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电源自动转换开关自动磨合台研制

来源 :电工电气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asilmhb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针对传统自动转换开关(ATSE)磨合台装夹慢、磨合效率低,并经常发生磨合中断等问题,设计出三种能够有效解决问题的自动磨合台.给出了设计方案和基本结构,并对三种自动磨合台进行多角度对比与分析,确立了夹叉式气动磨合台为最终方案,经试验验证和实际生产应用表明,夹叉式气动磨合台经车间使用效果良好,磨合平稳、装夹方便,气动磨合效率显著提高.
其他文献
如何减小高压电气设备中金属微粒对GIS/GIL的污染是提高绝缘强度的关键技术难题之一.对金属微粒产生危害的方式、影响因素及金属微粒抑制措施进行了综述.指出金属微粒的来源广泛、类型多样且微粒的产生不可避免,自由微粒在设备内的复杂运动加剧了其危害的不可控性,微粒危害大小主要因素有微粒尺寸、气压与电压形式等.介绍了表面附膜、微粒陷阱等微粒抑制措施,指出如何合理改进微粒抑制措施,获取更加高效的微粒无害化方法是亟待解决的问题,为今后进一步研究金属微粒提供了参考.
气体绝缘开关设备(GIS)受制造技术、装配工艺、运行环境等因素影响,运行中可能会出现六氟化硫(SF6)气体泄漏、局部放电等故障.介绍了某220 kV气体绝缘设备伸缩节气室漏气放电,220 kV母差保护动作跳闸事故,解体故障气室,从环境、受力、导体等方面进行了故障分析,并给出了整改措施,对GIS设备的运行维护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针对目前电力交易模式下新能源的安全消纳问题,以区块链为核心,提出一种面向P2P交易的分级电价方法,充分利用区块链透明、不可篡改、去中心化的特征支撑P2P交易数据安全和P2P交易电能质量安全.依靠Merkle树的特殊结构简化交易数据验证过程,保证交易数据的不可篡改;综合考虑用户侧和供电侧的可靠性要求,构建电能质量分级评价体系,获得各供电节点电能质量评价值,再依据电能质量评价值修正各供电节点上网电价交易的电能质量安全;通过算例验证了该方法可以在有效保证电能质量的前提下提升新能源的消纳.
综合能源系统存在较大的运行不确定性,规划过程中忽略这种不确定性会导致设备配置容量过于理想化、设备利用率低的问题.针对此问题,本文采用仿射变量建立综合能源系统协同规划模型,将仿射优化模型分解为目标仿射函数的中心值最小及在不确定性因素影响下仿射函数变化量最小两个子问题,前者为仅考虑源荷预测功率的确定性优化模型,后者考虑源荷预测误差,通过max模型和min模型交替迭代,使配置结果受不确定性因素影响最小.采用某园区综合能源系统规划算例验证所提方法的有效性和经济性.
传统被动式控制技术因输入中电压环路的缺失而导致负载输出存在稳态误差,提出了一种改进的被动式三相多电平逆变器控制技术.该方法是根据能量整形和阻尼注入完成的,目的是将逆变器的能量流调节到最优水平并保证全局渐近稳定性,给出了多电平电压源型逆变器的拓扑结构和数学模型;根据能量函数进行能量整形和阻尼注入得到多电平VSI的开关函数来确保系统的稳定运行;为消除负载的稳态误差将电压回路引入开关函数进行线性规划分析.通过MATLAB/Simulink仿真,仿真结果表明系统在任何负载的情况下都具有良好的瞬态响应和稳态误差,并
针对青藏直流存在换相失败的问题,提出了柔性直流输电的技术方案.分析了电压源换流器的数学模型,介绍了MMC的拓扑结构,并详细计算了青藏柔性直流的系统参数.利用ADPSS软件搭建了11电平的青藏柔性直流模型,并在逆变侧分别设置了单相接地短路故障、两相接地短路故障、三相接地短路故障,分别对各种不同类型的故障进行了仿真研究.仿真结果表明,在三种严重程度不同的故障情况下,电压下降的幅度逐渐增加,直流输电传送的功率也逐渐下降,但都未发生换相失败,青藏柔性直流输电依旧完成了换相,验证了该方案的可行性,为防御青藏直流换相
为了满足精密电镀的控制需求,设计了一种基于FPGA和AD7985的高速高精度的数据采集系统,该数据采集系统可应用于高精度的脉冲电镀电源中,用于采集输出脉冲的电流和电压参数并用于电流调控.首先设计分析了采集系统的主要硬件电路,包括隔离放大电路、电压跟随电路和AD转换电路;然后对AD7985的控制时序进行了研究,给出了控制流程图,并通过QuartusⅡ进行仿真,得到了预期的仿真波形图.最后,将该数据采集系统应用于高精度脉冲电镀电源中,在单独正向脉冲和周期换向脉冲两种模式下均可实现对电流、电压的实时、高速数据采
由短距离、高电压等级输电线路构成的城市环网,在发生故障时的故障行波特征相对复杂.通过研究环形电网发生接地故障后的故障行波传播特征,提出一种环形电网故障定位方法,该方法采用小波法提取各母线节点在故障后的行波特征量,根据各母线节点初始波头时间关系,寻找到一段非故障线路,并根据各母线波头时间确定故障线路,对于复杂的母线近区故障,引入行波极性比较原理确定故障母线,最后经双端行波法精确定位.经EMTP建模联合MATLAB仿真分析表明,该方法故障定位精度高、效果好,能正确识别母线近区故障.
随着直流负荷日益增多,且直流电源占比越来越大,传统的交流供电网络已经难以适应现代智慧城市供电需求.针对市政供电不同场景,提出了多种直流配用电系统方案.给出了直流配用电系统设计方案,介绍了直流配用电关键设备,对典型的直流供电场景进行了分析,并列举了一些典型应用场景的拓扑结构.通过工程案例验证了该方案具有良好的应用和推广价值.
以化工管道连接使用的Q235钢法兰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磷化处理以提高耐蚀性.采用正交试验法考察了磷酸二氢锌浓度、氟化钠浓度、硝酸镧浓度、磷化液温度和磷化时间对磷化膜耐CuSO4点蚀时间的影响,并通过极差分析得到最佳磷化工艺条件为:磷酸二氢锌浓度60 g/L、氟化钠浓度2.5 g/L、硝酸镧浓度40 mg/L、磷化液温度70℃、磷化时间15 min.将最佳磷化工艺条件用于法兰磷化处理,结果表明:法兰表面磷化膜呈深灰色,覆盖完整并且致密性较好,其物相组成为Zn3(PO4)2·4H2O和Zn2Fe(PO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