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宙十大奥秘

来源 :大自然探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ynxm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2年5月,国外媒体评选出了宇宙十大奥秘。本刊简介如下。
  什么事暗物质
  暗能量据信占宇宙的大约70%,科学家目前试图观测暗能量的效果。但暗能量并不是宇宙中唯一的暗东西,大约25%的宇宙是由完全独立的材料——暗物质组成的。无论是望远镜还是人眼都看不见暗物质,因为暗物质既不发射也不吸收可见光(或任何形式的电磁辐射)。不过,暗物质的引力效应在星团和个体恒星的运动中很明显。许多科学家推测暗物质是由亚原子粒子组成的,这些粒子与创造我们周围万事万物的粒子有着本质的不同。
  星系回收
  近年来,科学家注意到,星系形成新恒星所消耗的物质似乎多于星系实际上包含的物质。例如,银河系看来每年都会把一颗太阳那么多的尘埃和气体转变成新恒星,但它却没有足够的多余物质来长期维持这种造星速度。一项对遥远星系的研究可能为此提供了答案:科学家注意到,被星系排斥掉的气体正在重返星系中心。
  宇宙会怎样了结
  科学家现在普遍相信宇宙始于大爆炸。但它会怎样结束?基于一系列因素,理论物理学家相信宇宙的命运可能是以下完全不同的几种之一。如果暗能量的数量不足以抵御引力的压缩力,整个宇宙就可能坍缩成一个奇点,这便是大爆炸的一个镜像——被称为“大收缩”。然而,最近的发现却表明,大收缩的可能性不如“大降温”高。所谓大降温,就是暗能量迫使宇宙进入缓慢、渐进的膨胀,最终所有的残余——燃尽的恒星和死亡的行星,死气沉沉地徘徊在绝对零度之上一点点。如果存在足够的暗能量来压制所有其他力量,就可能发生“大撕裂”——所有星系、恒星甚至原子皆被撕裂。
  外星人在哪儿
  1961年,美国天体物理学家弗兰克·德雷克设计了一个颇有争议的公式:通过一系列与外星生命存在的可能性有关的因子(例如宇宙中的恒星形成速率、拥有行星的恒星比例、拥有适合生命存在的条件的行星比例等)的相乘,他猜想其他行星上存在智慧生命的可能性相当大。但问题是:我们至今未听见任何外星人的声音。不过,最近发现了理论上可能拥有生命的遥远行星,这再度激发了科学家寻找外星人的热情。
  矩形星系
  2012年初,科学家注意到大约7000万光年外的一个天体在可见的宇宙中显得非常特别:这个星系——LEDA 074886的形状竟然颇像矩形(长方形)。尽管大多数星系都呈圆盘状、椭球状或不规则球状,这个星系却是矩形和钻石形状。一些科学家推测,这个形状可能源自两个螺旋星系的碰撞。但原因究竟是什么,则无人知道。
  费米泡泡
  所谓费米泡泡,是指从银河系中心发出、在银盘上下延伸大约20000光年的神秘的巨型结构。这个奇异的泡泡在2010年首次发现,由超高能伽马射线和X射线辐射组成,肉眼看不见。科学家假设说,这些伽马射线可能是正在被银心超大质量黑洞吞噬的恒星所发出的冲击波。
  脉冲星为何脉动
  脉冲星是遥远的迅速自转的中子星,它们以规则的间隔发射一道电磁辐射柱,就像旋转的灯塔光柱扫掠海岸线。虽然第一颗脉冲星早在1967年就已发现,科学家几十年来却一直在苦苦探寻导致脉冲星脉动和停止脉动的原因。2008年,一颗脉冲星突然关闭了580天,科学家通过观测终于确定了脉冲星的“开”、“关”周期与导致脉冲星的自转速率降低的磁电流有某种关联。目前,科学家首先想弄明白的是这些磁电流为何会震荡。
  月球磁场
  月球的最大奥秘之一是:为什么月球地壳中只有部分看来有磁场?这个奥秘困扰科学家已经几十年,但一些科学家现在相信他们找到了答案。在运用电脑模型分析月球的地壳后,他们相信月球地壳的磁性可能是一颗直径约200千米的小行星在大约45亿年前撞击月球南极,从而散落了磁性材料留下的遗迹。另一些科学家则相信,月球磁场或许与其他最近的碰撞有关。究竟孰是孰非,目前仍无定论。
  锂在哪里
  宇宙大爆炸模型表明,元素锂在整个宇宙中都应该很丰富。但实际情况并非这样。对古老恒星(它们的原材料与大爆炸产生的原材料最相似)的观测显示,锂的数量只有理论值的30%-50%。新的研究暗示,其中一些锂可能被混合进了恒星的中心,望远镜看不到它们。但也有科学家推测,假想中的亚原子粒子——轴子可能吸收了质子,并且降低了在大爆炸之后产生的锂的数量。
  跨越多重宇宙
  理论物理学家推测,宇宙可能并非唯一的。他们的理念是,我们的宇宙存在于一个泡泡内,多个替代宇宙则被包裹在它们各自的泡泡内。在这些其他宇宙中,物理常数甚至物理法则都彼此大相径庭。尽管多重宇宙理论就像是来自于科幻小说,科学家现在却在寻找物证:大爆炸留下的宇宙背景辐射中的圆盘状模式,可能标志着与其他宇宙的碰撞。
其他文献
科学家最近对月球岩石中化学成分进行的分析表明,月球内部的水量有很大的地区性差异,月球水的氢同位素组分的地区性差异也比地球的大得多。月球水并非液态水,而是被俘获在火山气体中或化学结合在月球岩石内部颗粒中的水。科学家目前普遍认为,月球是一颗火星大小的星子撞击原始地球的结果。碰撞后,环绕地球的炽热物质盘(部分为硅酸盐气体,部分为熔岩)中的作用机制形成了微量的月球水。月球水的来源对于确定地球水的来源意义重
波罗大叔要穿越荒漠里的水塘,他该走哪条路呢?快来帮他选一选吧。
四川省科技馆小实验家工作室、成都市石室天府中学    戢祥、臧泽凯、张献予、唐艺纬 指导老师:李成华、张文  大家好,我们是“海莲之心”团队。  海莲之心是一座海上的莲花形仿生高科技智能小城,能容纳5万人,位于中国南海,四季如夏,湿润多雨。这朵仿生莲花由“花瓣”、“花蕊”和海中的“莲藕”组成。“花蕊”是基于DNA计算机和生物智能技术的超级大脑,智能控制整个城市交通、能源、食物供给等;工程师们结合了
资料简介:分子生物学家艾曼纽·卡彭特现就职于德国柏林马克斯·普朗克感染生物学研究所和德国亥姆霍兹感染研究中心,他是CAS9蛋白和CRISPR技术的发明者之一。以下是他与记者的对话。  Q:现如今CRISPR技术出现了,那是否可以用它对人类胚胎进行编辑的研究呢?  A:早在CRISPR技术出现以前就已经有其他的技术能够达到瞄准特定基因片段了,所以生物学家们想要操控人类种系基因的想法也不是第一天出现了
金星表面(想象图)。  金星确实堪称太阳系中的“地狱”,在金星上建立人类定居点完全超出人类目前的技术能力。但科学家还是设想了地球人住在金星表面会是怎样的感觉。  金星经常被认为是地球的孪生姊妹,这是因为两者大小、成分相近。美国宇航局、苏联航天机构和欧空局都向这颗距离太阳第二近的行星发射了探测器(包括轨道器和登陆器),而且自20世纪60年代起总共已发射超过40艘探测器。  20世纪90年代初,美国宇
什么是自我?距今1600年前的勒内·笛卡尔对此的答案是:“我思,故我在”。笛卡尔把自我视为一个恒量,认为这是一个人存在的本质,其所有看法都是基于这个“自我”而建构的。不过,这一理论争议不小。在笛卡尔发表该理论仅一个世纪之后,大卫·休谟就提出了不同的意见。休谟认为,没有什么简单且持续的自我,所谓“自我”,不过是一系列经验的流动集合而已。休谟的思想与佛教基本教义中的“无我”不谋而合,都认为,一个不变的
艺术家集合啦!  你是不是小小艺术家?在回答右边的问题后,你就知道啦!  艺术测试  在适合你的那一项后的方框中打钩。  1.我喜欢发挥我的想象力。□  2.如果我有一张纸,我就会在上面涂鸦。□  3.我喜欢鼓捣彩笔和颜料。□  4.我最喜欢的颜色每天都在变。□  5.我喜欢在博物馆和画廊游逛。□  水果脸  这真的是一个水果篮吗?你试一试,把书倒过来看!它是不是一幅肖像画?  阿钦博尔多画的肖像
沐英为明代开国功臣,安徽定远人,八岁时失去父亲,元末动乱随母逃难时母又去世,成为孤儿。后被朱元璋收为养子,随军征战,为夺天下立下汗马功劳,封西平侯,赐丹书铁券。洪武十四年,沐英随蓝玉、傅友德率兵征讨云南。平定后,沐英留镇。洪武二十五年,沐英卒于云南,享年48岁。  沐英镇守云南十年,为大明王朝的西南安定和云南的开发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朱元璋曾经说过:因为有沐英在,使我对南边没有了任何担忧和顾虑。评
准蜂科是独居蜂里数量最少的类群,全世界只报道了60多种。准蜂绝大多数对食物很挑剔,这可能也是它们数量少的原因之一。比如,准蜂属Melitta的蜂类只取食豆科植物的花粉和花蜜。与其他独居蜂不同的是,它们也采集花油饲喂后代。很多准蜂逐渐进化出了很长的前足,几乎与身体等长。利用延长的前足,它们可以采集花管基部的花油。
人类和其他大型动物并不是地球上唯一的居住者,许多其他生物同我们共存,包括一些对人类有害甚至致命的生物。许多寄生虫能导致疾病发生,防治寄生虫类疾病是人类健康领域的头等大事之一。 2015年10月5日,瑞典卡罗琳医学院在斯德哥尔摩宣布,将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一半授予中国女药学家屠呦呦,另外一半授予爱尔兰物药学家威廉·坎贝尔和日本药物学家大村智,表彰他们在寄生虫疾病治疗研究方面取得的成就。屠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