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中华美学精神的几点思考

来源 :人民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yazho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不再一般地使用中国美学精神而是提中华美学精神,这一修辞策略在当前应有特殊的意义和针对性:它不再是一般地指汉民族美学精神所代表的那些东西,而是在新的意义上特别地指包括汉民族美学精神在内的中华多族群美学精神的交融体。中华美学精神本身是一个在时间维度上不断演变和在空间维度上持续交融的历史性过程,有着多层面构成。
  首先,从族群形态看,中华美学精神可以视为中华我者与外来他者之间的长期的文化涵濡(Acculturation)的历史性成果。涵濡这个人类学术语原来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不同文化体系间因持续接触和影响而造成的一方或双方发生文化变迁的状况,在这里可借用来指中华我者与外来他者之间发生的内在、微妙而又重要的隐性变化过程。正是中华我者与外来他者的长期的文化涵濡产生出一种异质交融的新美质——这正是构成中华美学精神的基本层面的东西。这样的中华美学精神本身就并非单质物,而是中华多族群生活方式的持续交融体。
  其次,在哲学思维上,中华美学精神的构成可以视为以道、气、阴阳及气韵生动等系列学说为特征的中华思维方式的综合作用的结果。再次,在审美习惯上,中华美学精神的构成与中华民族、特别是汉民族对那种富于“兴味蕴藉”的审美对象的偏好有关。
  最后,在人生境界上,中华美学精神的構成还需考虑我们这个作为多族群联合体的国家内部不同族群审美趣味之间的相互交融与共生状况,这突出地体现为一种有关人生境界的层层上升的追求,如“和而不同”等。这样理解的中华美学精神,应当为当今置身于全球化进程中的世界各民族文化贡献出中国人才有的独特美学智慧及其价值系统。
其他文献
党的十八大以来,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进入新的阶段,呈现出步伐加快、领域拓宽的良好态势。国企为什么要推进混改?混改的难点又在何处?当人力资本在企业发展过程中扮演越来越重要角色的时候,它是否可以在国企混改的过程中,成为主动的参与方?合伙人机制是否可以成为国企混改的一种新思路、新模式?  一、国企混改是为了建立权责明确的现代企业制度  国企改革一直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为目标,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是重要内容
【留言】领导您好!我是肉鸡养殖户,因疫情损失非常严重,导致现在复工复产很困难。天津的补贴政策是2月15日之后开始,与真正损失最严重时间段不符。损失最严重时间段是1月底2月初,当时饲料无法合理运输,道路受阻,屠宰场关闭没有开工,导致当时肉鸡市场价格只有每斤1元多。我家肉鸡是2月3日至2月5日卖出,损失非常惨重。2月中旬随着屠宰场逐渐开工,3月份肉鸡价格已经回升到每斤3元多,已经没有损失了。疫情期間损
国务院港澳事务办公室副主任张晓明  7月1日,国新办举行香港特别行政区维护国家安全法发布会。国务院港澳事务办公室副主任张晓明介绍,《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维护国家安全法》的颁布实施,符合事物发展规律的必然。  第一,是“一国两制”事业的重要里程碑。它体现了全面准确贯彻“一国两制”方针的总要求,筑牢了在香港防控国家安全风险的制度屏障。第二,是中央完善治港方略的新标志。它标志着中央更加注重治港制
近日,“新基建”内涵首次明确。4月20日国家发改委召开发布会,首次界定了“新基建”的范围,包括信息基础设施、融合基础设施、创新基础设施三方面。  中央部委重视,并不是刚刚开始的。2018年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加强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新基建”到底应怎么建?数字化与新基建的关系怎样?在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前后时期,数字化又是如何帮助中小企业突围的?  “作为新基建的核心数字化基础设施建
近代以来,天津经历了历史性变化。自从19世纪60年代开埠后,天津开始进入迅速发展期与新旧转型期。“津埠本通商口岸,垂四十年,习于洋情,商贾工作强半资商埠。”作为漕运之总汇、国防之要塞、京师之屏藩,天津实居形胜势要之区位,其财富积聚也令人称道:“天津为北洋最繁富之区,初有小扬州之名,近则曰小上海矣。”洋务新政打造近代工业体系  伴随着洋务新政的实施,以军事工业制造为基础,近代化的工业制造体系初步形成
6月17日,航天员聂海胜、刘伯明、汤洪波乘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成功飞天,成为中国空间站天和核心舱的首批入驻人员,开启了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空间站阶段的首次载人飞行任务。9时22分,长征二号F遥十二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准时点火发射。这是长征二号F火箭的第7次载人发射任务。
新冠肺炎疫情全球流行引发了全球焦虑,不同政治形态、不同历史文明背景下,人们面对疫情时的不同心理衍生出了不同的言行。世界各地的留学青年是这些“不同”的第一见证者。在相同的疫情面前,如何看待这些不同?站在人类历史视角,如何应对疫情带来的恐慌从而缓解焦虑?面对大疫情下的大变局,如何在不确定性中寻找确定性?带着这些思考,本刊记者专访了长期从事高等教育政策及德国文化与国际关系研究的上海外国语大学党委书记姜锋
突如其来的疫情打乱了中国人的生活,也给中小企业带来巨大冲击。受疫情影响,3600余万家中小企业正站在发展的十字路口,迫切需要在危机中寻找到新的机遇。“新冠”带来仨问题  “企业不能生产,项目停滞,工作人员隔离在家,工资照常发放,房屋租金还要按时缴纳。”疫情暴发令很多中小企业措手不及。  中小企业是中国数量最大、最具活力的企业群体,截至2019年末,我国中小企业已突破3600万家,超过全国企业总量的
外交部副部长马朝旭  4月2日,国新办举行疫情期间中国海外留学人员安全问题新闻发布会。  外交部副部长马朝旭介绍,外交部会同教育部等部门,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和党中央决策部署,把做好海外留学人员工作作为当务之急和重中之重,在极短时间内打出了一套“组合拳”。  驻外使领馆同留学人员保持密切联系,及时了解他们的诉求和困难,帮助他们解决各种难题。外交部12308领事保护热线保持畅通,驻外使领
【留言】我们发现呼和浩特市赛罕区学苑东街的高仕第酒店被确定为新冠肺炎隔离酒店,酒店距离东风路学苑校区约50米,至少一半以上的学生上下学要经过酒店门口。随着高三学生复课,我们担心如果近期其他年级也复课的话,孩子们每天路过隔离酒店会存在风险,我们家长很恐慌。此前有家长拍到穿防护服的工作人员在门口开展工作,并已与酒店确认,但后来电话就打不通了。恳请有关部门核实并告知家长,以安民心。  【回复】网友您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