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古人云:盛世治档。改革开放以来,教育教学工作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面临蓬勃发展的大好形势,各级中学充分发挥自身优势,都不同程度地展现其辉煌的历史。正因为各基层中学通常都有比较悠久的历史,在教学和教研方面都有独特的成就,产生过和正在产生有社会影响的、有价值的名人名事,而这些事情都保留在学校的档案之中,其具体体现就是教学档案。所以,各级中学的教学档案管理工作必须跟上全局发展的前进步伐,必须本着对历史负责、为后世造福的态度,从长期发展和为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眼光出发,制定出适合本校实际的教学档案管理工作的近期和长远目标,为教育事业的发展服好务。
本文就教学档案的管理工作谈一些粗浅认识。
一、教学档案管理工作的意义
教学档案管理是学校档案管理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一项基础性的工作,是保证教学工作顺利进行的重要环节,是评价教学质量的重要依据,是进行教学改革、教学研究、教学发展的基础条件,是教书育人的科学记录。只有加强对教学档案的认识,强化管理,管好、用好教学档案,才能物尽其用。只有不断在总结办学经验、摸索办学规律、开展教学研究、对师生进行思想和形势教育,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及各项教学工作等方面才能有章可循,少走弯路,教育质量才能得以更快更好地发展和提高。
反之,教学档案管理工作不完善、不健全,就不会有一个稳定的、可持续发展的教学环境。比如:在教学活动中,如没有建立起教学档案,教师搞教学就无据可依,只能凭经验、感觉。在懵懂中搞教学,就不会产生高质量的教学成果。即使偶然取得一点好成绩,那也是教师瞎打误撞而成的,是一时的。因为这个成绩是无章可循,偶然而为之的结果。
所以说,教学档案管理是提高学校工作效率、提高教学质量和进行教育教学改革的必要条件。只有充分认识教学档案管理工作的意义,加强对教学档案管理工作的领导,为教学档案管理工作创造有利条件,教学档案才能在教学、教研和教改中发挥应有的作用,其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才能在中学的各项工作活动中充分地显示出来。
二、教学档案的作用
中学教学档案是各级中学教学活动信息的集合,是教学活动的真实记录。
学校所开展的一切工作都是围绕着教学活动开展的,教学档案在“教”与“学”过程中产生,它既是完成教学任务的必需,又是实现教学目的结果。“教”与“学”过程是教师和学生互动的过程。正是有了这个过程,才有了教育事业的发展、壮大和辉煌;也才有了人类文明的进步。
(一)教学档案是学校进行教学管理的必需。学校开展一切教学活动,安排教学计划、开展教研活动、进行教学研究等,都必须以教学档案为依据。参考和学习以往的好方式、好经验,制订切实可行的工作方案。只有这样,才能做到有的放矢,切合实际。
(二)教学档案是教师辛勤劳动、努力耕耘、积极探索、悉心管理的成果,是教师教学经验的集合,也是教师心血的结晶。
1.每一位教师都有各自的教学方法,特别是老教师,在长期的教学过程中形成了许多独特的教学经验,其教案、教学计划的制定、教学质量的分析是许多较高质量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经验的积累。新教师虽有理论知识,但没有什么教学经验。教学档案就是新教师尽快熟悉业务、进入角色、减少摸索、少走弯路的有力工具。
2.学校之间教研组的交流,可利用各自教学研究、改革的经验、信息、优秀教案等,经过筛选、浓缩、汇编,选编出适合本学校实际的业务学习资料,提供给教师,以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
3.教学档案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利用教学档案所保存的每学期的试卷和试卷分析等材料,进行数据和典型错例的分析,从中找出症结所在。通过分析,引起重视,以典型错例启发教师改进教法,加深学生的记忆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三)教学档案是学生认真学习、积极配合,与老师共同创造的“教”与“学”的真实记录。学生学习总结,优秀生、尖子生的经验介绍,各种竞赛活动材料等,都从不同的方面和角度体现了教学活动的成果。为开展校史教育,提高学校的知名度,扩大学校的影响力等积累了丰富的资料。
教学档案真实地记载了每个学校的发展与兴衰、学生的成功与失败、教师的汗水与成绩及教师队伍的结构与素质等。所以,教学档案在中学档案管理的内容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三、教学档案管理的现状
就教学档案管理的状况而言,笔者对我们全市20余处普通中学教学档案管理情况进行了调查了解,可以说,教学档案管理不容乐观,教学档案的重要性在中学档案的管理中基本未突现出来。其表现在:
1.学校领导及各职能部门的负责同志档案意识薄弱,对档案工作是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没有意识到档案的重要作用。特别是对教学档案的管理,认识不到位,部分有价值的教学档案资料都掌握在个人手中。
2.档案室是为教学服务的,但有的学校档案室犹如同被遗忘的角落,只是因上级有要求,不得不设而已,没有真正发挥档案室的作用。有的学校设立档案室,只是幌子而已,其实是充当了仓库的作用。
3.个别学校的档案室内虽有几个铁皮柜,有一部分教学档案资料,也只是近三、五年来的,是为了应付专项检查而建,且内容极不丰富,无连续性可言,人为地割断了教学活动的历史,根本无法体现档案的凭证性和参考性作用。
4.部分学校的教学档案管理分散、混乱,整理、分类方法不科学、不统一。有些档案资料甚至得不到及时整理,积存文件资料现象严重,各部、室任意销毁档案资料的现象严重。
5.档案规章制度流于形式,且不适宜学校的运用。
6.由于教学档案资料保存的不完整、不系统,客观上影响了档案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工作。以致形成恶性循环,重管轻用,未能发挥档案的教育和服务功能。
7.各学校基本没有设立专职档案人员,档案管理人员几乎都是兼职的,并且极不稳定,大都没有受过专业培训,有的甚至文化水平很低,根本不了解档案的形成规律和文件之间的必然联系,对教学档案更是不了解,以致对整个档案室里的所有档案管理起来事无巨细,无重点可言,这直接影响了档案管理的规范化、科学化和现代化程度。
8.档案人员的待遇如职称、福利等得不到保证,与一线教师差距较大,客观上影响了档案人员的稳定和工作的积极性。
9.教学档案管理现代化程度几乎为零。有的学校档案室虽配备了微机,也只是局限于文件级的目录录入。局域网内无法实现档案资源的共享。
四、教学档案管理的对策
加强中学教学档案管理是对校史资料的有效保存和利用。为了保证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巩固已取得的教学成果,稳定教学持续,教学档案的管理和使用必须研究和制定切实可行的对策。
1.加大《档案法》的宣传力度,进一步增强广大教职员工的档案意识。特别是学校的领导同志,更应增强责任感、使命感和全局观念,本着对事业、对学校、对教师、对学生负责的态度,切实而富有成效地负起责来。
2.进一步完善档案规章制度,将教学档案的规范管理列入议事日程,制定出适合本校实际的教学档案管理细则及归档范围,把教学档案的整理与相关人员的岗位责任制、经济利益等挂起勾来,学校、年级、教研组、班级之间多开展一些观摩、评比活动,奖勤罚懒,使一线教师既有压力又有动力,逐步养成写好、整好、管好、利用好教学档案的好习惯,起到接力棒的作用,为教学工作积累丰富的教学财富。
3.拓宽教学档案的收集范围,丰富室藏内容,从多角度、多方位展示教学活动的成果。打破常规收集、整理教学档案的思维方式。在载体上,不只局限于纸质的东西,校内外教学活动录像、录音、照片、板书设计图、教学实物等,都应列入收集范围并系统整理,以拓宽教师的教学思路,改进教学方法;在收集范围上,教学活动前、后产生的档案资料,也应纳入进来,如校内外的教学建议、设想、经验交流材料、教师的各种资质证书、教师学生的获奖证书(便于学校对教师学生的管理)及名师名生的相关材料等,以便开展学校的编史修志、校史教育等工作。
4.充分挖掘档案资源、开發档案信息
充分利用学校档案室内外的有关资料,通过展室(厅)、宣传栏、照片、网页、专题片等形式,将优秀教师、优秀教案、知名校友、优秀学生、竞赛尖子、各级各类媒体宣传报道学校办学成果、学校(学生)获奖事迹材料等,利用节假日、学生集会、新生入校等一切机会,积极开展一系列展示、宣传活动。展出学校的发展史、荣誉史、名人史及学校今天辉煌等,激发教师努力工作、精益求精的工作热情。树立学生认真学习、积极进取、争先创优的决心和信心。
5.近一步提高学校专、兼职档案人员的业务素质,以满足新形势下管理教学档案的需要。积极参加上级档案管理部门组织的业务学习和培训活动,及时了解相关档案信息。学校专职档案人员在自我完善的基础上,积极指导科(部)室兼职档案人员开展工作。要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学校与学校之间加强联系,在上级教研部门和档案管理部门的指导下,互相学习、取长补短,谋求管好、用好教学档案及共同发展教育事业的新路子。
6.要加快教学档案信息网络建设,积极构建学校档案信息平台,以满足日益发展的教育新形势的需要。随着计算机、远程教学、多媒体等现代化教学设备的应用,教学档案可以利用局域网这个信息平台,通过校档案管理员的认可,在校内局域网上开放,实现教学档案信息的共享。
本文就教学档案的管理工作谈一些粗浅认识。
一、教学档案管理工作的意义
教学档案管理是学校档案管理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一项基础性的工作,是保证教学工作顺利进行的重要环节,是评价教学质量的重要依据,是进行教学改革、教学研究、教学发展的基础条件,是教书育人的科学记录。只有加强对教学档案的认识,强化管理,管好、用好教学档案,才能物尽其用。只有不断在总结办学经验、摸索办学规律、开展教学研究、对师生进行思想和形势教育,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及各项教学工作等方面才能有章可循,少走弯路,教育质量才能得以更快更好地发展和提高。
反之,教学档案管理工作不完善、不健全,就不会有一个稳定的、可持续发展的教学环境。比如:在教学活动中,如没有建立起教学档案,教师搞教学就无据可依,只能凭经验、感觉。在懵懂中搞教学,就不会产生高质量的教学成果。即使偶然取得一点好成绩,那也是教师瞎打误撞而成的,是一时的。因为这个成绩是无章可循,偶然而为之的结果。
所以说,教学档案管理是提高学校工作效率、提高教学质量和进行教育教学改革的必要条件。只有充分认识教学档案管理工作的意义,加强对教学档案管理工作的领导,为教学档案管理工作创造有利条件,教学档案才能在教学、教研和教改中发挥应有的作用,其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才能在中学的各项工作活动中充分地显示出来。
二、教学档案的作用
中学教学档案是各级中学教学活动信息的集合,是教学活动的真实记录。
学校所开展的一切工作都是围绕着教学活动开展的,教学档案在“教”与“学”过程中产生,它既是完成教学任务的必需,又是实现教学目的结果。“教”与“学”过程是教师和学生互动的过程。正是有了这个过程,才有了教育事业的发展、壮大和辉煌;也才有了人类文明的进步。
(一)教学档案是学校进行教学管理的必需。学校开展一切教学活动,安排教学计划、开展教研活动、进行教学研究等,都必须以教学档案为依据。参考和学习以往的好方式、好经验,制订切实可行的工作方案。只有这样,才能做到有的放矢,切合实际。
(二)教学档案是教师辛勤劳动、努力耕耘、积极探索、悉心管理的成果,是教师教学经验的集合,也是教师心血的结晶。
1.每一位教师都有各自的教学方法,特别是老教师,在长期的教学过程中形成了许多独特的教学经验,其教案、教学计划的制定、教学质量的分析是许多较高质量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经验的积累。新教师虽有理论知识,但没有什么教学经验。教学档案就是新教师尽快熟悉业务、进入角色、减少摸索、少走弯路的有力工具。
2.学校之间教研组的交流,可利用各自教学研究、改革的经验、信息、优秀教案等,经过筛选、浓缩、汇编,选编出适合本学校实际的业务学习资料,提供给教师,以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
3.教学档案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利用教学档案所保存的每学期的试卷和试卷分析等材料,进行数据和典型错例的分析,从中找出症结所在。通过分析,引起重视,以典型错例启发教师改进教法,加深学生的记忆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三)教学档案是学生认真学习、积极配合,与老师共同创造的“教”与“学”的真实记录。学生学习总结,优秀生、尖子生的经验介绍,各种竞赛活动材料等,都从不同的方面和角度体现了教学活动的成果。为开展校史教育,提高学校的知名度,扩大学校的影响力等积累了丰富的资料。
教学档案真实地记载了每个学校的发展与兴衰、学生的成功与失败、教师的汗水与成绩及教师队伍的结构与素质等。所以,教学档案在中学档案管理的内容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三、教学档案管理的现状
就教学档案管理的状况而言,笔者对我们全市20余处普通中学教学档案管理情况进行了调查了解,可以说,教学档案管理不容乐观,教学档案的重要性在中学档案的管理中基本未突现出来。其表现在:
1.学校领导及各职能部门的负责同志档案意识薄弱,对档案工作是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没有意识到档案的重要作用。特别是对教学档案的管理,认识不到位,部分有价值的教学档案资料都掌握在个人手中。
2.档案室是为教学服务的,但有的学校档案室犹如同被遗忘的角落,只是因上级有要求,不得不设而已,没有真正发挥档案室的作用。有的学校设立档案室,只是幌子而已,其实是充当了仓库的作用。
3.个别学校的档案室内虽有几个铁皮柜,有一部分教学档案资料,也只是近三、五年来的,是为了应付专项检查而建,且内容极不丰富,无连续性可言,人为地割断了教学活动的历史,根本无法体现档案的凭证性和参考性作用。
4.部分学校的教学档案管理分散、混乱,整理、分类方法不科学、不统一。有些档案资料甚至得不到及时整理,积存文件资料现象严重,各部、室任意销毁档案资料的现象严重。
5.档案规章制度流于形式,且不适宜学校的运用。
6.由于教学档案资料保存的不完整、不系统,客观上影响了档案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工作。以致形成恶性循环,重管轻用,未能发挥档案的教育和服务功能。
7.各学校基本没有设立专职档案人员,档案管理人员几乎都是兼职的,并且极不稳定,大都没有受过专业培训,有的甚至文化水平很低,根本不了解档案的形成规律和文件之间的必然联系,对教学档案更是不了解,以致对整个档案室里的所有档案管理起来事无巨细,无重点可言,这直接影响了档案管理的规范化、科学化和现代化程度。
8.档案人员的待遇如职称、福利等得不到保证,与一线教师差距较大,客观上影响了档案人员的稳定和工作的积极性。
9.教学档案管理现代化程度几乎为零。有的学校档案室虽配备了微机,也只是局限于文件级的目录录入。局域网内无法实现档案资源的共享。
四、教学档案管理的对策
加强中学教学档案管理是对校史资料的有效保存和利用。为了保证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巩固已取得的教学成果,稳定教学持续,教学档案的管理和使用必须研究和制定切实可行的对策。
1.加大《档案法》的宣传力度,进一步增强广大教职员工的档案意识。特别是学校的领导同志,更应增强责任感、使命感和全局观念,本着对事业、对学校、对教师、对学生负责的态度,切实而富有成效地负起责来。
2.进一步完善档案规章制度,将教学档案的规范管理列入议事日程,制定出适合本校实际的教学档案管理细则及归档范围,把教学档案的整理与相关人员的岗位责任制、经济利益等挂起勾来,学校、年级、教研组、班级之间多开展一些观摩、评比活动,奖勤罚懒,使一线教师既有压力又有动力,逐步养成写好、整好、管好、利用好教学档案的好习惯,起到接力棒的作用,为教学工作积累丰富的教学财富。
3.拓宽教学档案的收集范围,丰富室藏内容,从多角度、多方位展示教学活动的成果。打破常规收集、整理教学档案的思维方式。在载体上,不只局限于纸质的东西,校内外教学活动录像、录音、照片、板书设计图、教学实物等,都应列入收集范围并系统整理,以拓宽教师的教学思路,改进教学方法;在收集范围上,教学活动前、后产生的档案资料,也应纳入进来,如校内外的教学建议、设想、经验交流材料、教师的各种资质证书、教师学生的获奖证书(便于学校对教师学生的管理)及名师名生的相关材料等,以便开展学校的编史修志、校史教育等工作。
4.充分挖掘档案资源、开發档案信息
充分利用学校档案室内外的有关资料,通过展室(厅)、宣传栏、照片、网页、专题片等形式,将优秀教师、优秀教案、知名校友、优秀学生、竞赛尖子、各级各类媒体宣传报道学校办学成果、学校(学生)获奖事迹材料等,利用节假日、学生集会、新生入校等一切机会,积极开展一系列展示、宣传活动。展出学校的发展史、荣誉史、名人史及学校今天辉煌等,激发教师努力工作、精益求精的工作热情。树立学生认真学习、积极进取、争先创优的决心和信心。
5.近一步提高学校专、兼职档案人员的业务素质,以满足新形势下管理教学档案的需要。积极参加上级档案管理部门组织的业务学习和培训活动,及时了解相关档案信息。学校专职档案人员在自我完善的基础上,积极指导科(部)室兼职档案人员开展工作。要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学校与学校之间加强联系,在上级教研部门和档案管理部门的指导下,互相学习、取长补短,谋求管好、用好教学档案及共同发展教育事业的新路子。
6.要加快教学档案信息网络建设,积极构建学校档案信息平台,以满足日益发展的教育新形势的需要。随着计算机、远程教学、多媒体等现代化教学设备的应用,教学档案可以利用局域网这个信息平台,通过校档案管理员的认可,在校内局域网上开放,实现教学档案信息的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