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基础会计教学好坏直接影响到后续专业课程教学效果,要改革传统的思想认识,由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师任课,改革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为专业会计教学奠定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基础会计教学改革探索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1)01(b)-0029-02
基础会计是高职会计专业学生进校后的第一门专业基础必修课程。学生对这门课程学习好坏,直接影响到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效果。采用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非常重要。对如何教好这门课,怎样学好这门课,值得研究。根据多年的教学实践,谈谈个人的认识。
1 改革传统的教学思想认识,由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师任课
目前,对基础会计的教学,存在着一些误区,认为基础会计是会计学的一些简单基础知识,对学习专业会计无足轻重,学生学得好坏,对学习专业会计都没有什么影响;基础会计没有学好,专业会计可以弥补;要学好会计,关键在于专业会计的教与学。轻视基础会计教学意识比较普遍。如在任课教师安排上,首先考虑的就是那些专业水平不高、教学经验不丰富、刚从其他学校毕业招聘进来的新教师等。这些教师担任基础会计教学,由于其部分教师的教学经验、教学方法等原因,在教学过程中,一是把握不住本门课程重点、难点。认为学生是初学者,担心学生学不会,教学中各方面内容讲得都很细致具体,唯恐哪块内容被忽视,导致教学重点不突出,出现捡了芝麻丢了西瓜现象,影响教学效果。内容上的增删无从谈起;二是上课的方法有待提高。有的新老师上课平铺直叙,照本宣科,每一节课从头讲到尾,该讲的内容没有讲好,不该讲的东西占了不少课时;三是作业布置多、学生压力大。有的教师是根据所谓的习题集无选择的、一题不漏的布置作业,作业的内容有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名词解释、填空题、简答题、论述题、计算题、分录题等,同一个类型的题目,反复练习多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抓不住重点,感觉什么都是重点,什么都应该学,什么都应该掌握,弄得头晕脑胀。长期在这种环境中学习,慢慢就会疲倦,逐渐产生畏难情绪,导致怕学、厌学、不学现象。
经调查,绝大部分高职生进校后的第一年都比较单纯,好学习,有朝气,有追求,活泼、聪明、好思考,遵章守纪。但是,好景不长,第二年就变得油滑,迟到、早退、旷课、酗酒、打架等现象时有发生。各科学习成绩要求不高,60分万岁。其主要根源是教育教学方法不当。教学方法不当,会挫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生不但学不到知识,学不到技术,甚至会产生厌学情绪。
因此,高职会计专业要重视基础会计教学,要安排教学经验丰富、在教学过程中有爱心、有耐心、有责任心、会爱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的教师任课。为会计专业教学铺垫好基础。
2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学水平
高职院校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是高职院校的核心竞争力所在,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加强专兼结合的专业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队伍整体教学水平非常重要。由于教师的学历、经历、教学经验、工作责任心等的差异,其教学水平参差不齐。要提高教学水平,要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就要从提高教师水平和能力入手。可以通过教师学习进修、鼓励教师参加全国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安排专业教师到企业顶岗实践、加强教研活动、研究教学方法等以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
3 根据培养目标确定教学内容和教学重点
高职院校会计专业的培养目标是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诚信、敬业、有责任意识、遵纪守法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会计人才。基础会计及专业会计的教学的内容必须根据这一目标来确定,要以“实用、必需、够用”为原则。基础会计的教学内容要与各专业会计课程教学内容互相衔接,不重复、不遗漏。教学中不能越位,更不能缺位。教学的重点是加大实践、实训教学力度,注重专业教学,注重实训教学,注重社会实践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和技能水平。
其他非会计专业的基础会计教学,应根据专业培养方案的要求来安排教学内容,与会计专业的要求不一定完全一致,符合培养目标的要求即可。
4 改革教学方法
4.1 教学过程要循序渐进、由浅入深,以引导启发为主,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
在教学过程中,要紧扣培养目标,根据培养方案和教学大纲的要求,不能拔高教学内容;教学过程要循序渐进,由浅入深,不能急于求成;要善于运用启发、引导等有效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要培養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要将复杂的问题简单化,将抽象的问题形象化。如借贷记账法的具体应用教学,很多教材所编列的内容,实际上是工业企业经济业务核算的主要内容。这一章节的习题集内容也非常“丰富”。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绝大多数教师都是按照教材所编内容进行教学。笔者认为,这一章节的教学目的是让学生学会运用借贷记账法,而不是要求学生学会企业经济业务的核算。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只要通过企业一些简单的基本经济业务活动,使学生学会运用借贷记账法做会计分录即可,不宜过于复杂化。企业经济业务核算在专业会计还要详细学习。本章节的作业布置也不宜过多,但要具有代表性。否则,学生的压力过大,负担过重,挫伤其学习积极性,对会计的学习产生畏难情绪。
4.2 理论联系实际,强化实践性教学
实践性教学是高职会计教育的重要特征,要办好高职会计专业,必须高度重视实践性教学,加强专业技能训练,加大实践性教学的比重,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的培养。只有这样,才能实现高职会计专业的培养目标。要改革过去按照教材内容,先在课堂上讲授理论,再到实训室进行模拟实训的教学方法。要将课堂理论教学和实训教学合二为一,实训室可以是课堂,课堂也可以是实训室。教师可以边讲理论,边亲自动手进行示范性操作,使教学过程直观、简单,既节约教学时间,教学效果又好。
基础会计实践教学的内容主要包括识别原始凭证、认识理解分析经济事项,填制凭证,登记账簿和编制会计报表等。其实践教学主要是按章节的单项实训和全部课程结束时的综合实训。平时的单项实训要与理论教学同步进行,边讲边练,讲练结合。如在讲会计凭证、账簿时,应把学生带到会计模拟实验室去见习什么是原始凭证、记账凭证及账簿,并让学生亲自动手填制原始凭证,编制记账凭证、登记账簿。以此来巩固所学的理论知识,使学生把书本知识转化为实际操作技能,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在学完该课程全部内容后,应集中安排时间对会计基础知识进行综合实训,包括:原始凭证的填制和审核,记账凭证的填制、审核和传递,现金和银行存款等一些简单的会计核算业务,初步了解和掌握会计账簿的登记和会计报表的编制等。
4.3 抓住教学重点难点,善于归纳总结
教师在备课时,要把课本中重点和难点的知识进行系统的梳理,进行归纳和总结,以便学生记忆和掌握。如借贷记账法的教学,关键是要让学生学会运用这种方法。教师首先要讲清楚借贷记账法的概念,其次要讲清楚借贷记账法的四个特点,第三是讲清楚“借”和“贷”的涵义,这是关键,即“借”表示经济业务发生后引起资产、成本、费用类增加,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类减少;“贷”表示经济业务发生后引起资产、成本、费用类减少,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类增加。由于很多教材没有此内容,教师也没有进行归纳总结,没有给学生讲清楚,导致有的学生学完借贷记账法后,一个简单的经济业务涉及的会计分录,哪一个账户记入借方,哪一个账户记入贷方都没有弄清楚。
5 改革教学手段
目前,高职会计专业的教学手段仍是以“教案+粉笔+黑板”为主。为了适应现代信息化社会的快节奏、高效率要求,基础会计课程应逐步采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尽量采用多媒体技术进行教学。运用多媒体技术进行教学,可以使课程的内容以形象直观的形式进行表述,使理论通俗化,使抽象的问题形象化,使复杂的问题简单化,以易于学生理解和掌握。
6 注意基础会计与专业会计教学的衔接
基础会计教学要突出的是对专业会计的基础知识进行的教学,要与专业会计教学,如工业会计、商业会计、施工企业会计、建设单位会计等的教学区别开来。基础会计教学是为专业会计教学服务的,是对会计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基本原理、基本方法等进行的教学。专业会计教学是对企事业单位发生的整个经济业务活动进行核算、监督的实操性教学。两者交叉的部分,如主要经业务的核算,会计报表等,在基础会计教学时,强调基本原理、基本方法的教学;专业会计教学时强调的是具体操作性教学。要避免两者在教学上的重复。因此,基础会计教学与专业会计教学各有择重,不能越位,也不能缺位。
参考文献
[1] 李雪田[主编].会计基础[M].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2.
[2] 全国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领导小组办公室.初级会计实务[M].经济科学出版社,2003.
[3] 许新.把握高职特色,培养会计人才[J].福建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8).
[4] 邵瑞庆[主编].会计学原理[M].立信会计出版社,2006.
[5] 杨宗昌[主编].基础会计学[M].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4.
[6] 吴昊.会计学原理教学法创新[J].财会月刊,2005,4.
[7] 汤寿珩.加强会计实验教学,培养符合教育目标的会计人才[J].会计之友,2005,3.
[8] 周琼芳.基础会计理论与实践教学探讨[J].重庆工学院学报,2005,7.
关键词:基础会计教学改革探索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1)01(b)-0029-02
基础会计是高职会计专业学生进校后的第一门专业基础必修课程。学生对这门课程学习好坏,直接影响到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效果。采用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非常重要。对如何教好这门课,怎样学好这门课,值得研究。根据多年的教学实践,谈谈个人的认识。
1 改革传统的教学思想认识,由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师任课
目前,对基础会计的教学,存在着一些误区,认为基础会计是会计学的一些简单基础知识,对学习专业会计无足轻重,学生学得好坏,对学习专业会计都没有什么影响;基础会计没有学好,专业会计可以弥补;要学好会计,关键在于专业会计的教与学。轻视基础会计教学意识比较普遍。如在任课教师安排上,首先考虑的就是那些专业水平不高、教学经验不丰富、刚从其他学校毕业招聘进来的新教师等。这些教师担任基础会计教学,由于其部分教师的教学经验、教学方法等原因,在教学过程中,一是把握不住本门课程重点、难点。认为学生是初学者,担心学生学不会,教学中各方面内容讲得都很细致具体,唯恐哪块内容被忽视,导致教学重点不突出,出现捡了芝麻丢了西瓜现象,影响教学效果。内容上的增删无从谈起;二是上课的方法有待提高。有的新老师上课平铺直叙,照本宣科,每一节课从头讲到尾,该讲的内容没有讲好,不该讲的东西占了不少课时;三是作业布置多、学生压力大。有的教师是根据所谓的习题集无选择的、一题不漏的布置作业,作业的内容有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名词解释、填空题、简答题、论述题、计算题、分录题等,同一个类型的题目,反复练习多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抓不住重点,感觉什么都是重点,什么都应该学,什么都应该掌握,弄得头晕脑胀。长期在这种环境中学习,慢慢就会疲倦,逐渐产生畏难情绪,导致怕学、厌学、不学现象。
经调查,绝大部分高职生进校后的第一年都比较单纯,好学习,有朝气,有追求,活泼、聪明、好思考,遵章守纪。但是,好景不长,第二年就变得油滑,迟到、早退、旷课、酗酒、打架等现象时有发生。各科学习成绩要求不高,60分万岁。其主要根源是教育教学方法不当。教学方法不当,会挫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生不但学不到知识,学不到技术,甚至会产生厌学情绪。
因此,高职会计专业要重视基础会计教学,要安排教学经验丰富、在教学过程中有爱心、有耐心、有责任心、会爱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的教师任课。为会计专业教学铺垫好基础。
2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学水平
高职院校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是高职院校的核心竞争力所在,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加强专兼结合的专业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队伍整体教学水平非常重要。由于教师的学历、经历、教学经验、工作责任心等的差异,其教学水平参差不齐。要提高教学水平,要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就要从提高教师水平和能力入手。可以通过教师学习进修、鼓励教师参加全国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安排专业教师到企业顶岗实践、加强教研活动、研究教学方法等以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
3 根据培养目标确定教学内容和教学重点
高职院校会计专业的培养目标是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诚信、敬业、有责任意识、遵纪守法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会计人才。基础会计及专业会计的教学的内容必须根据这一目标来确定,要以“实用、必需、够用”为原则。基础会计的教学内容要与各专业会计课程教学内容互相衔接,不重复、不遗漏。教学中不能越位,更不能缺位。教学的重点是加大实践、实训教学力度,注重专业教学,注重实训教学,注重社会实践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和技能水平。
其他非会计专业的基础会计教学,应根据专业培养方案的要求来安排教学内容,与会计专业的要求不一定完全一致,符合培养目标的要求即可。
4 改革教学方法
4.1 教学过程要循序渐进、由浅入深,以引导启发为主,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
在教学过程中,要紧扣培养目标,根据培养方案和教学大纲的要求,不能拔高教学内容;教学过程要循序渐进,由浅入深,不能急于求成;要善于运用启发、引导等有效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要培養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要将复杂的问题简单化,将抽象的问题形象化。如借贷记账法的具体应用教学,很多教材所编列的内容,实际上是工业企业经济业务核算的主要内容。这一章节的习题集内容也非常“丰富”。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绝大多数教师都是按照教材所编内容进行教学。笔者认为,这一章节的教学目的是让学生学会运用借贷记账法,而不是要求学生学会企业经济业务的核算。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只要通过企业一些简单的基本经济业务活动,使学生学会运用借贷记账法做会计分录即可,不宜过于复杂化。企业经济业务核算在专业会计还要详细学习。本章节的作业布置也不宜过多,但要具有代表性。否则,学生的压力过大,负担过重,挫伤其学习积极性,对会计的学习产生畏难情绪。
4.2 理论联系实际,强化实践性教学
实践性教学是高职会计教育的重要特征,要办好高职会计专业,必须高度重视实践性教学,加强专业技能训练,加大实践性教学的比重,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的培养。只有这样,才能实现高职会计专业的培养目标。要改革过去按照教材内容,先在课堂上讲授理论,再到实训室进行模拟实训的教学方法。要将课堂理论教学和实训教学合二为一,实训室可以是课堂,课堂也可以是实训室。教师可以边讲理论,边亲自动手进行示范性操作,使教学过程直观、简单,既节约教学时间,教学效果又好。
基础会计实践教学的内容主要包括识别原始凭证、认识理解分析经济事项,填制凭证,登记账簿和编制会计报表等。其实践教学主要是按章节的单项实训和全部课程结束时的综合实训。平时的单项实训要与理论教学同步进行,边讲边练,讲练结合。如在讲会计凭证、账簿时,应把学生带到会计模拟实验室去见习什么是原始凭证、记账凭证及账簿,并让学生亲自动手填制原始凭证,编制记账凭证、登记账簿。以此来巩固所学的理论知识,使学生把书本知识转化为实际操作技能,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在学完该课程全部内容后,应集中安排时间对会计基础知识进行综合实训,包括:原始凭证的填制和审核,记账凭证的填制、审核和传递,现金和银行存款等一些简单的会计核算业务,初步了解和掌握会计账簿的登记和会计报表的编制等。
4.3 抓住教学重点难点,善于归纳总结
教师在备课时,要把课本中重点和难点的知识进行系统的梳理,进行归纳和总结,以便学生记忆和掌握。如借贷记账法的教学,关键是要让学生学会运用这种方法。教师首先要讲清楚借贷记账法的概念,其次要讲清楚借贷记账法的四个特点,第三是讲清楚“借”和“贷”的涵义,这是关键,即“借”表示经济业务发生后引起资产、成本、费用类增加,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类减少;“贷”表示经济业务发生后引起资产、成本、费用类减少,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类增加。由于很多教材没有此内容,教师也没有进行归纳总结,没有给学生讲清楚,导致有的学生学完借贷记账法后,一个简单的经济业务涉及的会计分录,哪一个账户记入借方,哪一个账户记入贷方都没有弄清楚。
5 改革教学手段
目前,高职会计专业的教学手段仍是以“教案+粉笔+黑板”为主。为了适应现代信息化社会的快节奏、高效率要求,基础会计课程应逐步采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尽量采用多媒体技术进行教学。运用多媒体技术进行教学,可以使课程的内容以形象直观的形式进行表述,使理论通俗化,使抽象的问题形象化,使复杂的问题简单化,以易于学生理解和掌握。
6 注意基础会计与专业会计教学的衔接
基础会计教学要突出的是对专业会计的基础知识进行的教学,要与专业会计教学,如工业会计、商业会计、施工企业会计、建设单位会计等的教学区别开来。基础会计教学是为专业会计教学服务的,是对会计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基本原理、基本方法等进行的教学。专业会计教学是对企事业单位发生的整个经济业务活动进行核算、监督的实操性教学。两者交叉的部分,如主要经业务的核算,会计报表等,在基础会计教学时,强调基本原理、基本方法的教学;专业会计教学时强调的是具体操作性教学。要避免两者在教学上的重复。因此,基础会计教学与专业会计教学各有择重,不能越位,也不能缺位。
参考文献
[1] 李雪田[主编].会计基础[M].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2.
[2] 全国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领导小组办公室.初级会计实务[M].经济科学出版社,2003.
[3] 许新.把握高职特色,培养会计人才[J].福建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8).
[4] 邵瑞庆[主编].会计学原理[M].立信会计出版社,2006.
[5] 杨宗昌[主编].基础会计学[M].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4.
[6] 吴昊.会计学原理教学法创新[J].财会月刊,2005,4.
[7] 汤寿珩.加强会计实验教学,培养符合教育目标的会计人才[J].会计之友,2005,3.
[8] 周琼芳.基础会计理论与实践教学探讨[J].重庆工学院学报,200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