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阅读环境下的图书馆角色定位

来源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denglu111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这是一个数字化阅读与传统阅读并存的时代。本文明确了公共图书馆作为城市公共文化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教育的场所,是建立起完备的文献资源体系的保障机构等社会价值。找准公共图书馆作城市“第三文化空间”的角色定位,提出公共图书馆未来发展之路:智慧图书馆。
  [关键词] 数字阅读 公共图书馆第三文化空间
  
  
  中图分类号:G623.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数字阅读
  1.1数字阅读的理解
  数字阅读指的是阅读的数字化,以数字化形式获取或传递知识、信息的过程。这个过程带来的是阅读内容和阅读方式的数字化。阅读内容亦即阅读对象,以各种文本、图像、多媒体等数字化的方式呈现;而阅读方式则是以网络浏览器、电子阅读器、电纸书或音视频设备等带有屏幕显示的电子仪器为阅读媒介。不同于以往以“文献”为核心的阅读模式,数字化阅读是更强调以“用户”为核心,注重分享、互动、传播的新的阅读模式。阅读不再受时空限制变得更加便捷、无处不在、无时不在及娱乐,以信息浏览居多而少有深层次阅读。
  1.2无纸化阅读是否真的已经来临?
  第九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成果数据显示, 2011年我国18-70周岁图书阅读率为53.9%,比2010年的52.3%增加1.6个百分点;数字阅读方式接触率为38.6%比2010年上升5.8个百分点,增幅17.7%。纵观2008年-2011年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数字媒介阅读方式接触率如图1所示。那么数字化阅读方式接触率连续四年的稳步增长,这是否就意味着无纸数字化阅读时代的来临呢?
  
  
   数字化阅读正以强劲的势头冲击着纸质媒介阅读方式。但“快餐式”阅读方式难以满足公众对知识的深层分析和精神审美需求。网络在线阅读因为伴随着各种图片广告、动画、弹出窗口的干扰而无法集中阅读。手机阅读因为场所的不固定阅读时长容易变成碎片化,从而分散阅读者的注意力,思维被分割成零散、跳跃的片段,无法对信息进行深入分析。另一方面,信息获取的便捷和快速,海量信息被呈现在公众面前反而产生无所适从的阅读压力,阅读情绪流于浮躁。最终阅读只变成休闲娱乐的信息浏览无真正精神思考。
  第九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2011年我国18-70周岁国民各种媒介的综合阅读率为77.6%,相较与2010年的77.1%增加0.5个百分点。其中有75.3%的17-70周岁的国民倾向于“拿一本纸质图书阅读”。
  通过分析发现,数字化阅读正在兴起但传统阅读并未退出市场,它仍是国民偏好的主流阅读习惯。传统纸质媒介阅读正处于一个分化和变革的时期,仍具有长久的生命力。这是一个传统阅读与数字阅读互补共存的时代。
  2.公共图书馆之于城市文化
  2.1公共图书馆是城市公共文化空间的组成部分
  公共图书馆是城市公共文化的实物载体之一,也是城市文化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公共空间理论早在古希腊时期就已产生。相对于私人领域而言,公共空间是对公众开放、资源共享的场所。它给公众提供一个可以自由交流、关注国家事务、讨论公共话题的空间。这空间包括传播社会舆论的媒介,也包括实体的民间社团和公共场所。
  公共图书馆作为以社会税收来维持日常运作的文化机构,要求面向社会公益性、敞开性。因此公共图书馆具备了作为城市文化公共空间的社会内涵:社会共享空间。公共图书馆面向社会的开放性,不仅是建筑实体的全面开放也是对话交流、文化知识信息的开放。所以公共图书馆具备了作为城市文化公共空间的第二个内涵:信息传播与交流、自由对话。
  “公共领域要求的原则是公共性,强调市民间以阅读为中介,以自由交流为中心的公共交往。通过建立文学或文化公共领域,使得咖啡馆、沙龙和文学团体等成为‘市民公共领域’的文化载体……”①
  图书馆也是属于“市民公共领域”的文化载体之一。作为一个社会公共空间,公共图书馆所提供的是一个文化、信息交流平台和公共对话、交往的公共领域。
  2.2公共图书馆是城市居民终身教育、社会教育的重要场所
  公共图书馆之于城市是文化的标志,之于市民是知识的海洋,是精神活动的场所。无论是发展知识城市还是智慧城市,公共图书馆都是公众阅读和获取信息的重要场所,也是社会教育的机构。《公共图书馆宣言》指出:“(图书馆)为个人和社会群体进行终身教育、自主决策和文化发展提供了基本条件。”
  2012年11月19日杭州图书馆和美国青树教育基金会共同主办的“公共图书馆、学校图书馆、民间图书馆服务与社会教育国际学术研讨会”在杭州图书馆召开。首场主旨报告正是:发挥图书馆社会教育中心的服务职能,构建包容性知识社会。相对于精英文化和小众阅读的文化沙龙,公共图书馆则坚持免费向所有读者开放,并且通过大量的藏书和各类知识讲座向公众提供知识学习的机会。公共图书馆是城市文化的交流场所也是提供终身学习的场所。
  2.3图书馆是建立起完备的文献资源体系的保障
  的确,数字化阅读给我们节省了去图书馆路上以及查找资料的时间。甚至2012年3月初,《大英百科全书》宣布不再出版纸质版本,内容全面数位化。但公共图书馆保障建立起完备的文献资源体系的职能却仍不能忽略。这不仅是图书馆的职能也是公共图书馆的一项使命。《公共图书馆宣言》:“各年龄群体的图书馆用户必须能够找到与其需求相关的资料。公共图书馆必须藏有并提供包括各种合适的载体和现代技术以及传统的书刊资料。重要的是馆藏和图书馆服务是否具有高质量,是否确实满足地方需求、适合地方条件。馆藏资料必须反映当前趋势和社会发展过程,以及记载人类活动和想象的历史。”
  公共图书馆在搜集、收藏、整合各类文献资源以及保存城市文化遗产、地方文化方面具有网络数字阅读无法比拟的优势。人们喜欢使用的搜索引擎如Google、百度等更多提供的是凌乱信息的罗列,在古籍珍本、善本、孤本保存以及地方志或作者珍貴手稿的收集却很少涉及。而公共图书馆却能在这方面发挥巨大的作用。这是其他社会机构所不能替代的
  “图书馆的一个重要职能,就是建立起完备的文献资源保障体系,为的是给当代提供有保障的系统的文献服务,也为给后世留一份完整的全面的文化遗产。这是图书馆最为重要的社会作用”②
  3.数字化阅读环境下图书馆的角色定位
  即便数字阅读已成为一种阅读趋势,但图书馆作为一个生长着的有机体仍在不断地适应科技信息技术日新月异的变化并将之融入到图书馆的服务中。
  3.1发展“第三文化空间”的实践道路
  上文提到公共图书馆之于城市文化是城市公共文化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美国社会学家奥登伯格(Oldenburge)提出“第三场所”概念。除了家庭、单位之外还有第三场所,是非正式的公共生活得以展开的地方。2011年6月,杭州图书馆馆长褚树青在丹麦图书馆国际会议上以《公共图书馆:民众的“第三文化空间”》为题作的报告引起了轰动。应对数字化阅读趋势,公共图书馆应发展“第三文化空间”的实践道路。发挥图书馆作为城市文化建筑标志的作用,将图书馆的装修一改以往冷且古板的风格。取而代之以温暖的家居书房式风格,再配备智能化的灯光设计、无线网络全馆覆盖和完备的文献资源,打造出舒适的人文阅读环境。让图书馆成为民众除了家庭、单位外最想去、最愿意去的“第三文化空间”。
  3.2关注弱势群体,促进全民阅读为公民终身教育提供保障
  第九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数据显示:数字化阅读接触者多在18-40周岁之间,占84.3%。
  大量产生多终端数字化阅读方式接触者的前提条件是与经济发展相匹配的信息技术的发展。那些因为经济原因或落后于信息技术发展的人群,正是公共图书馆关注的对象。公共图书馆有关注弱势群体,缩小信息鸿沟的使命。杭州图书馆坚持免费、平等、无障碍地向每一位市民开放,包括乞丐、流浪汉;取消入馆办证限制;耐心教会每一位进馆读者更好地利用图书馆资源进行借阅;免费向读者提供各类公益活动和知识讲座;免费组织市民进行文艺培训和计算机使用培训;发展总-分馆运营机制“一证通”工程将公共图书馆服务由主城区向城市周边地区延伸。
  3.3智慧图书馆:公共图书馆发展的未来
  在网络环境下,公共图书馆的发展面临着重重考验;同时也不断刺激着图书馆人在寻求图书馆发展创新之路。将信息技术发展成果融入图书馆服务中建设网络数字图书馆是其探索道路之一。提高馆员的信息素养,提升对信息收集、整合及输出的能力,建立起较完备的书目数据库,大量采购其他服务商提供的学术数据库或利用博客、BBS论坛、微博等信息平台与读者建立起良好的互动。这些都公共图书馆在当下环境下建设数字图书馆的不断尝试,其中有些已经获得一定的成效。
  但本文以为智慧图书馆应是公共图书馆未来最终的发展方向。发展数字图书馆是探索智慧图书馆的先锋之路。目前智慧图书馆的理论和实践均处于初始阶段。可以想见的是,智慧图书馆应是在智能技术条件的支持下实现无所不在、无时不在的提供书书相联、书人相联、人人相联的数字化服务。“数字化、网络化和智能化是智慧图书馆的信息技术基础,而以人为本、绿色发展、方便读者则是智慧图书馆的灵魂与精髓;其内在特征是以人为本的可持续发展,以满足日益增长的读者的信息需求。智慧图书馆是未来图书馆发展的新模式,将使图书馆真正迈向可持续发展之路。”③
  
  
  
  注释:
  1王晓敏.文化公共空间——公共图书馆的核心价值之一[J].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09(8)
  2吴晞.数字阅读·纸本阅读·图书馆阅读-在“中外新阅读论坛”上的演讲[J].城市图书馆研究,2012(1)
  3王世伟.未来图书馆的新模式——智慧图书馆[J].图书馆建设,2011(12)
其他文献
【摘要】尽管太阳能是绿色能源,且太阳能电池厂排放的污染物,与石油、煤炭行业相比,对环境的污染要少很多。但由于目前国内太阳能产业技术落后、政策不完善等原因,电池生产过程在国内仍存在较严重的污染。对电池生产的废水污染的控制是一个不可回避的现实问题。 文章分析了硅片清洗、硅片废水回用工艺。  【关键词】太阳能 硅片 废水回用  目前,在全球能源面临严峻的形势下,太阳能光伏产业逐渐兴起。太阳能是一种环保,
摘要:由于综合国力和科技的快速发展,电气自动化工程也取得了巨大的发展,在现代科技领域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随着社会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电气自动化工程也是向着推动社会进步的方向发展。要达到这个目标,电气自动化工程必须要有持续发展的先进技术。本文主要阐述了工业电气自动化的特点和设计原则,提出了电气工业自动化技术,并对工业电气自动化系统发展趋势和策略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工业电气;自动化系统;发展趋势
摘要:随着我国人民生活物质水平的提高,对居住环境的要求也越来越严格,这就对城市的园林绿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现在很多的园林建设为更好的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对园林绿化中植物的配置方式也更加的重视,本文就对园林绿化中植物配置的多样性进行了简要的分析。  关键词:园林绿化 植物配置 多样性 分析  中图分类号:K928.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园林绿化是指在一定的地域运用工程和艺术手段,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以及交通量的不断增加,人们对公路施工质量要求越来越高,而公路与桥梁连接处的施工质量更是直接关系到行车的安全性和舒适性。本文主要侧重于公路工程现场施工管理对公路与桥梁连接处容易出现的一些质量问题进行了简要的分析和论述。  关键词:公路与桥梁连接处公路工程施工管理施工技术  中图分类号:X7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公路交通是经济发展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公路的施工
摘要:农村供水工程是水利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与农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有着直接关系。2012年3月国务院批复了《全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十二五”规划》,提出“十二五”期间,要在持续巩固已建工程成果基础上,进一步加快建设步伐,全面解决2.98亿农村人口和11.4万所农村学校的饮水安全问题,使全国农村集中式供水人口比例提高到80%左右。珊瑚乡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将于2013年实施,要做好其供水工程集中
摘要:近年来,我国的建筑事业发展十分迅猛。对工程进行施工前的大概预算十分必要,同时为编制施工图预算、确定工程造价提供了重要的依据;在此基础上对建筑工程成本核算内容与细则上严格进行执行,做好控制管理措施是保证建筑工程造价的根本措施。本文作者结合多年来的工作经验,对建筑工程管理中的成本控制进行了研究,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关键词:工程预算;成本控制;核算细则   中图分类号: K826.16文献标识
摘要:本文利用流体力学原理,给出了三通中流体压力和速度的一般形式。并通过举例给出了电厂管道改造中的一点经验,为管道改造、建设提供方便。    关键词:电厂;欧拉方程;节能改造;  中图分类号:TK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Abstract: In this paper, three links in the general form of the fluid equation of 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