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展自主性游戏 培养幼儿探索兴趣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etxyz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游戏在幼儿教育中有着重要的作用,不仅能够推动幼儿智力发展,还能不断挖掘幼儿潜力,促进幼儿健康成长。在幼儿教育中开展自主游戏,就是在幼师的指导下,给予幼儿自主游戏空间,不断培养幼儿自主学习能力,激发幼儿探索兴趣,提升幼儿园教学质量。
  关键词:自主性游戏;幼儿教育;探索能力
  幼儿教育应当是以培育幼儿自主能力为主导,促使幼儿在学习中增强学习能力,激发学习兴趣。幼儿学习的方式之一就是游戏活动,我们倡导开展自主性的游戏活动,让幼儿在一个有序的环境下,以自身兴趣和爱好为主,自主选择游戏内容,并在游戏活动中学会与他人沟通交流,增强集体意识,培养探索精神。如何让幼儿开展积极健康的自主性游戏,不断培养幼儿探索兴趣,就对我们的幼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下面具体分析幼儿自主游戏的有效开展。
  一、 营造良好的游戏氛围,激发幼儿学习兴趣
  一个良好、有序的游戏氛围有助于幼儿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促进教学目标的顺利完成,激发幼儿参与游戏活动兴趣,促使幼儿健康快乐成长。同时,幼儿在一个良好的游戏氛围中,更能提升探索兴趣,不断培育幼儿的创造力。游戏活动如何能够更加自主,简而言之就是一块和睦,愉快,协调游戏区域,幼儿在这块游戏区域中,能够更加主动、积极地学习。幼师营造和谐教学氛围的前提就是要尊重学生幼儿地位,对待每一个幼儿都予以尊重、理解、爱护,在充分了解幼儿的兴趣爱好的前提下,让幼儿在活动中能够学习到知识,掌握基本参与游戏活动的能力,共同来创建和谐融洽的教学氛围。古人有云:“亲其师方能信其道。”教师要从幼儿出发,为幼儿创设一个良好的游戏活动氛围,与幼儿一起发展共同的兴趣爱好,这样才能更加亲近幼儿活动,才能进一步拉近与幼儿心理之间的距离,只有这样,才能不断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才能提升幼儿活动的自主性,共同分享游戏乐趣,感受探索活动的趣味。例如教师可以通过与幼儿一起制作小手工,为幼儿提供手工材料。让幼儿在安全保障的前提下,参与手工活动,幼师可以先为幼儿示范,如何通过手工制造一个漂亮的小篮子,幼师为幼儿做好示范不仅能够吸引幼儿的眼球,还促使教师拉近与幼儿的距离,共同营造一个良好的氛围,然后让幼儿自主发挥,完成手工制品。当然,在所有的游戏活动开始前,都需要幼师做好充足的准备,促使幼儿游戏活动顺利开展,只有创设了良好的游戏氛围,幼儿才能更加快速的掌握知识,学习能力,激发学习兴趣。
  二、 丰富游戏活动内容,鼓励幼儿参与学习
  当前的幼儿园游戏教学具有单一性,对不同年龄段的孩子应当设置不同的游戏内容,促进幼儿自主游戏活动的开展。在幼儿教学工作中,孩子往往存在著许多个性差异,所以我们的教师应该尊重幼儿的个性特点,发挥幼儿参与活动的主体地位,并且给予正确引导,不断丰富游戏活动内容,让幼儿能够有所选择,而不是被动地接受幼师带领的活动。幼师通过不断延伸活动内容,丰富游戏过程,就能够让幼儿更加主动的探索活动意义,幼师更加要对游戏材料进行资源的合理分配,让不同年龄段的孩子都能参与活动。教师在活动中可以从幼儿生活出发,利用身边现有的材料,组织丰富的游戏活动。例如可以让幼儿收集身边不用的旧物,来进行小制作,充分发挥幼儿的主动创造性,在笔者组织的幼儿废旧物制作活动中,有些幼儿能够利用废弃的饮料瓶制作小汽车,有些幼儿能够利用废弃的衣物制作小图案装扮教室,还有一些幼儿可以利用废报纸制作小纸盒等等。通过这种幼儿游戏活动的方式,笔者发现幼儿的积极性被调动起来,同时在游戏活动中,幼儿增强了沟通交流能力,与小伙伴们互相帮助,共同创造,同时年龄较大的小朋友学会帮助年龄较小的小朋友,增强了幼儿之间的感情。通过教师针对幼儿特点,为孩子们丰富游戏活动内容,更加有效地激发了幼儿的探索精神,同时,教师通过游戏活动,也发现了幼儿的心理需求,在以后的教学实践中,设计更多符合幼儿成长特点的游戏,不断增强幼儿参与游戏活动的兴趣,丰富幼儿活动经验,增进幼儿之间的感情。
  三、 拓展游戏活动方式,引导幼儿自主游戏
  在对幼儿游戏活动教学中,教师应当积极主动的探索更加符合幼儿活动的游戏方式,不断引发幼儿能够自主参与游戏活动,有效发挥游戏活动的优势,促使幼儿增强自主学习能力,拓展思维,不断探索知识。开展多样化的游戏方式,就是让幼儿在教师的指导下,让幼儿不断发现知识,探索知识。教师可以为幼儿布置一些具有探究意义的游戏任务,让幼儿自主进行探索。在生活之中,不断培养主动思考问题的能力,学会游戏联系生活,发现游戏活动的趣味。拓展游戏活动可以通过分组的方式,让幼儿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来完成一个游戏项目,有些游戏活动幼儿自身很难完成,通过小组的方式可以降低游戏难度,增强幼儿在集体中的适应力,例如在扮演小蝌蚪找妈妈的游戏活动中,教师可以为幼儿划分小组,举办小型的角色扮演比赛,不断激发幼儿参与游戏活动的主动性,幼儿在安排角色的过程中,就是幼儿不断探索的过程,学会协调与伙伴之间的关系,安排合理的游戏活动。小组式的参与方式还可以培育幼儿集体意识,养成尊重他人、理解他人的好习惯。另外,拓展游戏活动方式,还可以利用音乐,让幼儿在音乐的熏陶下,培养探索精神,可以组织幼儿编排舞蹈,通过一些简单的舞蹈动作教学,不断丰富幼儿的游戏活动,在欢快的氛围下,翩翩起舞,参与游戏。教师在对幼儿组织游戏活动时,要给予幼儿空间,让幼儿自主探索,学会学习,尽可能地只做一些指导,不断鼓励幼儿参与游戏。
  四、 结语
  对幼儿自主性游戏活动的开展,离不开幼师的有效指导,也离不开幼儿积极主动的参与,教师要在实践中不断探索符合幼儿成长特点的游戏活动,不断激发幼儿参与游戏,培养探索学习精神,促使幼儿健康快乐成长。
  参考文献:
  [1]裘颖静.开展自主性游戏,培养幼儿探索兴趣[J].考试周刊,2016(30):190-190.
  [2]黄馨瑶.开展自主性游戏,培养幼儿探索兴趣[J].新课程研究旬刊,2012(2):101-102.
  [3]王莹.开展自主性游戏,培养幼儿探索兴趣[J].新校园旬刊,2014(10):239-239.
  [4]薛小珍.开展自主性游戏,培养幼儿探索兴趣[J].科学导报,2015(18).
  作者简介:
  郭怀花,江苏省宿迁市宿城区机关幼儿园。
其他文献
摘 要:发挥中小学音乐课堂的色彩,就是促进中小学学生积极的参与课堂教学,不断提升中小学学生的音乐文化素养,但是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存在着明显的个体差异,所以教师要根据学生特点开展分层教学,开创不同的教学任务,提升全体同学的学习积极性,挖掘中小学学生的音乐潜力。  关键词:分层教学;中小学音乐;教学实践  中小学学生因对音乐的接受能力不同、表现能力不同,所以在音乐的学习上有着明显的差异性,传统的教学方
摘 要:随着声乐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化,越来越多的声乐教师开始关注和重视对学生进行课堂前的发声练习。发声练习对整个声乐教学而言,是十分重要的,这不仅是因为其可以有效地促使学生熟练掌握歌唱技巧,同时还因为课前发声练习能够让学生在良好的发声状态下,逐步提升自己的发声生理机能、提高自己的歌唱发声技巧和水平,进而让学生在教师的及时指导下,为今后的声乐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课前发声练习是组成声乐教学的重要部分,所
摘 要:课程游戏背景之下的科学活动是将游戏融入科学活动,以游戏的生动有趣、取材的层层递进来激发幼儿操作意识,提高幼儿对于科学现象的探索欲望。科学教育中科学小制作就能很好地体现其游戏化的特点,本文就针对小制作的特点对其有效的开展进行了一系列的研究,将从制作的内容、材料、方法、展示进行一一的陈述。  關键词:幼儿教育;课程游戏化;小制作  科技教育活动是幼儿园科学教育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科学活动的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