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 激趣为上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qihua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G424.2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4-0250-01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语文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把语文课堂由单纯地传授知识转变为学生满足求知欲望、培养能力、陶冶性情、净化思想的乐园。我想,这应该是我们每一位语文老师值得思考的问题。针对这一问题,我在近些年的初中语文教学中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点以及认知规律,做了一些尝试。现就自己的一些心得请教于大家。
  一、以情激趣
  叶圣陶先生说:“凡是出色的文艺作品,语言文字必须是作者有趣的最贴合的符号”。读者若不能透彻地了解文字的意义的情味,怎能接近作者的旨趣呢?教师应培养善于调动学生情感、拨动学生心灵的琴弦、充分利用教材的情感因素,让学生与作者的思想感情产生共鸣。如在分析《卖炭翁》中的:“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时,我便启发学生思考:卖炭翁身上穿得很单薄,为什么还希望天气更寒冷些呢?衣单思暖,人之常情呀!可又有谁知正是因为卖炭老人希望天寒,炭才能卖上好价钱!这样一启发,学生就真正理解了老人这种矛盾的心理背后蕴含着多么大的痛苦和辛酸啊!当然,这也就激发起了学生对卖炭老人的深切同情和对当时黑暗社会的强烈不满。
  二、以疑激趣
  善问者,必善教也。所以说课堂提问也是传授知识的必要手段,也是提高教学效率的重要途径之一。而一个好的语文教师如果善于从教学实际出发,设计出有高质量的、富于技巧性的问题,就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阅读、记忆、理解和运用等综合能力,极大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如我在上《变色龙》一课前,就设计几个问题要学生预习、思考:1.奥楚蔑洛夫的基本性格是什么?2.他“善变”的明显特点是什么?3.是什么原因促使他一变再变?4.作者为什么要塑造“变色龙”这个形象呢?经过学生对这些问题的思考、讨论和教师的点拨,便培养了学生的能力,开发了学生的智力,使原来死水一样的课堂也就变活了,从而也就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悬念激趣
  在我国独有的古典章回体小说里,往往在情节向前推进时,作者猛不丁在某处来一个“预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的悬念,此一悬念,便是让它把故事或人物暂且挂起,给读者产生一个迫切想知道故事发展或人物命运的心境。即用此来吸引读者急于往下看的心理。其实我们把它“拿来主义”运用在我们的语文教学之中,何尝不是启发式教学的一个很重要的手段呢?如《背影》一课中,作者朱自清在开篇写道:“我与父亲不见四年有余,我最不能忘记的是他的背影。”讲到此处,教师适时启发:为什么不能忘记的是父亲的背影呢?接着问:在你读过的一般作品中,描绘人物部位最多的是哪里?于是,学生们针对上述提问便开始思考、讨论。当最后大多数学生的观点都集中在了人物的面部神情和音容笑貌时,我紧接着问:既然如此,那《背影》这篇课文,为何抛开这些却抓住人物的“背影”而不惜浓墨重彩的作那么具体细致的刻画呢?于是,学生的讨论在教师引导下逐步领悟到这里描写的“背影”正就是进入老境“颓唐”父亲的背影,正是它它深深刻下了父亲饱经忧患、半生潦倒的一个印记。这震撼儿子的“背影”不仅表现出父亲对儿子真挚的爱,更表现出父子依依惜别中给儿子烙下的刻骨铭心的深刻、不可磨灭的印象。
  四、活动激趣
  语文教学的形式是可谓多种多样——辩论赛、演讲比赛、诗歌朗诵、讲故事、课本剧等等多种形式的运用,既可以丰富课堂内容,又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研究表明,竞赛能刺激学生的自尊心,好胜心。好胜心强,不甘落后是青少年共同的心理特征。所以,我感到在语文教学中对此的恰当运用,势必会激发学生学习的浓厚兴趣。
  如在教学《皇帝的新装》这篇童话时,我便抛开自己过去在课堂上一贯上演的“独角戏”法,而是让学生们竞演“群英会”——让学生们阅读理解、互搭班子、排练演出。孰料,他们竟然排练演出了好几个版本的《皇帝的新装》的课本剧。其中有一个班子的学生根据课文内容进行编排,依照故事发生较为集中的皇宫、织房和由更衣室到游行广场三个场景编排了幕次。当这个班子在演出过程和结束后,出乎想象的迎来了全班同学雷鸣般的掌声。那一刻,我除了高兴,还是高兴,因为我们的有些课文,其实是不需要老师在那里刻板的、一言堂的去给学生灌输的,因为我们的学生,其实也是很有能力的去自己阅读、理解并且加以运用的,而重要的是,因为我们的学生,其实更是富有才华的。当然,这样的形式更是激起学生们学习语文浓厚兴趣的重要原因吧。
  以上就是我的一些语文教学心得。而要真正全面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那确实是一门教学的艺术,所以尚需我们广大同仁去好好学习、实践、探讨和研究。孔老夫子曾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在老夫子看来,学习的最高境界是乐。因此,如果能在我们的语文教学实践中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对语文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达到“我学习,我快乐”的状态,我想,那我们的语文教学课堂将是充满情趣的课堂,我们的语文教学也将是走向成功的教学。
其他文献
【中图分类号】G63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4-0187-01  有人说,教师是天底下最光荣的职业。有人说,教师是自我幸福的把握者,是孩子幸福的引路人。在每一个孩子的心目中,老师是一个最亲切、最智慧、最伟大的形象。1993年8月,我终于如愿以偿,成了一名光荣的人民教师。从那时起,我在心中就暗暗发誓:一定要成为一名受学生爱戴的教师,一定要做到为人师表,不误
期刊
随着时间的推移,得益于自治区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中宁县在发展枸杞产业中坚持不懈的把持着特色化、品牌化、精品化的发展方向,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契机,以提升枸杞产品质量和品牌综合效益为核心,在枸杞产业中坚持全产业链发展,集研发、种植、加工、营销、文化、生态“六位一体”,很大程度上帮助枸杞产业持续健康发展。但是中宁县枸杞产业也是政策依赖产业和市场监管难点产业,当前中宁县枸杞产业存在经营主体分散、品牌叫不响、行业内标准混杂、科技创新能力有待迸一步提升等诸多难题,在枸杞产业市场机制失灵的情况下,本文试图找出政府对
盐池县属于宁夏南部地区,集艰苦、山区、农耕与畜牧为一体,曾被联合国粮食开发署定性为“全球最不适宜人类居住地之一”。与全国、全区整体教育水平相比,其教育发展速度缓慢、水平落后,城乡、校际间不均衡状态异常突出。这与教育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所要求的公正、公平是矛盾的,也影响了盐池县社会整体发展大局。要推进盐池县教育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补齐这块“短板”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紧扣教育均衡发展,将公共产品、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理论运用于盐池县中小学教育均衡发展政策研究实践中,采用文献资料、问卷调查、案例剖析的方法
【摘要】新的《音乐课程标准》指出:“要重视和加强合唱教学。”但是在实际教学中,很多老师就都有意无意的避开了合唱歌曲,特别是在公开教学,更是几乎看不到合唱的影子。究其原因就是一个字“怕”。一“怕”简单教学出不来合唱效果,二“怕”下大力气机械训练会缺乏愉悦性。那么,如何让老师们敢上爱上合唱课,让学生爱学乐学合唱曲呢?关键在于寻找合唱教学的有效方式。  【关键词】感受欣赏循序渐进形式多样  【中图分类号
期刊
【摘要】课堂,作为教师生命的全部,课堂上的每一分钟,我们都有追求高效课堂的愿望,以“高效”为目标,为“高效”而努力。  【关键词】高效探究自主  【中图分类号】G424.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4-0228-01  课堂,作为教师生命的全部,课堂上的每一分钟,我们都有追求高效的愿望,以“高效”为目标,为“高效”而努力。那么如何提高物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打造适
期刊
应对人口老龄化是全球共同关注的话题,也是中国面对的现实问题。随着当前大量“421”家庭结构形式的涌现,越来越多的独居、空巢、高龄、失独、失能、失智等类型的老人存在,传统的依靠家庭照顾为主的居家养老方式难以继续发挥原有作用。当前我国有限的养老服务供给远远满足不了日益增长的多样化养老服务需求,养老服务供给缺口日益增大。政府作为社会基本公共服务的供给主体,承担着供给社会养老服务的首要责任。在当前社会背景下,如何有效地解决社会养老服务中存在的供需不平衡问题和矛盾,从根本上实现老年人的各种养老需求,关乎整个社会、政
当前我国正处在脱贫攻坚决战时期,村“两委”成员在农村事务管理中的作用日益凸显,其能否廉洁履职事关农村政治生态发展大局。
  W市L区是典型的农业地区,近几年来在加强村“两委”成员监督工作方面有诸多创新举措,在本省区首先建立小微权力清单、探索村务公开网络平台等。本文试图在监察体制改革背景下,以基层纪检监察机关为视角,结合监督实践中的典型案例对L区村“两委”成员监督工作进行分析,指出在试点创新工作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和缺陷,例如村民监督缺失、村监会监督偏软以及村务公开不充分,党委政府监督主体责任不明、监督双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4-0235-01  控制变量法是指适时恰当地控制对我们所要研究的物理量相关的或有影响的因素、条件,在众多的会引起物理量发生变化的因素中,只让要研究的因素发生变化、发生改变,观察物理量会如何随着这个因素的变化而变化,而让其他的暂时不研究的因素保持不变。在初中物理教学中控制变量法是最常用的研究方法,下面就控制变
期刊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3089(2014)4-0245-02  每次与低年级数学老师交流学生作业时,大家都很烦恼,看起来很简单的作业,学生怎么就做错了,特别是填空题和选择题学生怎么就不会“对号入座”了?如果把题目向学生再读一遍,学生就会很快反应过来,或让他们把题目再做一遍,他们就做对了。  由于低年级的孩子刚踏进小学的大门,他们的年龄小,识字少,理解能力较差
期刊
【摘要】区域地理一直是高中地理学习的核心内容,虽然在初中就学过,但根据本地区初中的教育特点,学生的掌握程度还与高考要求有一定的距离,所以进入高中,区域地理就成为学生学习的一大难题。怎么解决这个难题,在以往的高中地理教学中,都是把区域地理作为一个部分放在高二下学期集中、突击完成,其实这并不符合学生的学习规律。区域地理的基础是地图,很多家长在孩子的幼儿启蒙教育中就已经加入了地图的感官识读,这说明识图、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