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精卫真假殓棺之谜

来源 :文史月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dllyd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陈璧君看到秦桧夫妇的跪像,想到了汪精卫和她自己
  
  1944年11月12日下午6时,汪伪政府主席汪精卫乘坐的“海鹣”号专机,在4架战斗机的护卫下,徐徐降落在了南京明故宫军用机场。汪伪政要陈公博、周佛海、林柏生、褚民谊等人神情严肃,不苟言笑地鱼贯登上专机,一会儿时间,竟从专机里护送下一个水晶棺材来。原来,汪精卫于11月10日下午死在了日本名古屋,这些汪伪政要是来接灵的。
  汪精卫的灵堂设在汪伪政府大礼堂里。按照汪妻陈璧君的意见,将汪精卫的尸体重新装殓在一上好的楠木棺材里。汪伪官员环绕棺材行礼,一一“瞻仰”汪精卫的遗容后,陈璧君说:“柏生,你拟一个名单,让政府部长、次长以上官员依次为先生守夜陪灵。”
  汪伪宣传部长林柏生一听陈璧君的吩咐,心里偷着乐:“哈哈!有罪大家受嘛!”林柏生是汪精卫的干儿子,按照习惯,他这个做“儿子”的非陪灵不可。
  陪灵官员一律不许带被子、毛毯等卧具,每晚9点必到,不能早走,陪灵时也不准喧哗、睡觉,如遇到官员违背,陈璧君当即大发雷霆:“不忠于职守,一点良心都没有。”
  按照陈璧君的主张,要将汪精卫葬在广州黄花岗旁边的白云山上,汪伪官员一致提出反对意见,要将汪精卫就近葬在南京。双方相持不下,最后林柏生对陈璧君说:“夫人,汪主席这样一位大人物,应该葬在中山陵以永垂不朽啊。”
  陈璧君孤掌难鸣,不得不同意将汪精卫葬在中山陵的主张,但要把汪精卫葬在与中山陵遥相呼应并列的地方,并亲自选定在紫荆山梅花岭上,灵柩必须用64根京杠抬上梅花岭安葬。
  用京杠抬死者安葬这是北方人的习惯,但陈璧君既然提出了,南京日伪当局只好请日本空军帮助,从北京紧急空运来64根京杠,从日伪南京大礼堂起灵,将汪精卫的棺材抬上了梅花岭。
  汪精卫终于被以日伪政府最高规格“国葬”在了梅花岭上。
  这天,心情郁闷的陈璧君来到西湖散心,看到岳王坟下塑跪的秦桧夫妇时,心里不由咯噔一下,自然想到了她和汪精卫。汪精卫名义上是国民党南京政府主席,实际上是卖身求荣的头号汉奸啊!一旦日本人靠不住了,国人把他当作秦桧“抛棺鞭尸”怎么办呢?
  “不行!先生的墓室、墓盖一定要坚固永久。”陈璧君向日伪南京政府又按自己的想法提出了要求,日伪南京政府又派出一连工兵,在梅花岭上用5吨钢筋混凝土重新浇灌成厚度达1米,墓室宽3米,长5米的钢筋混凝土的汪精卫墓穴。
  
  二、汪精卫真假殓棺均被挖出,尸体火化后骨灰被盗
  
  陈璧君预料的没错,这日本主子真的靠不住!汪精卫死后不到9个多月,日本就宣布无条件投降了!包括陈璧君在内的南京日伪政府的汉奸官吏一个个被蒋介石国民政府收进了监狱。
  不久,蜗居重庆的蒋介石想还都南京了,国民党陆军总司令何应钦做为还都的先行官先行到达了南京。何应钦到达南京的第二天,就前去中山陵拜谒中山先生陵墓。
  何应钦站在中山陵里,看到对面梅花岭上和中山陵相望的汪精卫墓,心里很不是滋味。他心知他看到汪精卫墓没有好的感受,蒋介石更会难受。于是,便在第三天下午召开了特别会议,专门研究解决汪精卫墓的办法。
  何应钦说:“委员长说国民政府要还都南京,可汪精卫的墓地还在梅花岭同中山陵并列,太不像话了!如果不除掉,委员长到时一定会大发雷霆的。今天大家就研究个解决的办法吧。”
  会后两天时间,南京各大报刊便登出一则军方“公告”。称自1月16日至22日,梅花岭附近驻军将进行紧急军事演习,试射各种炮械,故实行戒严,由宪兵总队执行。
  此后一天夜里,南京工兵指挥官马崇六带领工兵营乘着夜幕开进了梅花岭。他们将200多公斤黄色炸药埋入汪精卫的墓基,在当夜山下隆隆不断的演习试炮声中,工兵拉响炸药包,炸开了汪精卫的墓壳。马崇六命令士官劈开汪精卫的棺材一看,不由大吃一惊!墓里只是汪精卫平日穿过的几套衣服,没有汪精卫的尸体。
  马崇六立即向何应钦做了汇报。满腹狐疑的何应钦带着随从上山一验看,不由呵呵笑起来:这肯定是陈璧君捣的鬼!但他看不惯的是高高耸起在梅花岭上的汪精卫墓冢,既然此处是空棺,汪精卫的尸体究竟埋在哪里,就不管它啦,填平墓穴即是。于是,何应钦指示马崇六在填平汪精卫的空墓穴后,就在原地建一个大的四角凉亭,四周再建几个小凉亭,铺设一条通往中山陵的小路,两旁种上花草树木。
  可凑巧的是,工兵们为建小凉亭平整四周的地基时,无意中掘挖开周围的一个小山包,里面竟出现了一个楠木棺材。马崇六让士兵打开一看,惊得倒吸了口凉气!汪精卫的尸体竟躺在里面!
  得到报告前来验尸的何应钦看到经过防腐处理的汪精卫的尸体完好无损,不由叹了一口气,心里说:“真是妇人之见啊!既然怕人知道,为什么却要埋在附近呢?”
  工兵根据指示,将汪精卫的尸体连同两副楠木棺材一起运到清凉山火葬场进行了火化。对汪精卫的骨灰如何处理,何应钦也拿不准,只好吩咐马崇六,暂时寄放在火葬场里。可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几天后汪精卫的骨灰竟然被盗,此后一直下落不明。
  这年秋天,南京气候宜人。蒋介石在何应钦等国民政府大员的陪同下,还都南京了。走进中山陵的蒋介石看到对面梅花岭四周凉亭井然,花草树木郁郁葱葱时,露出了笑容,对随侍在左右的何应钦说:“何司令还都工作做得不错,你辛苦啦!”
  何应钦听见蒋介石表扬他,连忙谦逊地答道:“委员长辛苦!委员长辛苦!”心里却在犯嘀咕:哎!活着的朋友蒋委员长高兴了,死去的朋友汪主席却在那面诅咒我了啊!
  
  三、汪精卫死亡真相
  
  其实,当年汪伪政府官员煞有介事地从日本运回的水晶棺材里,压根儿就没有汪精卫的尸体,只是一个空棺而已。何应钦等国民党高官是知道汪伪政要在玩“空棺”把戏的,只是这件事,牵涉到“党国”的最高机密,没有人说出来而已。
  1943年3月,患有骨肿病的汪伪政府主席汪精卫前去日本名古屋治病。日本骨科医生给汪精卫实施“剥骨手术”的第四天,汪精卫的体温就恢复正常,人也能下地行走了。汪精卫十分高兴地对陪侍的妻子陈璧君说:“我这人命大,我要回国修养。”他吩咐陈璧君尽快做回国的安排。因为日本国内也不太平,盟军的飞机三天两头在名古屋上空轰炸。而更让他无法在日本呆下去的原因是,汪精卫感到在日本军特严密保护下治病的他,像个囚犯一样,豪无自由,心情压抑,所以要求回国修养。
  陈璧君是知道他的这个心思的。但汪精卫这个“大人物”实际是做不了自己的主的,他要回去,必须征得日本人的同意才行。起初,日本人不同意汪精卫回去,汪发了几次火,并密告周佛海来日本,以伪政府官方的名义和日本人交涉,日本人才不得不同意让汪精卫回去。为了迷惑国民党特工的跟踪,日本人让汪精卫的子女继续留在了日本,并公开报道了“汪主席留在日本治疗”的消息。
  汪精卫秘密回到了日本人严密控制的上海虹桥医院进行疗养治病。但上海毕竟是中国的地方,很快,军统上海站站长陈恭澍侦查到了这个消息,密报了军统局局长戴笠,戴笠又赶紧报告了蒋介石。
  蒋介石一咬牙对戴笠说了一个字:“除!”这样,军统便开始派杀手刺杀汪精卫。
  然而,汪精卫是汪伪政府头号人物,他的病室四周布满了日伪警特人员,防范严密,军统特务根本无法接近。
  “出重金,买通出入汪室的医生、护士,毒死他!”戴笠下了令,军统特务便又开始实施刺杀汪精卫的第二步方案。
  由于汪妻陈璧君一天到晚寸步不离汪精卫左右,军统特务担心实施此计划被疑心太重、“草木皆兵”的陈璧君发现,于是,先实施了“掉虎离山”之计,在广东派杀手刺杀了汪伪广东省省长、陈璧君的弟弟陈耀祖,迫使陈璧君不得不离开上海,前去广东奔丧。
  接下来的“局棋”果然按照军统的思路开始往下走:汪精卫一见陈璧君离去,便赶紧从南京召来了他的私人秘书、情人施旦随侍左右。军统特务便让买通的一名日本浪人寻机杀了医院的日籍药监,又让施旦的一位友人买通配药师和一名医护人员,巧妙地在汪精卫服用的药物中掺进了一定量无色无味的慢性毒药。
  汪精卫服药2个月后的一天,上下失血,全身成青紫色,昏迷数日,便一命呜呼了!
  让军统特务在日伪警特眼皮子底下杀了汪精卫,把日本特务机关长土肥原贤二气了个一佛出世,二佛升天!他暴跳如雷,下令秘密处决了虹桥医院所有涉案人员。但汪精卫毕竟是日伪政府里的头号人物,为了掩盖日伪警特的无能、稳定汪伪政权的军心,日伪政府经过反复磋商,演出了汪精卫空棺回国的把戏。此时,由于蒋介石对日本人采取的是一面打一面拉的“骑墙”政策,他对毒杀汪精卫心怀忌惮,严令军统守口如瓶,于是,“汪尸”回国真相便被长时间隐瞒了下来。
其他文献
1. If someone tells you something all good without any side effect of the medicine, then he must . (tell)  如果有人告诉你那种药一切都好,没有任何副作用,那么他肯定在撒谎。  2. I couldn’t without your generous help. (succeed)  没有你慷慨的
【摘要】随着中国国际经济贸易的发展,学好英语这门国际语言对在校大学生来说是必须的。但是,仅仅靠每周几个学时的课堂学习是不够的,要发展多元化的自主学习途径。在网络环境优越和网络资源日益丰富的现代社会,大学生可以通过网络进行大学英语自主学习,转变了师生角色,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提高了学生的英语综合能力,尤其是听说能力。  【关键词】大学英语 自主学习 网络环境  我国的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提出:以培