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半导体引线键合机的EFO打火成球系统研究

来源 :轻工科技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Victsm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针对引线键合机焊线时打火成球不稳定以及精确度低的问题,设计出一款SG3825模块为核心的EFO(Electronic Flame Off)打火成球系统。该系统由高压驱动电路和推挽电路构成,结合输出的-4000V和-700V电压对金线进行放电打火烧球,实现1ms的烧球周期,同时设计虚焊检测模块和烧球电流控制模块提升焊线烧球质量。实验结果表明,所设计的EFO打火烧球系统可靠性高,能有效提高焊接工艺质量。
其他文献
热辐射是热能传递的基本方式之一,在热电转换、热伪装、红外热成像、个人体温热管理、红外探测、辐射制冷等领域应用广泛。近年来,随着超表面研究的深入,基于超表面构建热辐射器件为热辐射调控和利用开辟了新的研究方向。石墨烯在红外到太赫兹频率范围内具有静电可调谐的等离子体特性,是构建可调谐或可重构超表面的理想材料,在隐身、伪装和热信息处理等方面具有巨大的应用潜力。当前,多层石墨烯薄膜被证明是一种极好的动态热发
学位
阿尔茨海默病痴呆(Alzheimer’s disease dementia, ADD)是临床中最常见的痴呆类型,对患者本人、家庭、社会均带来严重的负担。针对阿尔茨海默病的药物临床III期试验结果令人振奋,但对于阿尔茨海默病痴呆阶段的临床治疗,目前世界范围内尚缺乏针对性强且行之有效的药物。将中医药治疗的理念引入到阿尔茨海默病痴呆的临床治疗领域,可能会为该病的临床治疗提供新的方法。本文概述了中医对AD
期刊
目的 分析不同剂量瑞马唑仑在老年全麻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21年1月至9月我院60例老年全麻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低剂量组(20例,给予0.2 mg/kg瑞马唑仑进行全麻诱导)、中剂量组(20例,给予0.3 mg/kg瑞马唑仑进行全麻诱导)、高剂量组(20例,给予0.4 mg/kg瑞马唑仑进行全麻诱导)。比较三组的麻醉效果。结果 脑电双频指数(BIS)≤60时(T1)、气管
期刊
目的 探析永久起搏器植入术患者护理中实施舒适护理干预,对患者舒适度及并发症的影响价值。方法 将2019.02-2021.01时间段纳为研究资料收集时间段,永久起搏器植入术患者40例为样本数据,分析不同护理干预方案,对比临床应用价值,简单随机化分组,对照组/20(常规护理),实验组/20(舒适护理),对比患者(1)Kolcaba舒适度评分;(2)生命质量评分;(3)并发症发生率;(4)睡眠质量、情绪
期刊
植入生物材料填塞瘘管是保留括约肌肛瘘手术的重要方式之一。肛瘘塞植入手术及BioLIFT在过去20年间曾取得良好的成绩,但近期的临床实践结局并不能令人满意,不足50%的治愈率及较高的经济成本使得多个指南并不推荐将植入生物材料填塞瘘管作为肛瘘治疗的一线手术方案。但鉴于多种保留括约肌需求的场景,外科医师开始重新思考植入生物材料促进瘘管愈合方法的科学性,材料本身是否有优越性?治愈率波动的原因是否与适应证把
期刊
本文采用非等温加热反应器模拟了低成熟富有机质页岩在400℃、25 MPa超临界水中2~12 h范围内的生烃过程。结果表明转化后的产物在油气水中均有分布。在2~12 h范围内,有机碳动用程度随时间的增加逐渐升高,在12 h时可达30%以上。产油率随时间的增加先增后减,在4 h时达到最大值22.11 kg(油)·t-1(页岩)。产气率随时间的增加逐渐升高,在12 h时达到最大值32.88 m~3(气)
期刊
目的 采用数据挖掘方法对中医古籍中记载治疗嗅觉障碍的复方用药规律进行分析,提供一定的遣方用药参考来探讨治疗嗅觉障碍的方法。方法 检索中医典海软件中治疗嗅觉障碍的中药(TCM)处方,导入Excel 2016软件中形成嗅觉障碍方剂数据库,将数据导入古今医案云平台进行方剂频次、TCM频次、TCM属性、TCM聚类分析、关联分析及复杂网络分析。结果 共得到明确记载有方剂名称的方剂115首,其中辛夷散频次最高
期刊
目的 应用锥形束CT(cone beam CT,CBCT)分析下颌阻生第三磨牙与下颌管的三维位置关系,为下颌阻生第三磨牙拔除术前风险评估和制定手术方案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2017年1月至2022年2月就诊于上海市松江区中心医院口腔科需行下颌阻生第三磨牙拔除术的患者732例(1063颗患牙)。所有患者曲面体层片显示下颌阻生第三磨牙牙根与下颌管接触或重叠,调整CBCT十字观察轴的位置和角度形成坐标轴,
期刊
仿生嗅觉系统是所有生物感官仿生研究中进展较为缓慢的一项技术。本文介绍了仿生嗅觉系统的研究背景,通过分析人类嗅觉的基本原理及其与仿生嗅觉系统中不同组成的对应关系,详细阐述了仿生嗅觉系统在气体传感器、数据处理系统等方面的发展状况及存在的问题,讨论了仿生嗅觉系统的应用场景,并针对衍生出的新需求对仿生嗅觉系统的未来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期刊
嗅觉倒错是上呼吸道感染、鼻-鼻窦疾病等的并发症,目前相关的研究少,发病机制不甚明确,临床治疗手段有限。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部分患者以嗅觉障碍为首发或孤立症状表现,引起了临床的重视。历代文献对嗅觉倒错症状的论述较少,笔者从《黄帝内经》着手,通过梳理古今诸家对《黄帝内经》“鼻闻焦臭”经文的理解与阐释,结合鼻司嗅觉的生理机制来初步探讨嗅觉倒错的中医病因病机,提出嗅觉倒错累及脏腑不仅局限于肺脏,而是肺、脾、胃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