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麻醉方法对剖宫产围术期凝血功能及D-二聚体水平的影响

来源 :中国基层医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s5505955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不同麻醉方法对剖宫产围术期凝血功能及D-二聚体(D-D)影响,为临床麻醉方式提供参考。

方法

选择120例剖宫产产妇,按照麻醉方式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70例实施腰硬联合麻醉,对照组50例实施硬膜外麻醉,比较两组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Fbg)、D-D、镇痛效果及并发症等临床指标。

结果

观察组与对照组术前PT、APTT、TT、Fbg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6 h、术后24 h PT、APTT、TT分别为(13.23±1.86)s、(31.18±5.94)s、(15.52±2.55)s,(12.85±1.94)s、(29.74±5.52)s、(14.68±3.15)s,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294、4.546、4.143、3.656、3.435、3.115,均P<0.05),术后6 h观察组Fbg[(3.17±0.48)g/L]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656,P<0.05);观察组D-D术前、术后即刻、术后24 h分别为(0.28±0.04)mg/L、(0.33±0.07)mg/L、(0.33±0.07)mg/L,术后相比术前略有上升,但组内对比、与对照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疼痛2级、3级发生率分别为41.43%、30.00%,与对照组术后疼痛评级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未发现深静脉血栓,对照组确诊1例股静脉血栓形成,两组静脉血栓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腰硬联合麻醉、硬膜外麻醉均可预防剖宫产围术期血液高凝状态,降低血栓性并发症发生率,腰硬联合麻醉是首选方法。

其他文献
期刊
期刊
期刊
期刊
目的探讨噻托溴铵粉吸入剂对肺癌患者术后肺功能恢复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胸外科已行肺叶切除术肺癌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数字表法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行噻托溴铵粉吸入剂治疗,对照组行吸入沙美特罗/氟替卡松粉吸入剂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治疗后2 d、6 d的CRP、中性粒细胞绝对值(ANC)、肿瘤坏死因子(TNF-α)检查指标;治疗前、治疗后4周、8周的用力肺活量(FVC)、1 s内用力呼气量(
目的探讨微小RNA-34a(miRNA-34a)在正常宫颈、低级别宫颈上皮内瘤变及高级别宫颈上皮内瘤变组织和血清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选择82例低级别宫颈上皮内瘤变(CIN I,CIN L组)、87例高级别宫颈上皮内瘤变(CIN Ⅱ~Ⅲ,CIN H组)和60例正常宫颈者(对照组),采集其血清及组织中的小分子RNA,并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的方法检测miRNA-34a的表达。结果CIN H组组织和
期刊
目的探讨红花黄色素联合胰激肽原酶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采用数字表法随机分为红花黄色素组(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两组均给予合理饮食与运动,积极控制血糖、血脂、血压等,对照组给予胰激肽原酶40 U加入0.9%氯化钠注射液2 mL中肌内注射,1次/d;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红花黄色素注射液100 mg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250 mL、普通胰岛素3 u静脉滴注
期刊
纳米羟基磷灰石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作为硬组织修复材料已经得到广泛应用,近年来在肿瘤的治疗及诊断方面也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