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高层公寓建筑具有建筑面积大、人员密集等特点,如果出现火灾情况,严重威胁到建筑人员人身安全以及财产安全,因此,必须加强对高层公寓建筑防火设计的重视程度.科学合理展开设计.以此提升高层建筑的耐火性能。此次研究主要是从不同方面阐述高层公寓建筑防火设计。希望能够为相关人员提供理论参考。
[关键词]高层公寓建筑;防火设计;分析
当今时期,我国城市发展较为快速,越来越多的城市公寓建筑拔地而起。由于高层建筑内部人员较多、装饰材料具有易燃性质.稍微不当很容易导致火灾。因此.为提升高层公寓建筑的耐火性能,降低火势蔓延,给与人员足够的疏散时间.在高层公寓建筑防火设计中.必须提高防火意识.针对高层公寓建筑结构合理设计,最大程度的降低火灾隐患。
1、保证建筑主体结构有足够的耐火稳定性
现阶段,我国高层公寓建筑主要是采取钢结构的建筑方式,尽管在稳定性和整体性方面性能良好.但是普遍存在耐火性较差的现象。受到温度升高因素影响.会导致钢材抗拉性能、承重性能受到影响,以此影响建筑主体结构。通常来讲,当温度达到450℃-650℃范围内.钢材很容易出现钢梁弯曲、变形等等情况.无法继续使用。钢结构如果没有采取防火保护措施,耐火极限时间非常短,只有15min左右时间。所以。提升建筑主体结构的耐火性能至关重要。
1.1耐火等级和材料选择
我国建筑结构的耐火极限包括四个耐火等级.高层建筑必须是一级或者二级。建筑耐火能力主要是由建筑构件的耐火极限、以及燃烧性能等因素影响,在耐火等级中明确规定二者详细信息。构件材料呈现出不同的燃烧性能,可以分为可燃烧体、不燃烧体、以及难燃烧体等是哪张。对于构建耐火极限来讲,其具体是指从燃烧到损坏的时间。
1.2根据建筑物耐火等级来选定构件材料和构造方式
若高层公寓建筑采取一级耐火等级的承重墙,柱子所需要的非燃烧体材料,耐火极限必须高于3h;而梁所需要的非燃烧体,其耐火极限必须高于2h;并且保证钢筋保护层厚度符合规范要求,一般来说厚度需要在30mm之上。在高层公寓建筑防火设计过程中,为降低火灾后建筑物的修复难度,并且提供充实的疏散时间,必须保证建筑主体结构具有良好的耐火性能。吊顶与隔墙等需要具备良好的耐火性能.而公寓内部的家具和装修材料.应尽可能的使用难燃材料或者不燃材料。如果公寓室内材料经过防火处理.则有利于延缓火势蔓延。
2、做好防火分隔与安全通道设计
如果高层公寓建筑发生火灾,大约有70%左右的死亡人员是由于毒烟气窒息而亡。因此.必须茌高层公寓建筑中设置防排烟系统。一般情况下,烟气垂直扩散速度为3.4m/s.水平扩散速度大约是0.3-0.8m/s;如果没有阻挡.烟雾大约1分钟左右便可以扩大到整个大楼。可以说.烟雾扩散速度远远高于人员疏散速度。而高层公寓建筑火灾的垂直方向蔓延.主要是通过竖向管井、电梯井、以及楼梯间等途径.从而形成烟囱效应。并且楼梯间也是建筑内人员主要的疏散场所.消防电梯间则是消防人员进入高层建筑的主要通道。因此,为防止烟气进入此场所中,或者排出其中的烟气,保證人员的人身安全,在高层公寓建筑内部必须设置机械加压送风系统.以此达到快速排烟、实现无烟的目的。
2.1防火间距
高层公寓建筑之间有必要保持一定的防火间距.以此来避免火势通过辐射热的方式进行扩散。由于高层公寓建筑人员疏散比较困难.并且消防云梯车对消防登高作业场地的工作半径要求较大,因此高层建筑主体与一、二级耐火等级高层民用建筑物,必须具有超出13m防火间距;并且与耐火等级高于一级二级的裙房,保持9m以上的防火间距;与耐火等级高于三级四级的裙房,保持11m以上的防火间距:与其他民用建筑物之间,保持14m以上的防火间距。
2.2防火分区
茌高层公寓建筑中,为防止烟火蔓延,可以采取设置防火分区的形式.也可以说是通过防火卷材、或者是防火墙,合理分隔建筑区域。对于一级和二级耐火等级建筑来说,其长度有必要大于150m,并且其防火分区面积需要控制在2500m2以内,地下室需要控制在500m2内。在选择防火墙材料时,选择的不燃烧体的耐火极限,必须超过4小时。如果防护墙上部设置门窗口,需要设置甲级防火门窗,不允许在防火墙墙体穿越各种管道。如果高层公寓建筑无法设置防火墙.可以利用防火卷帘进行替换,加以水幕保护。
2.3安全疏散通道出口
高层公寓建筑必须着重考虑安全疏散问题.以此最大程度的降低火灾伤亡。一般来说,高层公寓建筑属于人员较为密集的场所,因此,保证所有的防火分区,必须具备两个以上的安全出口。对于高层公寓建筑来讲,楼梯属于常见的安全出口,如果楼梯间开敞。则容易使火势蔓延.影响疏散,所以采取封闭式的楼梯间,以此加快人员疏散速度。因此防烟楼梯间应设置前室.更加有利于人员疏散。高层公寓建筑必须设置防烟楼梯间或者封闭的楼梯间.楼梯间设置两个疏散方向。如果是超高层建筑,可以增设避难层或者暂时安全区。此外,可以在疏导通道中设置一些显著的标识,比如说疏散方向指示灯、安全出口灯等等,以此实现人员的顺利、快速疏散。
3、强化报警系统和灭火装置,设置自动报警装置和自动灭火装置
对于报警系统与灭火装置来讲,具体有感温、感烟、以及感光等几种类型;而自动报警和自动灭火装置则属于自动喷淋设备.或者是利用干粉、二氧化碳替代不宜用水灭火的灭火装备。在高层公寓建筑中设置自动灭火装置或者自动报警装置.有必要成立消防控制中心.可以做出报警、灭火、疏散等提示.及时指挥和控制防火门窗、消防电梯、紧急照明等设备。一般来说,高层公寓建筑主要是自防自救.并且在室内需要非常多的消防用水,用水量大约是301/s,而高层公寓建筑消防用水的最高值是501/s。所以,考虑到3小时的火灾延续时间.有必要结合市政给水情况。决定是否在高层建筑外部加设消防水池。
3.1室内消火栓的设置范围
第一、高层公寓的裙房中、以及主体建筑中;第二、高层公寓建筑的消防电梯中,以及防烟楼梯中,以此便于消防人员快速实施灭火:第三、在避难层中设置消火栓.有利于室内人员展开自救:第四、在屋顶设置消火栓。可以避免火灾扩散到顶层以此保护人员安全:第五、室内消火栓箱中需要设置消防卷盘.有利于建筑内部人员展开初期灭火行动。
3.2室内消火栓设置的技术要求
第一、在水力计算的基础上.保证消火栓充实水柱不能低于13m,从而保证消防员的灭火工作不受到浓烟热度影响,以此使消火栓发挥出自身性能;第二、在高层公寓建筑中。消火栓间距应小于30m;第三、设置分区供水系统,一般采取串联和并联两种形式的供水方式;可以通过减压装置,解决消火栓出水压力低的问题;第四、屋顶水箱。在高层公寓建筑屋顶设置屋顶水箱,保证其高度符合消火栓静水压力为0.15MPa的需求,以此来确保初期火灾的消防用水量、消防水压符合需求。如果无法满足,可以设置气压水罐,或者是稳压泵。如果是并联的供水方式,必须确保消防水箱与高位消防水箱具有一致的水容量。一旦火灾发生,高位水箱中能够注入消防水泵中的消防用水;第五、水泵接合器。确保消防车供水范围内的水泵接合器数量、性能满足消防救火需求。
总结:
总而言之.高层公寓建筑如果出现火灾.将对建筑物内部人员的身安全和财产安全带来巨大损害。因此,针对高层公寓建筑防火设计,要求设计人员在保证各项规定符合要求的基础上.结合高层公寓建筑的实际情况、以及防火分区、消防施救、安全疏散等等方面上合理设计,从而最大程度的降低火灾带来的危险性。
[关键词]高层公寓建筑;防火设计;分析
当今时期,我国城市发展较为快速,越来越多的城市公寓建筑拔地而起。由于高层建筑内部人员较多、装饰材料具有易燃性质.稍微不当很容易导致火灾。因此.为提升高层公寓建筑的耐火性能,降低火势蔓延,给与人员足够的疏散时间.在高层公寓建筑防火设计中.必须提高防火意识.针对高层公寓建筑结构合理设计,最大程度的降低火灾隐患。
1、保证建筑主体结构有足够的耐火稳定性
现阶段,我国高层公寓建筑主要是采取钢结构的建筑方式,尽管在稳定性和整体性方面性能良好.但是普遍存在耐火性较差的现象。受到温度升高因素影响.会导致钢材抗拉性能、承重性能受到影响,以此影响建筑主体结构。通常来讲,当温度达到450℃-650℃范围内.钢材很容易出现钢梁弯曲、变形等等情况.无法继续使用。钢结构如果没有采取防火保护措施,耐火极限时间非常短,只有15min左右时间。所以。提升建筑主体结构的耐火性能至关重要。
1.1耐火等级和材料选择
我国建筑结构的耐火极限包括四个耐火等级.高层建筑必须是一级或者二级。建筑耐火能力主要是由建筑构件的耐火极限、以及燃烧性能等因素影响,在耐火等级中明确规定二者详细信息。构件材料呈现出不同的燃烧性能,可以分为可燃烧体、不燃烧体、以及难燃烧体等是哪张。对于构建耐火极限来讲,其具体是指从燃烧到损坏的时间。
1.2根据建筑物耐火等级来选定构件材料和构造方式
若高层公寓建筑采取一级耐火等级的承重墙,柱子所需要的非燃烧体材料,耐火极限必须高于3h;而梁所需要的非燃烧体,其耐火极限必须高于2h;并且保证钢筋保护层厚度符合规范要求,一般来说厚度需要在30mm之上。在高层公寓建筑防火设计过程中,为降低火灾后建筑物的修复难度,并且提供充实的疏散时间,必须保证建筑主体结构具有良好的耐火性能。吊顶与隔墙等需要具备良好的耐火性能.而公寓内部的家具和装修材料.应尽可能的使用难燃材料或者不燃材料。如果公寓室内材料经过防火处理.则有利于延缓火势蔓延。
2、做好防火分隔与安全通道设计
如果高层公寓建筑发生火灾,大约有70%左右的死亡人员是由于毒烟气窒息而亡。因此.必须茌高层公寓建筑中设置防排烟系统。一般情况下,烟气垂直扩散速度为3.4m/s.水平扩散速度大约是0.3-0.8m/s;如果没有阻挡.烟雾大约1分钟左右便可以扩大到整个大楼。可以说.烟雾扩散速度远远高于人员疏散速度。而高层公寓建筑火灾的垂直方向蔓延.主要是通过竖向管井、电梯井、以及楼梯间等途径.从而形成烟囱效应。并且楼梯间也是建筑内人员主要的疏散场所.消防电梯间则是消防人员进入高层建筑的主要通道。因此,为防止烟气进入此场所中,或者排出其中的烟气,保證人员的人身安全,在高层公寓建筑内部必须设置机械加压送风系统.以此达到快速排烟、实现无烟的目的。
2.1防火间距
高层公寓建筑之间有必要保持一定的防火间距.以此来避免火势通过辐射热的方式进行扩散。由于高层公寓建筑人员疏散比较困难.并且消防云梯车对消防登高作业场地的工作半径要求较大,因此高层建筑主体与一、二级耐火等级高层民用建筑物,必须具有超出13m防火间距;并且与耐火等级高于一级二级的裙房,保持9m以上的防火间距;与耐火等级高于三级四级的裙房,保持11m以上的防火间距:与其他民用建筑物之间,保持14m以上的防火间距。
2.2防火分区
茌高层公寓建筑中,为防止烟火蔓延,可以采取设置防火分区的形式.也可以说是通过防火卷材、或者是防火墙,合理分隔建筑区域。对于一级和二级耐火等级建筑来说,其长度有必要大于150m,并且其防火分区面积需要控制在2500m2以内,地下室需要控制在500m2内。在选择防火墙材料时,选择的不燃烧体的耐火极限,必须超过4小时。如果防护墙上部设置门窗口,需要设置甲级防火门窗,不允许在防火墙墙体穿越各种管道。如果高层公寓建筑无法设置防火墙.可以利用防火卷帘进行替换,加以水幕保护。
2.3安全疏散通道出口
高层公寓建筑必须着重考虑安全疏散问题.以此最大程度的降低火灾伤亡。一般来说,高层公寓建筑属于人员较为密集的场所,因此,保证所有的防火分区,必须具备两个以上的安全出口。对于高层公寓建筑来讲,楼梯属于常见的安全出口,如果楼梯间开敞。则容易使火势蔓延.影响疏散,所以采取封闭式的楼梯间,以此加快人员疏散速度。因此防烟楼梯间应设置前室.更加有利于人员疏散。高层公寓建筑必须设置防烟楼梯间或者封闭的楼梯间.楼梯间设置两个疏散方向。如果是超高层建筑,可以增设避难层或者暂时安全区。此外,可以在疏导通道中设置一些显著的标识,比如说疏散方向指示灯、安全出口灯等等,以此实现人员的顺利、快速疏散。
3、强化报警系统和灭火装置,设置自动报警装置和自动灭火装置
对于报警系统与灭火装置来讲,具体有感温、感烟、以及感光等几种类型;而自动报警和自动灭火装置则属于自动喷淋设备.或者是利用干粉、二氧化碳替代不宜用水灭火的灭火装备。在高层公寓建筑中设置自动灭火装置或者自动报警装置.有必要成立消防控制中心.可以做出报警、灭火、疏散等提示.及时指挥和控制防火门窗、消防电梯、紧急照明等设备。一般来说,高层公寓建筑主要是自防自救.并且在室内需要非常多的消防用水,用水量大约是301/s,而高层公寓建筑消防用水的最高值是501/s。所以,考虑到3小时的火灾延续时间.有必要结合市政给水情况。决定是否在高层建筑外部加设消防水池。
3.1室内消火栓的设置范围
第一、高层公寓的裙房中、以及主体建筑中;第二、高层公寓建筑的消防电梯中,以及防烟楼梯中,以此便于消防人员快速实施灭火:第三、在避难层中设置消火栓.有利于室内人员展开自救:第四、在屋顶设置消火栓。可以避免火灾扩散到顶层以此保护人员安全:第五、室内消火栓箱中需要设置消防卷盘.有利于建筑内部人员展开初期灭火行动。
3.2室内消火栓设置的技术要求
第一、在水力计算的基础上.保证消火栓充实水柱不能低于13m,从而保证消防员的灭火工作不受到浓烟热度影响,以此使消火栓发挥出自身性能;第二、在高层公寓建筑中。消火栓间距应小于30m;第三、设置分区供水系统,一般采取串联和并联两种形式的供水方式;可以通过减压装置,解决消火栓出水压力低的问题;第四、屋顶水箱。在高层公寓建筑屋顶设置屋顶水箱,保证其高度符合消火栓静水压力为0.15MPa的需求,以此来确保初期火灾的消防用水量、消防水压符合需求。如果无法满足,可以设置气压水罐,或者是稳压泵。如果是并联的供水方式,必须确保消防水箱与高位消防水箱具有一致的水容量。一旦火灾发生,高位水箱中能够注入消防水泵中的消防用水;第五、水泵接合器。确保消防车供水范围内的水泵接合器数量、性能满足消防救火需求。
总结:
总而言之.高层公寓建筑如果出现火灾.将对建筑物内部人员的身安全和财产安全带来巨大损害。因此,针对高层公寓建筑防火设计,要求设计人员在保证各项规定符合要求的基础上.结合高层公寓建筑的实际情况、以及防火分区、消防施救、安全疏散等等方面上合理设计,从而最大程度的降低火灾带来的危险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