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活动中教师的心理挫折及其耐受力的培养

来源 :师资培训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braspac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正】 在现实生活中,一个人的行为达不到预期目标而造成心理挫折,是普遍存在的一种社会心理现象。心理挫折,就是日常所说的心理上遭受。创伤"。在心理学上,它是指个人在实践活动中遇到障碍或干扰。致使目标不能达到、需要不能满足时所产生的情绪失衡状态。譬如紧张,焦虑、不安、困惑、沮丧、关意、痛苦、愤懑、甚至迁怒,攻击等都是心理挫折的反映。心理挫折又叫挫折感,它是人的一种主观体验与感受。当一个人在从事有目的社会活动时,由于主观的行动愿望与客观存在的实际障碍之际形成矛盾冲突,并趋于
其他文献
周恩来是中国革命的一代伟人,他童年的许多故事也是值得令人回味的。  恩来两三岁时,就会背诵许多首唐诗宋词,4岁时,就开始识字。一天,恩来碰到一个识字片上的字认不出来,想了很久,他才说:“妈妈,这个字是‘犬’字。妈妈,我不喜欢这个字,因为‘犬’就是狗,狗会咬人!我倒喜欢这个‘太’字,大家都太太平平地过日子。”这句话说得多有意思啊!人小志大,语出惊人,令陈氏妈妈无比喜悦,心灵深处升起无限美好的希望。 
人自出生来到世上, 便是一个独特的存在,每一个人均有着自身的特征.教师在幼儿园的教学过程中, 应该结合幼儿个性特点,开展相应的教学, 以此促进幼儿个性发展.本文结合幼儿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