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引言
财务包括财务活动和财务关系两个基本方面,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辩证统一。财务活动包括筹资、投资、利润分配等,要讲究效率;财务关系是企业与各资本投入方的财务利益、权力和责任等方面的关系,要讲究公平。财务关系公平问题没有解决好,反过来影响财务活动的效率。我国传统财务目标强调利润、股东财富或企业价值最大化,偏向财务活动的效率,并带有浓厚的单边治理色彩。企业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现代企业有为经营者所控制的趋势,使股东不可能追求利益或价值最大化;加之经营者受到外界和自身约束,也缺乏实现股东或企业价值最大化的激励;并且产权残缺使得企业利益相关者追求自身利益时受到限制,最终不能实现利益最大化。在企业多边治理的情况下,利益最大化(偏向财务活动的效率)既不利于财务理论研究,也不利于以此为目标指导实务。党的十八大报告中强调要提高劳动报酬率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初次分配和再分配要兼顾效率和公平,再分配要更加注重公平,这样更有利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财务领域而言,应体现财务协调性,积极构建和谐财务关系。本文试图从利益相关者视角分析企业财务关系并采用四象限分析法构建和谐财务关系识别模型,提出一个理论框架,在后续研究中将不断完善。
二、企业利益相关者中不同利益主体之间财务关系分析
利益相关者财务框架下,企业是以专用性资源所有者投资形成的契约集,是各利益主体利益的集合体,因此不可能实现单边利益主体的利益最大化。同时利益相关者利益结构的复杂性及各自利益诉求的差异使得各利益相关者之间必然会出现利益冲突,从而不同利益主体之间必然会出现动态博弈过程,直至利益均衡过程的实现,此时企业才能构成一个稳定的契约集合体,才能实现企业的良性和可持续发展。因此企业利益相关者价值最大化目标应定位在效率基础上,兼顾财务关系的公平,从而实现和谐财务关系。在利益相关者逻辑下,财务主体的利益相关者分为两类,第一类是与企业之间拥有正式的、官方的或契约的关系,包括股东、经营者、债权人、员工、政府、客户或供应商等;第二类是所有其他利益相关者,包括社会公众、环境保护组织、消费者权益保护组织及所在社区等。
(一)内部人与外部人之间
我国上市公司的股权结构较为集中,且公司高层管理者独立于控股股东,此时公司治理的基本问题是控股股东(或大股东)、经理层和小股东三者之间的利益冲突(shleifer
财务包括财务活动和财务关系两个基本方面,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辩证统一。财务活动包括筹资、投资、利润分配等,要讲究效率;财务关系是企业与各资本投入方的财务利益、权力和责任等方面的关系,要讲究公平。财务关系公平问题没有解决好,反过来影响财务活动的效率。我国传统财务目标强调利润、股东财富或企业价值最大化,偏向财务活动的效率,并带有浓厚的单边治理色彩。企业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现代企业有为经营者所控制的趋势,使股东不可能追求利益或价值最大化;加之经营者受到外界和自身约束,也缺乏实现股东或企业价值最大化的激励;并且产权残缺使得企业利益相关者追求自身利益时受到限制,最终不能实现利益最大化。在企业多边治理的情况下,利益最大化(偏向财务活动的效率)既不利于财务理论研究,也不利于以此为目标指导实务。党的十八大报告中强调要提高劳动报酬率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初次分配和再分配要兼顾效率和公平,再分配要更加注重公平,这样更有利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财务领域而言,应体现财务协调性,积极构建和谐财务关系。本文试图从利益相关者视角分析企业财务关系并采用四象限分析法构建和谐财务关系识别模型,提出一个理论框架,在后续研究中将不断完善。
二、企业利益相关者中不同利益主体之间财务关系分析
利益相关者财务框架下,企业是以专用性资源所有者投资形成的契约集,是各利益主体利益的集合体,因此不可能实现单边利益主体的利益最大化。同时利益相关者利益结构的复杂性及各自利益诉求的差异使得各利益相关者之间必然会出现利益冲突,从而不同利益主体之间必然会出现动态博弈过程,直至利益均衡过程的实现,此时企业才能构成一个稳定的契约集合体,才能实现企业的良性和可持续发展。因此企业利益相关者价值最大化目标应定位在效率基础上,兼顾财务关系的公平,从而实现和谐财务关系。在利益相关者逻辑下,财务主体的利益相关者分为两类,第一类是与企业之间拥有正式的、官方的或契约的关系,包括股东、经营者、债权人、员工、政府、客户或供应商等;第二类是所有其他利益相关者,包括社会公众、环境保护组织、消费者权益保护组织及所在社区等。
(一)内部人与外部人之间
我国上市公司的股权结构较为集中,且公司高层管理者独立于控股股东,此时公司治理的基本问题是控股股东(或大股东)、经理层和小股东三者之间的利益冲突(shleif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