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我国基础教育历史新课程改革正在步步推进,新课程对历史教师的教学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其中,中学历史教师开发和利用历史课程资源的能力在新课程教学中尤显重要。研究历史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这个问题,对历史教师树立正确的课程资源观、正确掌握课程资源开发利用的途径与方法,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 中学 历史教师 课程资源
历史课程资源是指有利于历史课程目标实现的各种资源的总和。这其中既包括物质的,也包括人力的;既包括校内的,也包括校外的;既包括传统的教科书、图书资料、历史文物、历史遗址遗迹,也包括现代的网络、科技成果、历史题材的影视资料、蕴涵着丰富历史内容的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等等。如果能将这些资源很好地开发、利用,对于我国的中学历史教学和整个民族素质的提高都大有裨益。可以说,课程资源在当前被赋予了前所未有的广阔涵义,也被推上了前所未有的重要位置,教学质量与课程资源开发和利用的程度紧紧地挂上了钩。不仅仅是学科课程专家的任务,更是每一个中学历史教师的任务,只有将广大历史教师动员起来真正参与到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之中,我国的中学历史教学水平才能迅速而有效地得到提高。
教师课程资源观的形成是一个由低级到高级发展的动态过程,是对课程资源的认识不断深化、不断增长和不断更新的过程。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
首先,要加强对课程资源的理论研究和实践研究
理论研究和实践研究的缺乏往往会制约教师正确课程资源观的养成。因此,在目前尤其要加强对课程资源的研究。研究的方向应该是服务课程改革,促进教学观和教学方式的转变。研究的重点应该包括以下五个方面:对课程资源的概念、性质、种类和存在状态的研究.对课程资源开发与教师专业成长的关系以及教学方式与学习方式的转变的关系研究,对课程资源开发的程序、过程、步骤与利用方式、方法的研究,以及对具体学科的课程资源及其开发模式的研究,更应重视总结广大中学历史教师在课程资源开发中总结出的实践经验。
其次,抓好对历史教师的培训和提高
要提高教师对课程资源开发对教育教学方式、学习方式变革以及实现新一轮课程改革目标的意义的认识。及时学习课程资源理论和实践研究的最新成果,及时推广同行教师在课程资源开发过程中总结出的好经验,不断推动课程改革向纵深发展,使自己在培训中接受新的课程资源理念,逐步形成对课程资源的正确认识。
还有,中学历史教师要有科学的课程资源观,及时更新观念,与时俱进。
历史教师要注意自我学习、自我反思,形成科学的课程资源观。良好的经验是观念形成的重要环节,而经验的形成不是随意的、自然的,要依靠主体的积极思维活动进行总结和反思。教师可以通过阅读、写作、录像、研究等方式进行反思,逐步形成自己的课程资源观。同时,教师的反思要克服经验主义的消极影响,不要被自己的经验束缚了手脚,成为纯粹的经验主义者,而要对自己的经验进行理性的分析,及时的扬弃。只有这样,才能形成合理的课程资源观。
我国基础教育历史新课程改革正在步步推进,新课程对中学历史教师的教学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果我们中学历史教师能尽快提高开发和利用历史课程资源的能力,在新课程教学中正确掌握课程资源开发利用的途径与方法,将极大促进中学历史教学的发展。
参考资料:
[1]齐军、姚圆鑫《课程资源概念的梳理与重组》《教育理论与实践》2008年
[2]朱煜《历史学科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课程 教材 教法》2
[3]王苏《历史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http://www.pep.com.cn/gzls/jszx/jxyj/jxlw/200703/t20070305_288922.htm。
[44《中小学教师新课程远程培训》http://www.teacher.com.cn/NetCourse/tkc019a/xueke/ x_shuxue/adept/。
(作者单位: 陕西省西安市长安二中)
关键词 中学 历史教师 课程资源
历史课程资源是指有利于历史课程目标实现的各种资源的总和。这其中既包括物质的,也包括人力的;既包括校内的,也包括校外的;既包括传统的教科书、图书资料、历史文物、历史遗址遗迹,也包括现代的网络、科技成果、历史题材的影视资料、蕴涵着丰富历史内容的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等等。如果能将这些资源很好地开发、利用,对于我国的中学历史教学和整个民族素质的提高都大有裨益。可以说,课程资源在当前被赋予了前所未有的广阔涵义,也被推上了前所未有的重要位置,教学质量与课程资源开发和利用的程度紧紧地挂上了钩。不仅仅是学科课程专家的任务,更是每一个中学历史教师的任务,只有将广大历史教师动员起来真正参与到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之中,我国的中学历史教学水平才能迅速而有效地得到提高。
教师课程资源观的形成是一个由低级到高级发展的动态过程,是对课程资源的认识不断深化、不断增长和不断更新的过程。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
首先,要加强对课程资源的理论研究和实践研究
理论研究和实践研究的缺乏往往会制约教师正确课程资源观的养成。因此,在目前尤其要加强对课程资源的研究。研究的方向应该是服务课程改革,促进教学观和教学方式的转变。研究的重点应该包括以下五个方面:对课程资源的概念、性质、种类和存在状态的研究.对课程资源开发与教师专业成长的关系以及教学方式与学习方式的转变的关系研究,对课程资源开发的程序、过程、步骤与利用方式、方法的研究,以及对具体学科的课程资源及其开发模式的研究,更应重视总结广大中学历史教师在课程资源开发中总结出的实践经验。
其次,抓好对历史教师的培训和提高
要提高教师对课程资源开发对教育教学方式、学习方式变革以及实现新一轮课程改革目标的意义的认识。及时学习课程资源理论和实践研究的最新成果,及时推广同行教师在课程资源开发过程中总结出的好经验,不断推动课程改革向纵深发展,使自己在培训中接受新的课程资源理念,逐步形成对课程资源的正确认识。
还有,中学历史教师要有科学的课程资源观,及时更新观念,与时俱进。
历史教师要注意自我学习、自我反思,形成科学的课程资源观。良好的经验是观念形成的重要环节,而经验的形成不是随意的、自然的,要依靠主体的积极思维活动进行总结和反思。教师可以通过阅读、写作、录像、研究等方式进行反思,逐步形成自己的课程资源观。同时,教师的反思要克服经验主义的消极影响,不要被自己的经验束缚了手脚,成为纯粹的经验主义者,而要对自己的经验进行理性的分析,及时的扬弃。只有这样,才能形成合理的课程资源观。
我国基础教育历史新课程改革正在步步推进,新课程对中学历史教师的教学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果我们中学历史教师能尽快提高开发和利用历史课程资源的能力,在新课程教学中正确掌握课程资源开发利用的途径与方法,将极大促进中学历史教学的发展。
参考资料:
[1]齐军、姚圆鑫《课程资源概念的梳理与重组》《教育理论与实践》2008年
[2]朱煜《历史学科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课程 教材 教法》2
[3]王苏《历史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http://www.pep.com.cn/gzls/jszx/jxyj/jxlw/200703/t20070305_288922.htm。
[44《中小学教师新课程远程培训》http://www.teacher.com.cn/NetCourse/tkc019a/xueke/ x_shuxue/adept/。
(作者单位: 陕西省西安市长安二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