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成为一个最好的成里人

来源 :做人与处世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eierdalo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那一年,他是带着兴奋与期待踏人红尘滚滚的都市,仿佛一步迈进梦想中的天堂。虽然是在建筑工地上干着最苦最累的活儿,可他心里很是敞亮,觉得那些匆匆行人脸上的幸福,也有着他的一份付出,毕竟,许多楼房都曾留下过他的汗水。
  可在一个夏日的晚上,这个他所热爱着的城市给了他平生第一道伤。他独自一人沿着清洁的街道散步,一天的疲累仿佛都飘散在晚风中。这时,在街尽头的拐角处,便传来呼救的声音。他跑过去,见两个男人正逼向一个女人。女人手里还拿着手机,似乎刚刚电话求救。不过显然是来不及了,他没多想就冲上去,仗着身强体壮,又或许两个男人怕招来警察,他们飞快地跑了。
  女人向他道了谢,他很憨厚地笑着,心里很是喜悦,能帮上别人的忙,就像身上所挨拳脚之处也不疼了。这时,一辆车开到近前,车上冲下一年轻男子,二话不说就给了他一耳光。他一下蒙了。女人说:“是他救的我!”男子疑惑地看了看他一身破旧的干活衣服,从口袋里掏出一百元钱甩在他身上,拉起女人上车疾驰而去。
  那一瞬间,他觉得脸上火辣辣地疼,直疼到心里。他没有去捡那一百元钱,木然地回到工地,竟是一夜未曾睡着。好多天都提不起精神。后来他又想,就是一场误会,也没必要放在心上。不过那以后,他出去散步的时候就少了。
  工地后面不远处是一所高中,休息时,他站在未竣工楼房的顶上,能看见校同里那些活泼的身影,或者教室里学生上课的情景。心里会有羡慕,家里穷,他不得不从镇上初中退学,帮父母种地,养家,供两个弟弟上学。种了几年的地,听说城里钱好赚,才跑了出来。他想,如果当初不退学,当年也许会考进城里的高中,和眼前的学生一样。心里刚有些发酸,可一想到弟弟们将来也会来城里念书,心里便又充满了希望和动力。
  傍晚的时候,他常拿着本书坐在工地的沙堆上看,他一直喜欢看书。有一天,一个女孩忽然跑了来,和他攀谈起来,虽然有些意外,质朴的他还是用热情的笑脸去迎接。女孩告诉他,她是后面那个学校的高三学生,快高考了,不想太紧张,出来放松一下心情。并对他说,你喜欢看书,以后我给你带来,我的书多。
  就这样一来二去的熟悉了。他常给女孩讲农村的事,女孩都是很感兴趣地听。工友们都远远地看着他们,满脸的羡慕,他却没有想得太多,只是喜欢那种有人倾听的感觉。有一天黄昏,他正和女孩聊天,几个男生怒气冲冲地过来,恐吓他不要和那女孩交往,女孩大声地呵斥那几个男生:“我就喜欢他怎么了?你们管得着吗?”几个男生便要上来揍他,这时一群工友围过来,男生们才落荒而逃。
  女孩对他说:“对不起,给你带来麻烦了!”他一笑:“没事,你要好好学习,再几个月就高考了!”女孩却认真地说:“刚才我说的可都是真的!”他一愣,却没有再说什么。以后的日子,那几个男生又来过几次,可都是失败而回。后来,女孩来的次数越来越少了,也再没有男生来找他麻烦。他想,可能是学习越来越忙了吧!不过心里的确是有着一种想念,有时想起女孩说过的话,也有着一种甜蜜一种期待。
  快六月的时候,女孩来了,却说了一大堆感谢的话,最后期期艾艾地说:
  “对不起啊!当初我来找你,其实是利用了你。学校里总有男生纠缠我,让我无法安心学习,可是认识你以后,就没有了那些事。你别生气啊,快高考了,我再不会来了。这是我所有的小说,都给你!”
  默然接过那一摞书,看着女孩远去的背影,忽然便想到当初挨的一记耳光,虽然那一摞书和那一张百元钞票截然不同,可是落在心间,都有着一种极似的痛。
  终于要回家了,因为两个弟弟都中考过了,而且都考进了城里的高中。他给弟弟们买了好多上学要用的东西,便去火车站买票回家。
  排队买票的时候,他四处看了看,这个时候乘车的乡下人较少,像他这样的民工更少。很幸运地买到了一张车票,他极高兴,这是很难得的事。从购票口挤出来,忽然看见地上有一张票,捡起一看,居然也是一张他所购买的那趟车次的。想起买票的艰难,想起丢票人的着急,他举着票大声喊:“谁的车票丢了?”
  立时围过来一大群人,有一个西装革履的人问是到哪儿的票和日期,他如实回答。那人立刻说:“是我的!我都急坏了,正要去谈生意,谢谢你小兄弟!”便接过票挤出人群。他心里舒了口气,很是激动。可是,突然,又一个满脸凶相的城里男人冲过来,问:“你捡的什么车次座号日期的票?”他一愣,便说了,并说已经还给失主。那人大怒:“那是我的票!你怎么就给了别人!捡了票你应该送到民警值班室或问事窗口,你这么一喊,能没人来冒领吗?你说怎么办吧,我正有急事要赶车!”他惊呆了,好半天,才说:
  “对不起,是我没办好这事!”说着,掏出自己买的那张票递给男人,“这是同一趟车的,当我赔偿你的!”男人冷哼一声,接过票扬长而去。
  他郁闷地站在那里,不知是该恨还是该悔。忽然,那边传来一阵女人的哭声,挤过去一看,一个中年妇女大哭,看穿着是乡下人,她边哭边说:“好不容易挣了钱买了票,票却丢了,我回不去家了,家里的几个孩子还在等我!哪位好心人捡到了,可怜我就还给我吧,我那票是……”他一听,脑袋当时嗡的一声,他知道,这个才是真正的失主。他没有再去听那个女人讲述自己的悲惨遭遇,木然地挤出人群。
  一路站到家,他仿佛早麻木得没有了累的感觉。而对两个弟弟兴奋的笑脸,面对父母眼中的心疼,他便抛了所有的不快。两个弟弟有出息,他打心里高兴。就要去城里上学了,弟弟们向他打听城里的事,他一瞬间想起了很多……
  最后,他对弟弟们说:“你们就要去城里上学了,以后还会在城里上大学,毕业后 也会在城里工作,你们最后会成为城里人。城市里什么都好,大部分人也是好的。我希望你们以后成为最好的城里人!而不是忘了咱们乡下人的本性!”
  面对两个弟弟有些茫然的神情,他说:“你们收拾东西,明天开始,和我去城里干一个月的活儿,你们就会明白城市的一切,包括怎样成为一个最好的城里人!”
  编辑:袁恒雷
其他文献
有位大学毕业不久的青年晓海,在深圳一家外贸公司做业务员,怎么形容他的拼命呢?在他租住的居室里。到处是方便面袋子。他说除了应酬,要么吃快餐,要么吃方便面。因为天天跑工厂下单子,和客商谈判。时间是以分计算的。他又在老家开了一家批发店,每周还需进货,实在太忙了。深圳房价贵,晓海的目标无非要拼下一套房。然后与女朋友体面地结婚。  得到晓海噩耗是在去年秋天,他得了直肠癌,因为工作太忙,错过了最佳的治疗时间。
同事小刘的儿子,是个小学生。放学后,经常到我们办公室来,一边做作业,一边等爸爸下班。像所有的父亲一样,小刘对这个宝贝儿子寄予了无限的希望。小家伙很聪明,也很调皮,所以我们经常能听到小刘在办公室里大声教育儿子的声音。  另一位同事老赵,儿子已经上大学了,读的是一所重点大学的热门专业。儿子是老赵的骄傲,虽然从未在单位见过,但从老赵的口中,我们还是听说了他的许多故事:小伙子从小就听话,爱学习,成绩一直名
萌貓歪转
期刊
女孩是我的同学,父母有着稳定可观的收入。在别人看来应该是很幸福的家庭,其实不然。因为父母都是单位里能独当一面的人,整天忙于事业,所以缺少对孩子基本的关爱。正因如此,女孩的心理发展有些畸形,价值理念失之偏颇。曾经很优秀的孩子,一味只知道贪图享乐,因为不堪花季年华里的“寂寞”,找了个男友聊以慰藉。  女孩的脾气被父母严重宠坏。一次,仅因饭桌上无谓的争执,女孩气愤地离家出走。那时已是黑夜,可怜的父母到处
羡慕名人的幸福家庭生活,我觉得没必要,因为我没见过几个真正幸福的名人。  ——导演英达     如果一个城市里没有愿意开小咖啡馆的人,那个城市无论多有钱,都只是一个内心空虚的城市。   ——日本作家村上春树    不说“或者”而说“抑或”的,那是小资;不说“也是”而说“亦是”的,那是文青;不说“悲剧”而说“杯具”的,那是网友。   ——和菜头      只有上海人听周立波的清口才会笑,外地人听了只
我不爱计较,大事小事上都是“糊涂账”。第一次接一个亲子选题,出版方开出的条件极低,低得编辑跟我说的时候都不好意思:“如果你觉得不划算,可以不接。”接,为什么不接?为自己的孩子写书,给她留一本成长纪录,还计较什么?再说,我也不是名家大腕,还没资格跟人讲条件。就接了,我的机会之门也随之打开了。之后一系列的亲子书写下来,也有更多的出版方开始注意到我,报酬自然水涨船高。  有一家杂志社,想搞送杂志进部队活
楼下不远,有个废品收购站。这是一个来自安徽的三口之家,租住在一个狭窄的车库里。这里。既是他们生活起居的地方,也是堆满废品的仓库。每天经过,我都会看到他们俯下身子忙着整理收来的废品。偶尔,他们会抬起头来,一个友善的微笑,从沾满灰尘的脸上绽放开来。不知为什么,每次看到他们,我总会想到“艰难”这两个字。我感叹着,这就是他们的生活!  每当家里有空饮料瓶或废报纸,我总是用一个手袋装好,趁早晨上班的时候,顺
同学们:  我今天想讲的题目,是“毕业以后,现实与理想产生距离时”。为什么要讲这个题目?是因为参加同学们的毕业典礼,使我仿佛回到了多年前我从复旦大学毕业的时候,回忆起毕业以后的经历。在这个典礼上,我愿意和同学们分享自己在走上工作岗位以后,如何在师友帮助之下努力求索的切身体验。希望对大家有所启发。  毕业,意味着完成学业准备迈步走向社会。在这个新生活的起点上,大概每一个人都会对未来生活有一番想望,对
小有名气之后,收到很多读者来信。他们问我,曾经是不是一个特别优秀的学生?  其实,我生来就不是个守规矩的孩子。  母亲说,小的时候,我特别见不得白皮鞋。哪位叔叔或者阿姨只要穿白皮鞋来我们家,我铁定要想方设法把它踩黑。  我挨过不少打,甚至可以说,是父母的责打记载了我的童年时光。  后来,我迷上课外书,成天躲在教室后面的角落里看。当然,也是从那时开始,我迷恋上真正的写作。  只是,而今每每和中学读者
攀登时时难,坠落一念间  他被誉为“乐坛伯乐”,曾东渡日本,对艺术产业进行系统的学习和研究。六年后归来,创立北京万森文化有限公司。凭借《黄土高坡》《血染的风采》《笑脸》等捧红了一大批歌手。  不惑之年的他,声望、人脉、经济都进入了一个前所未有的佳境。但是他不滿足,认为自己是一个潜力无限的绩优股,值得巨资投入。于是,当有一些投资人找他合作,不安分的他迈上了一条新路。  从2001年到2005年。他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