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发区乙型肝炎病毒致肝细胞癌风险的病毒学特征

来源 :中华外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234738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研究启东高发区人群慢性乙型肝炎病毒(HBV)HBeAg、共价闭环DNA(cccDNA)的表达和HBV核苷酸1762/1764错义突变与肝细胞癌发生的关系.方法 自1989年1月至2002年12月,随访启东地区377例临床诊断为慢性HBV感染的中年男性,选取发生肝癌的32例患者,与年龄、职业、生活环境相匹配的慢性HBV感染患者32例组成巢式病例对照研究队列.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HBeAg表达情况,半巢式PCR扩增HBV cccDNA,巢式PCR扩增HBV X基因并测序,分析核苷酸1762/1764点突变,比较肝癌组和对照组在HBV风险特征上的差异.结果 肝癌组和对照组血清HBeAg的阳性率分别是53.1%(17/32)和15.6%(5/32)(P<0.01);HBV cccDNA的阳性率分别是62.5%(21/32)和25.0%(8/32)(P<0.01);HBV核苷酸1762/1764的突变率分别为82.1%(23/28)和71.4%(20/28)(P=0.425).结论 HBeAg和cccDNA所反映的HBV滴度和活跃复制状态与肝癌的发生密切关联,可作为预测肝癌发生的风险指标。

其他文献
目的 探讨血清谷氨酰转肽酶(GGT)含量变化在慢性乙型肝炎(CHB)不同程度肝脏病理损害中的变化规律及临床意义.方法 测定70例CHB患者血清ALT、AST、GGT水平,同时行肝活体组织检查,对肝脏进行炎症分级和纤维分期.分析ALT、AST、GGT与CHB之间的关系.结果 (1)ALT、AST、GGT随炎症程度和纤维化程度的上升而上升,但到G4和S4后则下降.GGT随ALT、AST的升高而升高,A
目的 评估拉米夫定预防HBV携带者服用抗结核药物致肝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 110例服用抗结核药物的HBV携带者随机分为拉米夫定组和对照组.拉米夫定组55例,服用异烟肼、利福平、吡嗪酰胺、链霉素或乙胺丁醇6~8个月,同时给予拉米夫定100 mg,每天1次口服;对照组55例,服用与拉米夫定组相同的抗结核药物6~8个月.评价治疗前后患者临床症状、肝功能及HBV DNA,数据采用t检验和χ2检验.结果 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