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实主义与现代主义的争夺--20世纪70年代台湾乡土文学论战前后

来源 :华文文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avidcao198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世纪70年代初期开始兴起,并于1977-1978年“乡土文学论战”中达至高潮的台湾乡土文学运动一直被视为是现实主义对60年代现代主义运动的反拨。表面上是艺术风格之争,实则是台湾战后政治、经济、文化等矛盾在文学上的总爆发。在这场论战中,专注于探究内心世界的现代主义文学被斥为脱离台湾现实,乡土文学则试图超越城市/乡村的二元关系,重建文学与现实、与政治的交互作用。现实主义对文学场域的争夺看似在70年代获得了胜利,然而,“政治主导”的场域特性也很大程度上导致了乡土现实主义潮流在八十年代的衰退。
其他文献
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人眼识别的疲劳驾驶检测算法,本算法通过面部区域划分和椭圆曲线拟合对图像中的人眼进行定位和分析,最终判断出驾驶员是否处于疲劳驾驶状态。[2]本文介绍的算法具有运行效率高、资源占用少的优点,并且检测结果基本不受采集角度的影响,完全可以在嵌入式硬件设备上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