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镇化进程中用水量增长的门槛效应与动态作用机制分析

来源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aqsc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城镇化是发展中国家21世纪的主要发展趋势,在很大程度上主导着人口、经济和产业结构等各方面的转变,成为拉动用水量增长的关键因素。城镇化进程中城镇居民收入、人口结构、人口密度和人力资本等因素的变化,使得城镇化并非表现为线性发展规律,最终导致用水量也存在相应的门槛效应并呈现阶段性增长特征。本文首先对我国各地区城镇化水平和用水量进行统计分析,从地区层面直观描述我国城镇化水平和用水量的变化特征,然后采用面板门槛模型研究城镇化、城镇居民人均收入、人力资本、城市人口密度和人口年龄结构对于用水量的门槛效应,搜寻在城镇化进程中各人口因素对用水量影响的门槛点并分析阶段性变化特征,最后结合PVAR模型研究城镇化进程中各人口因素对用水量的动态影响和作用机制。门槛回归结果发现:城镇化对用水量的影响具有明显的阶段性特征,分别以城镇化和人均收入为门槛变量,超越门槛点后城镇化对用水量的弹性系数分别呈现先升后降的倒"U"型和先降后升的正"U"型变化趋势;以人力资本为门槛变化量,城镇化对用水量的拉动作用则不断减弱。脉冲响应结果显示:城镇化对用水量具有长期且稳定的正向冲击,而居民收入和人口年龄结构对用水量的正向冲击则逐渐收敛于零,人口密度和人力资本对用水量均具有负向冲击,且人口密度的负效应不断增强,而人力资本的负效应不断减弱。方差分解的结果表明,目前我国用水量的增长受自身的影响较大,除年龄结构外,人口密度、居民收入、人力资本和城镇化也具有小规模的贡献程度。
其他文献
观察研究了柿子园内性诱剂诱捕器悬挂高度对桔小实蝇雄性成虫诱集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一定高度范围内随着诱捕器悬挂高度的增高,诱集到的虫量呈上升趋势,1.5 m、2.5 m、3
<正>王清雷著在中国文化史上,周代文化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特别是西周初期开始建立的礼乐制度,对其后近3000年的中国社会及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其中乐悬制度是西周礼乐制度
对未引用法律条款的具体行政行为应如何判决?编辑同志:行政机关在行政执法中,对行政相对人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实体上没有问题,但程序上仅引用了法律、法规的名称,未引用具体条款。
<正>1教学反思的含义教学反思是教师以自己的教学为思考对象,对自己在教学中的行为以及由此产生的结果进行审视和分析的过程。教学反思的本质是理论与实践之间的对话,是教与
TRD(trench cutting re-mixing deep wall)工法构建的等厚度水泥土搅拌墙具有地层适用性广、墙体均质性好、隔水性能可靠等特点。详细介绍了TRD工法构建的等厚度水泥土搅拌墙
本文首先阐述了地基承载力的一般理论,地基承载力影响因素和确定方法。其次,重点分析了淮北地区横穿东西的界-阜-蚌高速公路、蒙城-蚌埠高速公路,纵贯的合肥一徐州高速公路北段
脑缺血损伤是十分复杂的病理过程,伴随着一系列的炎症、氧化应激等反应。在脑缺血损伤中,细胞因子发挥了重要作用。JAK/STAT信号转导通路与脑缺血密切相关,是调节脑缺血后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