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学困生也来体验成功的快乐

来源 :新校园·上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wertyuiopgfdsa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学困生现象是目前薄弱初中面临的最主要的问题之一,为了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有效控制和减少学困生,教育工作者都在积极探索有效的解决途径和方法。下面笔者谈谈自己的做法。
  一、鼓励教学
  教师肩负着教书育人的责任,要多鼓励学生,尤其是学习有困难的学生。所以,在日常教学的过程中,一定要多用尊重性和鼓励性语言。笔者在教学中经常用尊重性语言,如“请坐”“请回答”。巧用商量性语言,如:“你愿意到前边给大家读读吗?我们一起来帮帮他,好吗?”常用鼓励性语言,如:“别紧张。再试一次。老师相信你能答对。尽力的话,你会做得更好。”惯用理解性语言,如:“这道题你会做,就是有点紧张,所以说错了。”适用激励性语言,如:“你们组已两次获胜,能保持‘三连冠’吗?”“女同学一起来请最不爱发言的男同学来回答。”利用表扬性语言,如“你读得已经很好了,能再好些吗?”等。
  除了鼓励性语言之外,教师应付出爱心,成功时给一个赞许的目光,失败给时一个鼓励的眼神,有难题时及时指导,有困惑时细心开导……教师和蔼的神情与体贴的语言能迅速消除学生对教师的距离感,使不同的学生都能体会到被尊重的喜悦和自身的价值,这对消除学生的抵触情绪和心理负担有很大的作用。对学生的困难应给予造身处地的指导和无微不至的帮助,为学生创设宽松、舒畅的课堂学习环境,使学生深切感受到教师的可亲和学习的愉快。
  二、兴趣教学
  爱因斯坦有句名言:“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学习动机中一个最活跃的因素。学困生对学习语文兴趣不高,因而启发他们的兴趣是非常重要的问题。在教学中,为了使学困生对学习感兴趣,教师要根据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设计新颖的教学方法,随时调节学生的无意注意向有意注意转化,防止学生产生厌学情绪,主要有以下几种做法:
  1.以境激趣
  利用“有境才有情”的特点,以境激趣。
  2.以奇激趣
  语言教学中的人文因素可以作为我们“以奇激趣”的出发点。
  3.以赛激趣
  学生都有好胜心理,在课上都想获得好成绩,体验成功的快乐,教师在课堂上可安排一些形式新颖的比赛,让更多的学生有机会表现自己,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4.以游戏激趣
  利用学生好动的特点,以游戏激趣。教师在课堂上为了使学生消除疲劳感,可适当安排一些游戏,活跃课堂气氛,如“开火车”“对手指”“咬耳朵”“词语接龙”“名句欣赏”“囊中探宝”“找朋友”等。
  三、方法教学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传授知识不如交给学生打开知识宝库的金钥匙,学生掌握了学习方法,学会怎样学习,才能更加爱学、乐学。语文作为一种表情达意的工具,需要教师想方设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教师在组织教学时不但要考虑教的方法,更要考虑学生学的方法。在平时多思考,多积累,博采众长,做到因材择方,因人施教。“成功教育”针对学困生提出的“低、小、多、快”的教学方法有较强的实践意义。即:低起点,便于学困生伸伸手或跳一跳就能摘到树上的果子,使他们有学习的信心;多设台阶,小步前进,扎扎实实,一步一个脚印,使他们能紧跟教师的讲解,紧跟在其他学生的后面,不落伍;多样的活动形式和活动内容及充分的活动时间,使他们巩固了所学知识,增加了知识的储备量;快速的反馈,是师生间互相沟通,查漏补缺好时机。在贯彻“低、小、多、快”的教学原则时,要以学生为中心,充分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使他们学有所得,教学效果良好。
  学的方法多种多样。对学困生,首先使他们养成良好的复习、预习、听课、作业、考试等学习习惯。如复习时要教他们“串葫芦”,把相关的知识点用一条线索串起来;平时学习时各自带着“错题集”,将作业中、课堂练习中或考试中出现的错题汇集成册,随时分析,随时查漏补缺。学生只有掌握了良好的学习方法,教师的教才会轻松自如,学生的学也会不断进步。
  四、模糊教学
  教师首先要模糊优、差生的界限,其次要模糊课下、课堂的关系,再次要模糊师生间的关系,用爱心拉近师生间的关系。
  总之,微笑教学或鼓励教学是感情教学,它沟通了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关系;而兴趣教学、方法教学、模糊教学是师生间为更好地进行语文教与学付出的努力。笔者在这几方面进行了一些有效的尝试,经过几年的努力,不但与所带学生关系融洽,而且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不断提高,大部分学困生在不断的进步中体验到了成功的快乐,增强了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语文成绩逐年上升,尤其是大部分学生掌握了学习语文的方法和技巧,为今后的语文学习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其他文献
阅读教学是语文教育的重要环节,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使学生获得丰富的知识,开阔眼界,活跃思维,受到科学思维方法的训练,促进智力的发展,让学生的能力得到赏识,使学生在在阅读过程中学会合作,受到思想品德教育,陶冶爱美的情趣,同时使学生的独特魅力在阅读中得到充分展现。  一、赏识——阅读教学的快捷键  卡耐基曾说:“使一个人发挥最大能力的方法是赞美和鼓励。”学生天生喜欢鼓励和赞美。因此,教师准确
幼儿创新教育是根据创新的原理,以培养幼儿具有一定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能力以及创新个性为主要目的,重在使幼儿初步掌握知识的同时发展他们的创新能力。如何在绘画教学中培养幼儿的创新能力,让幼儿的画笔展开想象的翅膀,画出幼儿的想法与感受,也是教师不断探索的课题。  一、诱发幼儿的绘画兴趣,使幼儿乐于创新  兴趣是幼儿创造力发展的必要条件,在绘画教学中教师必需唤起幼儿的兴趣,不能简单地教幼儿怎样画,幼
学生的价值观,是他们在学习、成长、发展过程中,对现实生活中各种事物、现象进行评价、决定取舍的基本思想观点。它支配、影响着学生生活、学习的各个方面。其作用具体反映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方向作用。有什么样的价值观,就有什么样的人生方向。那些被肯定的有价值事物,会激起学生的热情,促其积极创造与获取,从而影响着实践活动的方向;二是动力作用。价值观是构成实践活动自觉性的前提。当价值观初步形成后,学生就会按照自
语言和文化是密不可分的,不了解外语的文化背景,就无法正确理解和运用外语。因此,在英语教学中,教师不仅要让学生掌握基础知识,而且还应当加强有关文化背景知识的传授,使学生了解中西文化的差异。这样不仅能使学生克服母语的干扰,养成良好的习惯,而且有助于学生集东西方文化为一身,提高文化修养,达到中学英语教学的目的。    一、中西文化的差异应是教学中的重点    语言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文化现象,它是人们在长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