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内空气质量标准由推荐性变强制性

来源 :中国质量万里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ancysou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2年3月1日国家实施《乘用车内空气质量评价指南》,作为国内首个车内空气质量标准,填补了我国车内空气质量标准的空白,使得车内空气检测终于有标准可依。但因该《指南》并非国家颁布的强制标准,只是推荐性国家标准,不具有法律效应,因此实施这几年来收效甚微。
  由于中国没有强制标准,导致了大量外国品牌汽车在中国投放的产品与在欧美投放的产品标准不一致,《指南》发布标准的牵头部门里根本没有与汽车相关的部门。随着消费者变得更加理智和成熟,买车和卖车,行业监管之间的博弈才刚刚开始。
  今年1月份,由环保部和国家质检总局联合制定的强制性国家标准《乘用车内空气质量评价指南》征求意见稿正式发布。
  新标准拟由推荐性指南修订为强制性国家标准,并加严了车内空气质量有害物质限值。从2017年1月1日起,所有新定型的销售车辆必须严格执行该标准;而对于此前已经定型的车辆,则自2018年7月1日起开始执行。
  从推荐性指南修订为强制性国家标准,被视为此次新标准意见稿的最大亮点。
  同时,基于原标准对8种车内污染物限值设定的较宽泛,新标准意见稿进一步收紧了苯、甲苯等有害物质的限值:苯由原标准的0.11㎎/m3加严为0.06㎎/m3,甲苯由1.10㎎/m3加严为1.00㎎/m3,二甲苯和乙苯由1.50㎎/m3加严为1.00㎎/m3。
  值得注意的是,乙醛的限值由原来的0.05mg/m3调整为0.20mg/m3。对此,新标准意见稿编制说明给出的解释是,乙醛对人的健康影响较甲醛小,且车内空气中乙醛浓度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限值有所放宽,但仍低于国际上广泛认可的0.30mg/m3 安全阈值。
  为了加强对企业的监管,新标准意见稿增加了信息公开和环保一致性检查的要求。车企须公开拟批量生产车型的车内空气质量信息,主管部门则可以随机在生产线上抽取批量生产的汽车进行环保一致性检查。
  近两年,消费者对直接关系身体健康的车内空气质量日趋关注,这倒逼车企通过技术和工艺不断降低车内空气污染物的浓度水平。市场机制下,国内许多车企都建立了自己的车内空气质量标准体系,基本能够达到新标准的限值要求。
  有业内人士指出,本土汽车包括自主品牌、合资品牌,不一定能达到新标准意见稿中的限值要求。目前,国内在车内空气质量领域的发展并不成熟,工艺技术与检测技术都跟不上。新标准不仅收紧了污染物排放限值,而且检测方法又较单一、严苛,车企要达标并不容易。
  首先一点,车企在汽车制造环节就要解决该问题,须改进零部件、原材料等的生产工艺,使用更加绿色环保的内饰材料。车内空气质量和车辆的档次无关,并非价格贵的车污染就小。事实上,装饰越豪华的车受污染的可能性越大。豪车使用了更多的新材料,尤其是非金属材料和黏合剂的大量应用,且高档车密闭性较普通车强,导致车内积聚更多污染物,危害人体健康。因此车企重视控制车内空气质量的同时,消费者也要注意多开窗通风。
其他文献
网上有个段子:“腾讯推出大王卡,阿里推出运蚂蚁宝卡,京东推出大强卡,三家中国互联网巨头矛头直指王宝强。”  先说一下最近比较火热的腾讯大王卡。  去年10月,中国联通联合腾讯发布了一款“腾讯大王卡”——针对腾讯应用的定向流量优惠套餐。顾名思义,该套餐用户在使用腾讯应用,比如微信、QQ、腾讯视频、QQ音乐、腾讯游戏时产生的流量,全部免费。  根据官方介绍,“腾讯大王卡”月付19元,可享受全国无漫游服
胸腔积液是临床上多种疾病的常见表现之一,是由于全身或局部病变破坏了胸膜腔内液体形成与吸收的动态平衡,致使胸膜腔内液体形成过快或吸收过缓产生的。既往常采用胸穿包穿刺
以人为本的内涵是指人文精神,其本质上是一种以人为中心,对人存在的意义,人的价值以及人的自由和发展,珍视和关注的思想。在护理实践中,人文精神集中体现在对病人的价值,即对病人的
3月21日,一场以“无所畏,更有趣”为主题的大型多城潮趴,同步登陆苏州、东莞、济南、郑州、成都、哈尔滨、西安全国七大城市,一汽丰田通过七场具有青春活力的年轻人的狂欢盛会,推出旗下首款主打运动与年轻的两厢轿车——威驰FS。  年轻就是无所畏,年轻就要更有趣。专为年轻人打造的全能驾趣先锋,一汽丰田威驰FS将在七大城市的年轻人聚集地——潮范儿十足的CLUB,开启威驰FS的趣玩之旅。整场发布会以年轻人热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