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TF在我国证券业中的发展情况和前景分析

来源 :现代商贸工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oyxz19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通过对ETF的产生背景,从我国实际的交易数据出发,论述了ETF在我国的产生和发展,重点分析了在我国存在的意义和出现的問题,从而分析其发展的前景。ETF作为指数基金的一种,代表了股指现货,它是期望获得市场平均收益的投资者的最佳选择;而股指期货则代表了市场投资者对股指现货未来走势的预期,它是股指现货投资者规避投资风险、调整资产配置的工具。
  关键词:ETF;存在的意义;处在的问题;发展前景
  中图分类号:F8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0)08-0143-01
  
  1 ETF的概念背景
  ETF主要是指ETF(Exchange Traded Fund),交易型开放式指数基金,又称交易所交易基金,是一种在交易所上市交易的开放式证券投资基金产品,交易手续与股票完全相同,它通过完全复制与跟踪某一标的指数的方法最大限度地降低了市场的非系统性风险,采用被动式的管理使其交易成本较低,因此对一些希望规避风险获取长期稳定市场收益的投资者来说,ETF无疑是最佳的选择。
  作为全球金融衍生品的代表,ETF与股指期货交易自推出伊始便在全球范围内得到了迅猛发展,年交易量节节攀升,越来越受到广大投资者的青睐。由于ETF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股票现货指数,而股指期货与现货指数之间又存在极高的关联性,因此ETF与股指期货之间的关系也将十分密切。
  2 ETF在我国的产生和发展
  在国际市场上我国的ETF市场起步较晚,但发展迅速。2001年上海证券交易所最初推出了建立ETF的设想,经过二年的研究讨论工作,2004年11月29日我国推出首只ETF产品—上证50ETF,于2005年2月23口正式挂牌交易。在此后的几年里,又相继推出了四种ETF产品,分别为:深证100ETF、上证180ETF、中小板ETF和红利ETF,使我国很快成为了亚洲除日本和香港外的第二大ETF市场。上证50ETF作为我国发展时间最长的ETF产品,四年内累积的交易金额达到了5000亿元,增长十分迅速,特别是近两年涨幅较大(见图1),2008年的交易金额达到2346.33亿元,比2007年增加了1589.26亿元,涨幅为209.92%,2009年交易额达到2536.58亿元。此外,深证100ETF、上证180ETF和中小板ETF在2006年相继推出后也较为活跃,截止到2009年底累积的交易金额分别为584.6亿元、1288.4亿元和284.5亿元。红利ETF上市时间最晚,但仅仅两年的时间交易金额就已经达到712.2亿元。
  3 ETF在我国发展的意义和存在的问题
  3.1 ETF在我国发展的意义
  ETF在我国发展有着积极意义:首先,它完善了我国基金产品的结构。在原先的股票型和债券型基金的基础上引入了指数型基金,此外,ETF还具备了开放式和封闭式基金的特点,是一种全新类型的基金,因此ETF的推出使我国基金产品的结构变得更加完善。其次,它能够满足股市长期投资者的投资需要。对于这部分投资者来说,尽可能规避个股波动风险,获得市场的整体收益是他们的最终目标,ETF以其自身的特性和优势将是长线投资者的最佳选择。再次,ETF提高了我国资本市场的流动性。由于ETF在一级市场的申购与赎回都需要买卖一股票,这样会提高ETF标的指数成分股的交易量;此外,ETF在二级市场也吸引了众多中小投资者的参与,从而对提高整个市场的流动性起到重要作用。
  3.2 ETF存在的问题
  ETF在我国证券业的发展过程中也存在着一些问题,特别是在2008年以前出现了较为明显的基金净赎回现象。以上证50ETF为例,2006年底累积的基金净份额数还不到2005年的一半(见图2),与国际市场上ETF份额不断增加的局面似乎有些背道而驰。但是鉴于我国的ETF市场刚刚起步,发生这种现象也比较正常,主要原因是:首先,ETF在二级市场上的流动性相对不足,投资者直接卖出ETF的市场冲击成本要远大于先通过一级市场赎回股票然后再卖出的成本,因此投资者当然会选择后一种方式来交易ETF,从而造成了净赎回现象;其次,ETF流动性不足也导致了ETF的折价现象,使得投资者更不愿意直接在二级市场上卖出ETF,而是采用先赎回股票再卖出的方式进行交易;再次,我国的ETF市场发展时间不长,投资者对ETF的特点、优势和交易方式还不甚了解,另外我国ETF交易品种的同质性比较高,留给投资者的选择余地也不大,这些都导致了短期内ETF需求不足,市场流动性较差,进而出现基金净赎回的现象。但是,随着我国资本市场的不断发展,特别是在2007年前二季度沪深两市股指大幅攀升的背景下,有很多投资者开始将目光转移至ETF上,交易金额出现了较大幅度的提升。
  4 ETF在我国的发展前景分析
  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我国股指跌幅巨大,但这些却没有减弱ETF市场交易的热度,比如上证50ETF在2008年的交易金额又是2007年的二倍多(如图2)。
  二级市场流动性的增强也使得基金净份额数量急剧增加(如图3),我国的ETF市场开始逐渐活跃起来。不过,股指的下跌对ETF的收益情况产生影响,尤其是对于那些长线持有的投资者。从上证50ETF单位基金净值走势看,2005年—2007年伴随着我国股市从谷底逐步攀升以及2007年前二季度股指的暴涨,上证50ETF的单位基金净值也出现了大幅上扬,保证了市场长线投资者能够顺利获得股指增长而带来的整体收益。但是2008年爆发的全球金融危机使得我国股市跌幅巨大,ETF的单位净值也出现了大幅回落,跌幅约为66.6%。此时,由于我国的股票以及ETF市场始终是单边操作阶段,并没有相对应的衍生产品为ETF保值,因此股指的回落势必会降低ETF投资者的投资收益。虽然ETF能够最大限度的降低市场的非系统性风险,但是面临经济危机这样大的系统性风险,如果没有相应的配套措施加以控制,ETF投资的风险性就会被扩大。
  总之,我国ETF市场的交易热度在不断提升,上证所近期又提出了在2009年主推ETF创新的计划和股指期货,会吸引更多的投资者参与其中,因此未来几年我国ETF市场的发展前景将十分看好。不过这也并不代表投资ETF就没有任何风险,特别是在当前全球经济危机的背景下,管理层如何更好地完善ETF交易制度,及时推出能够对冲风险的衍生产品,将会对保证广大投资者的投资收益以及我国ETF市场的长远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禄梅.沪深300指数及股指期货的研究[D].北京: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7.
  [2]修巍.我国ETF基金发展现状及相关问题分析[J].消费导刊,2008,(12):60-61.
  [3]Chris Brooks[英]著,当陌宏兀主译.金融计量经济学导论[M].四川:西南财经大学出,2005.
  [4]刘杰.利用指数基金与股指期货的套利方案设计[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08,(1):116-117.
其他文献
摘要:技术工人短缺已是一个很普遍的社会问题,一方面是市场需求的迫切,技术人才的短缺,另一方面却是技校毕业生求职困难。这样的矛盾造成的失业成为企业和社会共同关注的。研究分析了技术工人短缺的原因,探讨了激励这一因素的角色,通过劳动经济学的分析为该问题解决提供依据,以促进全面薪酬理念在技工中的实现,加强对技工的激励。  关键词:技工短缺;成本收益;激励制度  中图分类号:F272.92  文献标识码:A
自2007年7月份以来,我国股票市场波动性强,上证综指呈大起大落之势,这一现现象的背后,是否存在股票市场的自相关性因素。运用Hurst指数分析法,分析我国2002年7月22日至2008年
选择恰当的教学策略是课堂教学成功的关键。结合自己的教学体会,我们认为,可从以下多角度人手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
班主任是学校中全面负责一个班学生的思想、学习、健康和生活等工作的教师,是一个班的组织者、引导者和教育者,是沟通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的桥梁,班主任工作的成效将直
通过在28MN水压试管机机架本体方案设计中三维仿真设计的实践,简述了应用三维仿真设计技术实现设计优化的基本思路和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