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史》中徐嗣伯医案5则

来源 :中华医史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enx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其他文献
期刊
7—9世纪,数以百计的欧亚各地医生来吐蕃弘传医学,数以千卷计的医著被译成了吐蕃文(古藏文),今天所说的藏医学体系的基本框架是在这个时期形成和定型的。通过研究吐蕃特医学文献,可以稽考出千年前雪域高原出现的26个医学学派。 它们中包括吐蕃本部中央对治学派及吐蕃诸邦部如象雄、阿夏、木雅党项和门域诸学派( "大蕃系统" ),亦包括高度成熟的古印度各医学学派、华夏嘉纳学派、希腊学派、大食学派及有特殊医疗术的
1884年由孔庆高译、嘉约翰校正出版的《体用十章》,是中国近代第一部生理学译著,其底本是赫胥黎所著《生理学基础教程》,然而这部译著长期被生理学史研究者所忽视。《体用十章》的内容系统而丰富,有较强的专业性;与底本相比,内容基本符合原著,仅少量未译出,个别次序做了调整,附图85幅,绘制水平不逊于原著;创译了众多生理学术语,在当时产生了一定影响;作为中国最早的西医学教育机构博济医校的教材,《体用十章》培
期刊
《佛说温室洗浴众僧经》作为早期汉传佛教经书,详细介绍了佛教倡导的温室洗浴理念、方法和保健功能,体现了鲜明的医者视角。追本溯源,《佛说温室洗浴众僧经》中的医学思想与古印度神医耆域及佛教"四大" "因缘"等元素密切相关。其注重个人生活良好观念、温室洗浴、身心兼修等方式方法,客观上都有利于人体健康,从现代医学的角度看,也很有道理。尤其是《温室经》中彰显着的崇高的医德和仁爱精神,对当今医学界呼唤人文精神的
自汉以来,民间即有祭祀扁鹊之俗,扁鹊由一介布衣,上升为受百姓膜拜的神人。至宋代,宋仁宗封扁鹊为神应侯、神应公,为其筑庙,太医局将其作为医学行业主祀之神,以岐伯从祀;南迁之后,宋高宗等于临安府依在京旧制修建神应王庙。金代部分医生沿袭尊扁鹊的习俗。迨至元代,官方以三皇为医家之祖,以十大名医从祀,其中无扁鹊。明初沿袭元代之制,明嘉靖年间,增从祀的18位名医,扁鹊位列其中。关于先医祭祀之礼,清代基本沿袭明
《素问·六节藏象论》述有"肝者罢极之本",如何解读"罢极",从明代吴崑至今,聚讼400余年,观点可达11种;《悬泉汉简》三见"罢亟",注为"罢极",义为"疲劳",同义复词。《史记》《汉书》九见"罢极",颜师古注为"疲困" ,结合出土文献、传世文献、临床、实验之据,确证"罢极"即为"疲劳" , "肝者罢极之本"即为"肝者,疲劳之本" 。
1840年,医学博士塔塔林诺夫作为俄罗斯布道团医生来到中国,1855年撰写了关于中国医学的报告。该报告的前言部分对中国的医学著作、医生地位、医生的诊疗情况均做了详细记载和评述,其中关于北京医生的诊所、诊金、行医方式的记述罕见于其他文献,对中医学的评述也反映当时西方医生的看法。其视角独特,是研究中国医学史和医疗史值得重视的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