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史教学与人文素养的教育——一节公开课的教学体会

来源 :文教资料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onkoli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通常人们把人文素养教育看作是关于人的生存目的的教育,即教会学生"如何做人",如何提高人的整体素质。人文素养的最典型标志是人文精神,人文精神概括并包容了科学精神、艺术精神和道德精神。在文化史课程教学中,本文作者注重培养学生严谨治学的史学精神,培养学生爱好诗词的文学修养,培养学生热爱艺术的审美意识,培养学生探究动手的思辨能力,通过这种历史的濡染与净化,提高学生自身修养与素质,让他们真正学会做人。
其他文献
“家园”在加拿大这个以移民为主的国家里是一个复杂的概念,传达了复杂的情感。阿特伍德多部作品都胶着于一种难以言表的家园情结。她的作品《猫眼》从社会之维和心理之维来
旅外游记文学作为近代中国散文的一部分.以一种“新意境”的范式在中国散文史上熠熠生辉。本文对出国考察人员郭嵩焘、黎庶昌、薛福成的旅外游记展开论述,试图从中管窥中国近代
随着网络的普及化和社会领域的国际化,我们接触到越来越多的新词汇,这是社会发展的必然。学者们对现行的语言规范和语言政策进行了深入一步的研究,作出了新的思考,本文对此进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