,也或许是遣词造句准确精妙处。于是在玩味深究中便有了出乎意料的发现,于是就有了“固执”己见的声音,争论不休的场面,群起“攻”师的壮举。这预设之外的生成状态,正是进行语言训练的重要资源。 我在上二年级语文下册《难忘的泼水节》一课时,曾有这样一段小插曲:第二课时上伊始,我检查学生生字的掌握情况,可是大部分学生对:“襟”、“褂”掌握不好,为了让学生能更好的掌握这两个字。我先让学生看图,看看周恩来总理的穿着,看图去理解什么叫是对襟白褂。有了直观的感知后,学生们便三言两语地说开了,从词不达意,到从文中找准确的表达。不知觉中学生们已经把周总理的外貌说的很清楚了。此时一种想法立即跃入脑海——让学生即兴说说同学或老师的外貌。学生们说的说那么有条理,那么形象具体。一次关于外貌描写作指导就这样悄然之间产生了。岂能放过这样的好机会,接着我让学生把刚才说的写下来。交上来的小练笔真让我惊喜万分。例如曾臣可同写到:我今天穿了一件黑白相间的毛衣,配上一条黑色长裤。可精神啦!郭思琪同学写到:我穿着一件深红色大袄,黑色荷叶花边的领子,特别好看!这些句子都那么的简短,却如此生动。一次因为识字引发的小练笔尽让我的课堂显得这样的缤纷多彩!这是我在备课时没能想到的。这预设之外的生成状态,正是进行语言训练的重要资源,及时捕捉它们,灵活改变教学思路,便能成功地把握住课堂小练笔的最佳契机。让小练笔成就了五彩缤纷的课堂效果。实践证明,经常坚持这样的小练笔,能大面积提高书面表达能力的奇效。这个练笔训练并不是事先设计的,它是在课堂上出现了“不和谐”的音符时临时生发的应对之举,却意外地创造出了无法预设的价值:孩子们的智慧正在成长,情感正在萌动,视界正在敞亮,从而演出了一段未曾预约的精彩。
  二、张扬性让课堂锦上添花。
  鲁迅说“孩子是可以敬服的,他常常想到星月以上的境界,想到地面以下的情形,想到花卉的用处,想到昆虫的语言,他想飞出天空,他想钻入蚁穴。”课文中往往留有好多的“空白”之处,给孩子提供了驰骋想象的无限空间。教师要充分开发利用这种有利空间,将它作为读写拓展训练点,让孩子在想象中,在补白中,去探究文字背后的意蕴,去享受“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的喜悦,去尽情释放那倾泻而出的思想与情怀。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的灵性得到了张扬,语言表达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也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提高。让小练笔起到锦上添花的课堂效果。比如教学《黄山奇石》时,图中的“猴子”指的是什么?“海”又指的是什么?学生很快发现,“猴子”是指山顶上想猴子的一块巨石;“海”是指山间像翻滚的波浪一样的云雾。显然人们把这两种景象融为一体,称为“猴子观海”。这本身已充满了想象的色彩,接着我又让学生细读重点句,从中找出描写动态的词语找出“抱着”“蹲”“望”,以及“一动不动”这个描写静态的词语,品味想象的意境。在此基础上我再让学生结合看图,自己描述看到的景象。有的说:“这只蹲在山顶上的猴子被翻滚的云海惊呆了。”有的说:“这只猴子被眼前的云海吓傻了。”还有的说:“这只猴子望着翻滚的云海在思考问题。”在此基础上,我通过谈话进一步引导学生展开想象。“如果这不是一只石猴,而是一只真猴,面对翻滚的云海,它会想到什么?”这是课堂立刻活跃起来,有的说:“它会想,我要是孙悟空踏着云彩飞再回次花果山。”有的说:“我要是会游泳,跳下去游个痛快。看看海底的龙王到底在做什么?”还有的说:“我要是长出翅膀,飞到对岸去该多好!”……就这样,我引导学生从观察入手,创设了想象思维的氛围,最中使学生的思维也插上了想象的翅膀。这是我抓注时机,让学生将自己看到、想到的情景写下来。把景物变成语言,再由语言变为文字。因为学生的个性被张扬,灵性被放飞。
  三、 简约性让课堂画龙点睛。
  《语文课程标准》第一学段对写话没有统一的要求,却强调了对写话有兴趣,这样的要求是站在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高度,按新世纪的人才标准提出的。有利于克服写作畏难情绪,从兴趣入手,首先让学生喜欢写,乐于写,为第二学段的自由表达奠定了基础。写话兴趣的培养要在平时的阅读学习中逐步养成。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应努力引导学生和课文对话,带领学生走近作者,走进文本,在充分的阅读实践中获得独特的体验和感受,读写结合,让学生读中悟写,读中学写,读中练写。读写结合是语文能力生长的重要途径,也是语文教学的重要方略。小练笔是“独白语言”的练习,是面向全体学生的言语实践。上述几个教学案例,学生们写到的往往也就是简短的几句话,有时就一句话而已,但对于低年级的学生来说,能结合语境把话说完整,已经达到了课标的要求,如果能在阅读教学中结合教学不但把话说完整,而且能写一两句完整话,并把它写生动具体,这样的小练笔是有效的。它起到画龙点睛的课堂效果。
  “给学生一个支点,让他们可以撬起地球”。我们在教学中就要带上自己的一颗慧心,灵活挖掘训练“泉眼”,尊重学生的理解,张扬学生的个性,先让学生“心动”,而后“笔动”,更好地落实课程标准中的读写目标,使阅读教学得到进一步深化。实现小练笔在阅读教学中的有效性。
其他文献
在推动全民健身和群众性体育事业发展的征程中,尽管农村体育工作成绩斐然,但仍然有不尽人意的地方,存在一系列亟待解决的问题,综合起来看主要表现在体育观念、场地设施、投入力度这几个方面,这些既是限制农村体育发展的绊脚石,也是制约目前社会体育全面发展的瓶颈,因此我国农村体育迫切需要相应的策略推动农村体育的可持续发展。
创设教学情境已成为现行教学模式的一个显著特征,而如何通过创造好的情境把数学课堂“抽象、缜密、系统”特征转化为学生乐学、善思、积极向上的因素,尤其是教学活动的起始阶段——课堂导入,教师又如何通过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使得学生的心理状态一开始就处于积极状态,投入到新知识的学习呢?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我主要尝试以下几种方法:
【摘要】从探究型教学的概念入手,分析探究型教学发展,类型,特点,结合职业教育的实际在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实施素质教育的实践中把探究型教学引如课堂的实际。在具体的教学中对探究型的实施步骤等进行实例介绍并探讨对这种教学方法实践的思考。  【关键词】探究型教学 实践 思考    探究型教学是以激发学习者的创新潜能,充分调动学习者积极性为出发点,以提高教学质量和培养学习者的探究能力为目标的教学方法,是目前全
【摘要】知识里有什么?知识里潜藏着前人创造知识时的智能信息。学习知识者必须遵循:了解、理解、熟悉、领会、顿悟、集约统称领悟集约法则。或激活迁移法则或转移还原法则。只有这样才能形成自己的智能元、智能流、智能网络。如是学习者自己的智能就在潜移默化中增长了。这就是“活读书、读活书、不读死书”的道理和“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的生动写照。  【关键词】知识;潜藏智能信息;领悟集约法则;激活迁移法则;转移还
【摘要】结合阳光体育运动的背景,本文阐述了气排球在学校体育教学中的优势,着重对气排球课程的教学内容进行分析,提出几点教学建议,旨在为学校更好的贯彻阳光体育运动,顺利实施气排球课程提供参考。  【关键词】阳光体育;气排球课程;教学内容    “Sunshine sports” in the context of teaching of the gas Volleyball  Li LiDan   (
带电粒子在电场、磁场中的运动以及金属棒在磁场中运动是中学物理中的重点内容,这类问题对空间想象能力、分析综合能力、应用数学知识处理物理问题的能力有较高的要求,是考查考生多项能力极好的载体,因此历来是高考的热点.另外这类问题与现代科技密切相关,在近代物理实验中有重大意义,因此考题有可能以科学技术的具体问题为背景,如质谱仪、磁流体发电机、电视机、流量计、电磁泵等原理,在历年的理综考试中也是每年都考且分值
摘要:小学几何图形并不是一个严格的公理化体系,还属于经验几何或实验几何的范畴。其主要的内容包括简单的几何图形的认识、变换(平移、旋转、对称)、位置、方向、周长、面积、体积及坐标的初步认识。对此,基于几何图形这些性质,如何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几何直觉、图形的设计与推理的能力是值得我们去探讨的。   关键词:小学数学几何图形平行四边形    小学数学新课标要求,教师引导学生认识简单的几何图形,感受平
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影响到社会的访方面面,教育界也不例外,打开电脑,只要将自己的问题搜索一下,答案纷至沓来,多角度、分层次的观点令人叹服,这就是时代特征。英语,是一门国际语言,是走向世界的通行证,英语教学,作为中学课程中的一个分支越来越受到人们的追捧和热议,作为英语教师,更是被提到风口浪尖,笔者从事英语教学多年,从实践中感受到自学的可贵与不凡,本文将就如何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展开论述。  一、针对学生实
在教学课堂中如何进行课堂教学设计,综合提高课堂效率,一直被广大教师十分关注。本人就我校实施高效课堂改革的实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课堂教学设计在新课程改革中的几点体会。    一、做好课前预习的教学设计,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自我校实施高效课堂改革以来,我深深体会到数学学习中,预习这一环节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它直接影响到一节课的成败,可以说是上好一节课的基础和关键,如果预习效果比较好,
由教育部制订的《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以下简称《方案》)和《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实验)》(以下简称《标准》)已于2004年9月在广东地区正式开始实施。《方案》涉及普通高中教育的培养目标、课程设置、课程内容、课程的实施与评价等诸方面的改革,《高中生物新课标》力图在生物学课程中体现这些改革的要求,于是引起了生物教师对高中生物科教学的思考和讨论。  1 生物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  1.1 提高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