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国际气候变化法的生成

来源 :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ittyrang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IPCC的1990年“评估报告”指出,人类活动产生的各种排放正在使大气中温室气体浓度显著增加;在人类活动排放大气层中的全部CO2中,燃烧矿物燃料占70%~90%,其余10%~30%则是人类对地球生态系统的利用所致。气候变化正不断吞噬人类生存空间,威胁人类的生存与发展,引发了国际关系的变动和国际秩序的革新。20世纪90年代后,以《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为标志,国际法领域逐渐形成国际气候变化法这一新兴的国际法律部门,这是晚近国际法发展的一大突破。国际气候变化法的生成是内外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气候变化科学认知、国际气候政治共识、国际气候合作和国际气候合作关系分别构成国际气候变化法生成的科学、政治、现实和法理基础,国际组织的推动和国内相关立法的影响构成国际气候变化法生成的重要外部因素。 The IPCC’s 1990 Assessment Report noted that emissions from human activities are contributing significantly to the concentration of greenhouse gases in the atmosphere and that 70% to 90% of all CO2 in the atmosphere from anthropogenic emissions is fossil fuels, The remaining 10% to 30% is the human use of the Earth’s ecosystems. Climate change is constantly engulfing the living space of mankind and threatening the survival and development of mankind. It has triggered changes in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and the reform of the international order. After the 1990s, marked by the “United Nations Framework Convention on Climate Change,” the emerging international law department in the field of international law, which is the emerging international legal climate change law, is a major breakthrough in recent developments in international law. The formation of international climate change law is the result of the interaction of internal and external factors. Scientific understanding of climate change, political understanding of international climate, international climate cooperation and international cooperation in climate constitute the scientific, political, realistic and legal basis for the formation of international climate change law respectively. The promotion of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s and the influence of relevant domestic legislation constitute an important external factor for the formation of an international climate change law.
其他文献
刘全——美罗思(Melrose)比萨连锁店的CEO,在我们还守着铁饭碗不肯放的时候,他已经义无返顾地下海摸爬滚打,在我们还不知道网球是什么运动的时候,他已经拿起球拍有模有样,有
经历了一番搏杀之后,中国军团再次双双奏凯。在两个金光闪闪的奖杯背后,从教练到队员都撒下了拼搏的汗水。当硝烟散去,尘埃落定之时,每名队员都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 郁闷双
《中国宗教》2000年第4期《明月清风不劳寻觅——深切怀念赵朴老》一文开头说:“5月23日我们到南小栓赵朴初会长家中悼念,陈邦织夫人强忍着失怙的悲哀,叙说了朴老5月21日下
2003年11月18日至22日,陕西省象棋个人赛在省会西安隆重举行。这是陕西省历史最悠久、水平最高的象棋赛事,来自全省各地的一百多名好手参加了此次角逐。经过九轮厮杀,宝鸡名
本文全面提出林业生态工程防护体系的定义,对其内涵进行分析,并据此剖析了该防护体系生态环境价值的经济机制,探讨了生态环境价值经济评价的理论基础,揭示了各种措施利用效果的经
本文对经济收入差别的合理与适度问题进行了探讨,认为分化是自然界与人类社会的普遍法则。收入上的适度差异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动因;平均主义与两极分化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障碍。
本文对数量化理论(I)中的量化过程进行了改进,采用专家评分,在如下模型中当第i个样本中第j个项目的第j个项目发生时,令j,:0(,1AO是第j个项目的第k个类目的权重或贡献大小,由专家评分给出。通过实际
“这次封闭训练感觉如何?” “累,太累了!” 这是记者在正定见到李菊时,与她的第一句对话。 李菊有多累?疲劳无法用天平称、用尺子量,但与李菊面对面,记者可以清晰地感觉到
近日拜读了孙焕英发表在《汉字文化》(2001年第1期)上的《武则天的“无字碑”有宇么?》一文(以下简称《武》文),当读到“二、满贯碑店的空格,寓意武则天的功绩齐天盖地,罄竹难书”时,我认为
影视创作中有两个亘古不衰的主题——爱情和战争。 在好莱坞,只要有市场,任何故事都可以搬上银幕,就像“爱情、战争和网球”这三个看上去并不搭界的名词也会“纠缠”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