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后的日子,请多多指教

来源 :中学生博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inemu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是乡下长大的小孩儿,村子里没有报刊亭这种“洋气”的存在。第一次接触杂志是小学五年级,妈妈见有个亲戚的小孩儿在市里学跳舞,也想让我以后有一门能拿得出手的才艺展现出来。
  因为我要去市里学跳舞,每到周六,妈妈会给我一天的路费和伙食费。在汽车站附近有一个绿色的报刊亭,我还记得第一次路过报刊亭的样子,报刊亭里的杂志五颜六色的,尺寸有大有小,还有许多漂亮的哥哥姐姐的青春靓照,我一下子就移不开眼神了。
  我犹豫了很久都没有买,一是不知道买什么,二是第一次经济这么自由也不敢乱花钱。后来,跳舞的时间长了,和城里的朋友呆久了,胆子也有点进步了,才敢路过报刊亭的时候叫老板给我拿本杂志。老板问我要什么杂志时,我一个从来没有看过杂志的“土包子”,年岁又小,被人这么一问当时就很尴尬,觉得自己很没见过世面,羞红了脸随便指了一本,赶紧付了钱就坐车回家了。
  回到家的时候还要偷偷摸摸地把杂志藏在书包里,生怕被妈妈抓到说我浪费钱买些不需要的东西。那本被我随手一指的杂志,就是《中学生博览》,可以说这是我与小博的初遇吧。但是当时的我还沉迷在玛丽苏的世界里,天天就喜欢看家产过亿的总裁挥金如土的恋爱故事,要不就是黑道王子vs白道公主,对小博的兴趣没有那么大,就把它置于一边。
  真正喜欢上小博是我上高中以后。高中是个封闭式的学校,管理得非常严格,不让带手机,一个月才放一次假。学习累了的无聊之余,我在高二教学楼的图书阅览室里又遇见了小博。
  封面很吸睛,里面的内容我也很喜欢。我印象最深刻的一个作者姐姐叫倩倩猪,每次看见她的文章都能给我新的触动,文章标题也非常的美丽浪漫,这个姐姐真的是太有才华啦!
  翻看到了杂志里面的投稿信息,一是想认识这个才华横溢的小姐姐,二是经过了解之后也知道了里面有很多年纪小的作者,觉得他们真的好优秀啊!因为小时候被姐姐带着看小说,自买了第一本小博后,我还买了许许多多的言情杂志,还在一个杂志的论坛里担任了版主。那时候的梦想就是能够上杂志,哪怕自己的文字能够登上杂志的一个边边角角,对于我来说都是莫大的欢喜了。
  我又回到了小时候写玛丽苏小说的状态,内心一股子的劲儿,拿个漂亮的笔记本,上面一丝脏乱都不能有,端正地坐在写作业的书桌上,拿着笔直的长尺在上面依样画葫芦地写上“chapter1”,想象着上稿之后的美好画面。
  可我是一个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性格,学习任务又重,投了一个关于成长的随笔过了初审被退了之后就放弃了。
  后来我是怎么又跟小博好上的呢?那已经是大学之后的事情了。我在一个有很多探路信息的写手论坛看见了小博的约稿函,正好有一个栏目,字数要求不多,和我的生活也息息相关,我一鼓作气地把稿子写了出来投进了语嫣姐姐的邮箱里面,很幸运地过稿了。
  可以说,小博贯穿了我的学习生涯,现在的我喜欢上了给小博写稿的感觉,将自己的青春分享给大家。
  小博,以后的日子,也请多多指教。
  征文投递暗号:271728024@qq.com,在邮件主题上注明“30年征文”字样。
  编辑/李鹏修
  (笑不笑由你……嘿嘿……)
  1. 早上去上班,在小区里走着,后面忽然窜出一萝莉,3岁左右,背着书包往小区门口跑,貌似去坐校车,跑着跑着忽然摔倒了。我刚要跑去扶她,她自己爬起来了,愤愤地说了一句:“咋没摔死呢,摔死就不用去幼儿园了!”
  2. 我初中时班上有一个物理特别牛的学霸,他上课一般是闭目养神,但当睁开眼睛,老师就知道自己课讲错了;而我在学校也是与此学霸平分秋色的存在,每当我一睁眼,老师就知道该下课了。
  3. 两个月前我跟我弟弟吵了一架,仗着优势打了他,之后他每天放学回来都在看《名侦探柯南》,我仔细一看,他已经看到400多集了,而且看我的眼神也有点儿不对劲儿,你们说我现在跟他道歉不?
  4. 现在的外卖小哥真的很贴心,我点了份新疆手抓饭,小哥为了让我能体验正宗的新疆美食,就没给我拿餐具。
  5. 新来的同事第一天上班,还不知道公司有饭后发水果的惯例。他吃完午饭,回来发现桌子上有个橘子,就问:“谁的橘子放我桌子上了?”一个老员工:“是给你发的。”他:“为啥给我发?”老员工调侃道:“因为你长得帅呗。”他看了看这个老员工,怀疑地问:“那为啥你也发了?”
  6. 面试官:“哪个学校毕业的?”小明:“蓝翔、新华、新东方!三校同时毕业。”面试官:“你的特长是什么?”小明:“我能用计算机控制挖掘机炒菜!”
  7. 今天和出租车司机聊天,他说:“做人要知足常乐,不能攀比,咱比上不足比下有余就行,不能被别人绑架着生活,别人爱咋咋地,自己要按自己的想法活。” 我说:“师傅,你心态真好,羡慕你。”他说:“我以前也不行,想不开,这不拆迁了吗,分了12套房,才想开。”
  8. 上初中时,有次班主任特别严肃地在全班面前把我叫出教室,走到办公室,跟我说:“帮我买包蚕豆,就要上次没收你的那个牌子。”
  9. 消防员:“不,你不能进去!”我:“不,放开我,让我进去!”消防员:“里面的火势太大了!你进去会有生命危险的!”我:“不行,难道我就可以眼睁睁地看着火势蔓延下去吗?不行!”
  消防員:“那你拿着那么多作业进去干什么?”
  10. 宿舍一妹子经常梦游。一日,我们刚睡不久,突然听到“乒乒乓乓”的声音,起来一看,发现这妹子披着被子在梦游呢。这时,我悄悄潜伏到后面扯掉她的被子。只看到妹子站在原地,愣了两秒,淡定地对我说:“悟空,为何摘掉为师的袈裟?”
其他文献
不知道有没有人和我一样,学会做菜后,就再也无法满足现状,想自己捣鼓新菜品,甚至自己出产食材。比如种豆芽,比如酿青梅酒,再比如做味噌。  在日式料理中,味噌(念cēng,不念zēng)是一味寻常却不可或缺的调料。霓虹人对味噌的依赖,就如同川渝人对辣椒的痴迷。  市面上最常见的味噌有赤白两款,赤味噌颜色从红到深褐色都有,味道是扑鼻的浓重咸香。传统的吃法是搭配豆腐或茄子,但我个人更喜歡用它来煮汤,或者搭
你17岁了。  你的文字已经很久没有再涉及到某琪了,即便初中时字字句句都是他。  直到昨天,你和多年的朋友聊天,聊到喜欢与遗憾,那个棱角分明的少年仿若昨天还在讲着笑话。  朋友问你,初中时是不是喜欢他?你很惊讶,但也坦然承认。  朋友忽然激动起来:“我们都知道的。”  你一脸问号:“我表现得这么明显?”  朋友一直巴拉巴拉:“对的对的!要不然你学习那么认真,怎么会没有记作业然后去问他作业呢?再说了
写稿难  果舒:我欠广丽姐两篇文文,为什么不催我!(某天,果舒可能是穷疯了,以为写了稿就能过)  广丽姐:催有用吗?(悠闲地吹着指甲)  果舒:万一呢,突然就有用了呢?(垂死挣扎中)  广丽姐:唉,操心会让自己变老。(年轻的广丽小姐姐飘飘然离开了)生活难  夏南年:小姐姐邀请我听名家讲座,她的父母也去,好惆怅,好怕遇到别人的家长。  他夏:别人家长在学校问成绩、问专业,毕业了问工作、问工资。  夏
岂曰无乐?与子共舞。交不到朋友是绝对不存在的!能和自己一起练舞的人多了去了,大家一起嗨翻的样子真是帅呆了!  有时候,喜欢上一样东西就是这么莫名其妙。  不需要多么华丽夸张的形容,不需要多么震撼人心的表演,不需要多么熟烂于心的了解,一个酷字,就让我深深地陷了下去,找不到退路,也不曾有过后退的念头。  没错,我就是这么肤浅。  刚升到初中,我就屁颠屁颠地跑去街舞社报名,却被告知不收初中生。那种感觉就
此老王非彼老王,彼老王住在隔壁,此老王住我家楼上,和我一般大,是同班同学,我从小就不待见他。刚搬家搬到这里时,他已经在这个小区里住了一年,和周围的熊孩子彻底玩儿成了一片。你要是来我们小区,随意地在楼下走个那么几圈,就可以看到他和一帮男孩子划着滑板啊,轮滑啊,呼啦啦地从马路的那头涌过来,再呼啦啦地涌远,这还不是重点。  小时候我痴迷《偷星九月天》,极度迷恋里头的男二十月,虽然在我心里他始终是男一……
老崔是一个平凡的班主任,像所有平凡的班主任一样,喜欢看着我们写作业,喜欢悄无声息“约会”窗户,喜欢煲一些自以为可以改变我们,但实际上我们随口可以吐出来一段的励志鸡汤。  老崔和别的班主任又不一样,老崔敢说话、敢做事,爱我们却又“玩弄”我们。  老崔是教体育的,他不止一次地强调过体育运动员脾气暴躁,是不能惹的对象。但他几乎不对我们这些他所谓的“自己的孩子”发脾气。除了那一次,我们不仅见识了他的脾气,
钟易醒:美梦终易醒,再睡难回笼。一个披着各种马甲(郑温暖、郑六岁、夕颜 It’s all me)混迹于中学生队伍的伪文青。喜欢一切能让我疯狂的人和安静的事。常年嗜睡,梦境是最佳的灵感来源。喜风尘,慕流浪,想自由,却也期待岁月静好。自觉岁月是一种无声的浪漫,惟愿文字于你我而言并非消遣。  发表文章:《小太阳会发光》《那年我的父母17岁》《童年如歌,余音不绝》《飞过时间的海》《那个男孩》《你好,陌生人
庞田玥:90后仙女一枚,目前就读于中国人民大学中文系。最爱读书和旅(qiong)行(you)。并不热爱学习,所以挖空心思钻研高效的学习方法,好省出时间去做喜欢的事情呀!本仙女决定把压箱底的干货拿出来与你分享——学习秘籍,每月一期!开不开心,惊不惊喜?  写语文作文的时候,总是很忧伤。无形中有太多的条条框框,不能酣畅淋漓地“我手写我心”,有时候为了凑字数,甚至会写出自己都不忍心看第二遍的句子来。还经
我读初二的时候,我妈经表姐介绍得到了一份工作,就是去她们公司当煮饭阿姨。可想而知,这份工作的酬劳并不怎么高,但对于全职在家带孩子、操劳家务十余年,且没有任何在外工作经验的妈妈来说,这算一份可以胜任的工作。当时家里有三个孩子读书,开销特别大,思来想去,我妈同意了。  这是我妈跟我爸结婚近二十年来第一次到外地工作。我们兄妹三个都觉得我们要成为“留守儿童”,要开始适应没有老妈煮饭的日子,做好准备过自力更
人生理想是当上国务院总理,失败的话,当一名文学杂志的编辑也不错。1. 生活养成记  Z:我认识张航挺长时间了,对他的看法有过很大改变。  最开始记住他,是因为两件事:一是他找我看文。可能是社会进步太快,看到小学生时,我经常会讶异于他们的成熟,但张航分享的都是很快乐的事。有一瞬间会觉得,文笔不错,但内容有点儿稚嫩。另外一件,就是他总在“动态”里自称小刘昊然!(黑线脸???)后来偶尔聊天,看他充实欢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