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血清miR-122水平与肝功能各项指标及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缺乏的相关性研究

来源 :中西医结合肝病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iku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高胆红素血症(NHB)新生儿血清miR-122表达与肝功能各项指标和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G-6-PD)缺乏的相关性.方法:将2020年3月至5月于我院新生儿科足月分娩的新生儿217例,根据临床症状和血清总胆红素(TBil)检测结果分为NHB组(n=144)和非NHB组(n=73),比较两组新生儿肝功能各项指标[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TBil、白蛋白(Alb)、碱性磷酸酶(ALP)、谷氨酰转肽酶(GGT)]以及红细胞G-6-PD酶活性.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患儿血清miR-122相对表达量,并分析其与各指标之间的关系.结果:与非NHB组相比,NHB组新生儿血清ALT、AST、GGT、Alb、TBil、CRP水平(Z=-11.858~-2.126,均P<0.05)以及血清miR-122相对表达量(t=4.721,P<0.05)显著升高.根据血清TBil水平,将NHB患儿分为轻度、中度、重度3个亚组;与轻度亚组和中度亚组相比,重度亚组NHB新生儿血清ALT、AST、GGT、TBil、CRP、PCT水平以及血清miR-122相对表达量均升高(H=6.045~63.896,均P<0.05).NHB患儿血清miR-122相对表达量与ALT、AST、GGT、TBil、PCT水平呈正相关性(r=0.173~0.550,均P<0.05).22例新生儿G-6-PD缺乏,其血清miR-122相对表达量显著高于G-6-PD正常新生儿(Z=36.831,P<0.05).结论:在NHB新生儿中,血清miR-122相对表达量普遍升高,这与AST、ALT、AST、GGT、TBil、PCT水平升高、G-6-PD酶缺乏有关,因此加强血清miR-122水平检测有助于更准确地评估NHB患儿肝损伤情况.
其他文献
目的:基于IKK/IKB/NF-κB信号通路探讨理中汤加味联合穴位埋线干预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大鼠的作用机制.方法:制备NASH大鼠模型,分为模型组、中药+埋线组、埋线组、中药组、西药组,另设空白组.干预4周后,肝组织行光镜观察;生化法检测肝功能、血脂、HOMA-IR,ELISA法检测TNF-α、IL-6、IL-1β含量;Western blot法检测肝脏IKK-α、NF-κB p65、IL-1β、IL-6、TNF-α表达.结果:模型组大鼠肝组织重度脂肪变,肝细胞有较大脂肪细胞广泛浸润,呈“气球
目的:探讨健脾益肝方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患者脂肪分布及脂代谢的影响.方法:将80例NAFLD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40例.两组患者均在多学科联合管理下给予个体化的饮食、运动等生活方式指导,治疗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加用健脾益肝方,疗程均为3个月.通过生物电阻抗技术测量患者治疗前后脂肪质量及分布,定期监测肝肾功能、血脂指标.比较两组患者肥胖、脂肪分布、血脂指标变化.结果:治疗组患者有效率为97.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BMI、BFP、WHR
目的:探讨丹栀逍遥散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大鼠肝脏激酶B1(LKB1)/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AMPK)/乙酰辅酶A羧化酶(ACC)通路及肝脂肪变性的影响.方法: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水飞蓟宾组(26.25 mg·kg-1)、丹栀逍遥散高、中、低剂量组(38.0、19.0、9.5 g·kg-1),每组13只.采用高脂饲料连续喂养8周复制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大鼠模型.模型复制成功后水飞蓟宾组和丹栀逍遥散各剂量组大鼠开始灌胃给予相应的药物,连续给药4周,给药结束后进行取材和相关
目的:比较肝郁脾虚证和湿热蕴结证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患者肝硬度值,探讨NASH患者肝纤维化的影响因素.方法:对2015年8月至2020年9月就诊的116例NASH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记录患者年龄、性别、身高、体重,计算体质量指数(BMI),收集患者肝硬度值及腹部B超、肝功能、血脂等检查结果.依据中医证型和是否超重将患者分组,进行组间比较和析因方差分析,采用逐步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各因素对患者肝硬度值的影响.结果:析因方差分析显示,中医证型和是否超重对NASH患者肝硬度值的影响具有交互效应,非超重肝胆
肝郁证是临床常见的一种以情绪低沉、胸胁及少腹部胀满疼痛、喜叹息为主要表现的病证,女性较为多见[1].其病情的轻重与发病的时间、肝郁的程度、郁滞的部位及情绪的变化密切相关,肝脏影像学检查结果无异常,将其归属于神经官能症,无特异性的治疗手段,多从抗抑郁及心理疏导对症治疗,存在服药时间长、停药易复发、副作用较大等因素,往往疗效欠佳.中医药因其安全高效、整体观念及辨证论治的特点,在改善肝郁患者临床症状及病情预后转归中发挥出特色与优势.
目的:运用网络药理学方法分析附子理中汤(FZLZD)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性病(NAFLD)的潜在作用机制.方法:检索TCMSP数据库筛选出FZLZD药物活性成分及作用靶点,并借助Uniprot平台进行靶点蛋白规范化处理.检索GeneCards与OMIM数据库得到NAFLD靶点基因,进一步获取药物和疾病共有靶点,即为FZLZD治疗NAFLD的潜在靶点基因.利用Cytoscape 3.7.2绘制药物活性成分-靶点-疾病网络图,利用Cytoscape 3.7.2结合String数据库构建蛋白互作(PPI)网络,利
高脂血症性脂肪性肝病是指由于高脂血症脂质合成超过肝脏的代谢能力,从而聚集于肝组织内并导致肝细胞脂肪变性而产生的一系列病理改变[1,2].本病发病机制复杂,目前尚无统一的治疗方案,西医治疗主要以调整饮食、增加运动量、应用降血脂药物和胰岛素增敏剂等为主,但长期疗效并不理想[3].中药以其改善脂代谢、调节机体内环境等方面的良好疗效在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治疗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4].降脂清肝汤是本院在长期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中总结的经验方,具有疏肝健脾、利湿化痰的功效,本研究观察该方对肝郁脾虚、痰湿内蕴型高脂血
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和动物实验验证,研究苦黄颗粒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的作用机制.方法:利用中药系统药理学分析平台(TCMSP)查找苦黄颗粒中5味中药的化学成分并进行活性化合物筛选.利用Pubchem、Swiss Target Predic-tion、SEA和STITCH数据获取苦黄颗粒活性化合物的作用靶点.利用DisGeNET和GeneCards数据库查找NAFLD的疾病靶点,取交集后得到苦黄颗粒治疗NAFLD的潜在靶点.使用String数据库构建蛋白质—蛋白质互作网络,并在Metasca
目的:探讨恩替卡韦联合氧化苦参碱治疗对肝纤维化患者肝功能及肝纤维化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在我院消化科住院的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患者98例,分为联合治疗组和恩替卡韦组各49例,两组患者均进行常规治疗,恩替卡韦组患者口服恩替卡韦治疗,联合治疗组患者采用恩替卡韦联合氧化苦参碱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肝功能、肝纤维化、炎症指标的变化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与恩替卡韦组相比,联合治疗组患者肝功能、肝纤维化、炎症指标好转时间、IL-6、IL-8、IL-10、TGF-β1、IFN-γ
目的:利用网络药理学方法探讨红花-黄芪治疗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的可能性.方法:应用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与分析平台搜索“红花”、“黄芪”得到其有效成分及作用靶点,利用GeneCards数据库和OMIM数据库获取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的疾病靶点.将红花、黄芪的作用靶点与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的靶基因取交集得到共同的靶基因,利用Cytoscape3.8.0绘制红花-黄芪与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的成分-靶点网络图;利用String平台构建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网络并进行基因本体功能富集分析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通路富集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