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改革创新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必须牢牢把握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紧紧围绕推动企业又好又快发展这一中心任务。继续坚持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长效机制建设,大力弘扬理论联系实际的马克思主义学风,认真落实党的十七大对党的建设的总体部署。
关键词: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改革创新
中图分类号:F2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8809(2010)10-0230-01
什么是改革创新精神?就是以改革创新的精神状态、改革创新的思想作风、改革创新的工作方法全面加强和改进党的各方面建设。新形势下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如何改革创新?我认为,实际工作中要把握好五个“必须”。
一、必须牢牢把握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在当代中国,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就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真正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这个理论体系为我们改革创新党建工作提供了强大的思想理论武器。也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这就是必须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进行党建工作的改革创新。这也就是说,坚持以改革创新精神加强党的建设,就必须着眼于提高全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坚持不懈地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全党,推动广大党员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自觉用这一理论体系指导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的改造,提高运用科学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这是改革创新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的首要任务和根本要求。
二、必须紧紧围绕推动企业又好又快发展这一中心任务
企业党的工作的中心任务就是要使企业又好又快发展。因此,企业党建工作必须坚持围绕企业又好又快发展这个中心开展党的工作,展现党组织的作用。我们一定要从推动企业发展和党的建设相互协调、相互促进的高度,准确把握企业发展,特别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对企业党建工作提出的新任务和新要求,不断把非公有制企业中党建工作的政治优势转化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只有这样,才能抓住改革创新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的关键,才会使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富有活力、更有成效。改革创新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就是如何发挥好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按照党章规定的五个方面的职责。政治核心作用具有五个方面的特性,一是原则性,它不是具体的生产经营指挥,而是在原则问题上把握方向;二是服务性,它不是和经济工作两张皮。而是围绕企业生产经营这个中心任务开展工作,做好服务;三是参与性,即融入法人治理机构,参与企业重大问题决策;四是凝聚性,即围绕中心,凝聚人心,把党组织的作用转化为企业核心竞争力;五是渗透性,即作为管理链条中的环节,渗透于企业生产经营全过程,贯穿于企业决策、执行、监督全过程。
三、必须继续坚持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长效机制建设
应该坚持和继承的好传统中,有党长期培育形成的,也有改革开放以来新取得的,特别是全党开展的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及其形成的长效机制建设,这都是要坚持的。先进性教育活动之所以取得成效,核心是我们紧紧抓住了先进性建设问题,把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要求变成制度现实。要改革创新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必须大力巩固先进性教育活动成果,贯彻落实好我们党自改革开放以来出台的关于加强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的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方针政策和制度规定,贯彻落实好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的长效机制文件。建立健全对非公有制企业党务工作者的激励和保障机制。即要建立健全包括企业党建工作和党组织负责人岗位责任制的绩效考核制度,据此定期考察、科学评价党务工作者的工作;要落实相应待遇。非公有制企业党务工作者是企业聘用的员工,应该与其他员工一样在企业获得合理报酬,同时作为党的工作者应当名正言顺地享有相应的政治地位;要建立党务工作者权益保障基金,党务工作者因履行职责、维护员工合法权益被企业解除劳动合同或遭受重大损失时,通过权益保障基金给予适当补偿。
四、必须大力弘扬理论联系实际的马克思主义学风
改革创新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一方面,必须客观认识现状,敢于正视矛盾,遵循非公有制企业发展规律,以锐意进取的精神和深入扎实的作风研究和回答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实践提出的重点、热点、难点问题。另一方面,还要克服唯书唯上、崇洋崇古、照搬照套的行为习惯,坚持解放思想、求真务实,推崇探索、宽容失败,提倡竞争、倡导合作,鼓励党员干部以蓬勃向上的朝气、敢闯敢试的锐气、开拓进取的勇气做好各自的工作,让一切有利于增强党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的创新理念得到尊重、创新举措得到鼓励、创新才能得到发挥、创新成果得到推行。这是确保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始终生气勃勃和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
五、必须认真落实党的十七大对党的建设的总体部署
党的十七大对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作出了总体部署,这就是坚持“一条主线”、突出“五个重点”、明确“一个目标”、抓好“六项任务”。一是明确了一条主线,就是把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作为主线,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全面贯彻为民、务实、清廉的要求;二是突出了五个重点,就是以坚定理想信念为重点加强思想建设、以造就高素质党员干部队伍为重点加强组织建设、以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为重点加强作风建设、以健全民主集中制为重点加强制度建设、以完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为重点加强反腐倡廉建设;三是确立了一个目标,就是把我们党建设成为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求真务实、改革创新、艰苦奋斗、清正廉洁、富有活力、团结和谐的执政党;四是提出了六项任务,包括思想理论建设、执政能力建设、党内民主建设、高素质干部队伍和人才队伍建设、基层党组织建设、作风建设等六项重点任务。这一总体部署,涵盖了党的建设的各个方面,体现了改革创新精神,反映了广大党员和人民群众的热切期盼,为我们在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企业党的建设指明了方向。总之,改革创新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必须把握一个理论体系、围绕—个中心任务、坚持一个长效机制、弘扬一个优良作风、落实一个总体部署,这五个方面相互联系、相辅相成。抓好了这“五个一”,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就会不断增强。
参考文献:
[1]李军波,国有企业的企业家问题及其解决思路,江西社会科学,2007,(5)
[2]陈载华,国有企业党建工作创新的思考,传承,2007
关键词: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改革创新
中图分类号:F2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8809(2010)10-0230-01
什么是改革创新精神?就是以改革创新的精神状态、改革创新的思想作风、改革创新的工作方法全面加强和改进党的各方面建设。新形势下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如何改革创新?我认为,实际工作中要把握好五个“必须”。
一、必须牢牢把握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在当代中国,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就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真正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这个理论体系为我们改革创新党建工作提供了强大的思想理论武器。也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这就是必须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进行党建工作的改革创新。这也就是说,坚持以改革创新精神加强党的建设,就必须着眼于提高全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坚持不懈地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全党,推动广大党员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自觉用这一理论体系指导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的改造,提高运用科学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这是改革创新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的首要任务和根本要求。
二、必须紧紧围绕推动企业又好又快发展这一中心任务
企业党的工作的中心任务就是要使企业又好又快发展。因此,企业党建工作必须坚持围绕企业又好又快发展这个中心开展党的工作,展现党组织的作用。我们一定要从推动企业发展和党的建设相互协调、相互促进的高度,准确把握企业发展,特别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对企业党建工作提出的新任务和新要求,不断把非公有制企业中党建工作的政治优势转化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只有这样,才能抓住改革创新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的关键,才会使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富有活力、更有成效。改革创新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就是如何发挥好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按照党章规定的五个方面的职责。政治核心作用具有五个方面的特性,一是原则性,它不是具体的生产经营指挥,而是在原则问题上把握方向;二是服务性,它不是和经济工作两张皮。而是围绕企业生产经营这个中心任务开展工作,做好服务;三是参与性,即融入法人治理机构,参与企业重大问题决策;四是凝聚性,即围绕中心,凝聚人心,把党组织的作用转化为企业核心竞争力;五是渗透性,即作为管理链条中的环节,渗透于企业生产经营全过程,贯穿于企业决策、执行、监督全过程。
三、必须继续坚持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长效机制建设
应该坚持和继承的好传统中,有党长期培育形成的,也有改革开放以来新取得的,特别是全党开展的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及其形成的长效机制建设,这都是要坚持的。先进性教育活动之所以取得成效,核心是我们紧紧抓住了先进性建设问题,把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要求变成制度现实。要改革创新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必须大力巩固先进性教育活动成果,贯彻落实好我们党自改革开放以来出台的关于加强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的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方针政策和制度规定,贯彻落实好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的长效机制文件。建立健全对非公有制企业党务工作者的激励和保障机制。即要建立健全包括企业党建工作和党组织负责人岗位责任制的绩效考核制度,据此定期考察、科学评价党务工作者的工作;要落实相应待遇。非公有制企业党务工作者是企业聘用的员工,应该与其他员工一样在企业获得合理报酬,同时作为党的工作者应当名正言顺地享有相应的政治地位;要建立党务工作者权益保障基金,党务工作者因履行职责、维护员工合法权益被企业解除劳动合同或遭受重大损失时,通过权益保障基金给予适当补偿。
四、必须大力弘扬理论联系实际的马克思主义学风
改革创新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一方面,必须客观认识现状,敢于正视矛盾,遵循非公有制企业发展规律,以锐意进取的精神和深入扎实的作风研究和回答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实践提出的重点、热点、难点问题。另一方面,还要克服唯书唯上、崇洋崇古、照搬照套的行为习惯,坚持解放思想、求真务实,推崇探索、宽容失败,提倡竞争、倡导合作,鼓励党员干部以蓬勃向上的朝气、敢闯敢试的锐气、开拓进取的勇气做好各自的工作,让一切有利于增强党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的创新理念得到尊重、创新举措得到鼓励、创新才能得到发挥、创新成果得到推行。这是确保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始终生气勃勃和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
五、必须认真落实党的十七大对党的建设的总体部署
党的十七大对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作出了总体部署,这就是坚持“一条主线”、突出“五个重点”、明确“一个目标”、抓好“六项任务”。一是明确了一条主线,就是把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作为主线,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全面贯彻为民、务实、清廉的要求;二是突出了五个重点,就是以坚定理想信念为重点加强思想建设、以造就高素质党员干部队伍为重点加强组织建设、以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为重点加强作风建设、以健全民主集中制为重点加强制度建设、以完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为重点加强反腐倡廉建设;三是确立了一个目标,就是把我们党建设成为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求真务实、改革创新、艰苦奋斗、清正廉洁、富有活力、团结和谐的执政党;四是提出了六项任务,包括思想理论建设、执政能力建设、党内民主建设、高素质干部队伍和人才队伍建设、基层党组织建设、作风建设等六项重点任务。这一总体部署,涵盖了党的建设的各个方面,体现了改革创新精神,反映了广大党员和人民群众的热切期盼,为我们在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企业党的建设指明了方向。总之,改革创新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必须把握一个理论体系、围绕—个中心任务、坚持一个长效机制、弘扬一个优良作风、落实一个总体部署,这五个方面相互联系、相辅相成。抓好了这“五个一”,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就会不断增强。
参考文献:
[1]李军波,国有企业的企业家问题及其解决思路,江西社会科学,2007,(5)
[2]陈载华,国有企业党建工作创新的思考,传承,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